生命体征的含义
上一节
下一节
生命体征就是用来判断病人的病情轻重和危急程度的指征。
生命四大体征包括:体温(T)、脉搏(P)、呼吸(R)、血压(Bp),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状态的可靠指标。
体温
通常指的是身体内部的温度,又称为体核温度。
正常范围(成人)
部 位 | 正常范围 | 平均值 |
---|---|---|
口 腔 | 36.3-37.2 ℃ | 37.0 ℃ |
直 肠 | 36.5-37.7 ℃ | 37.5℃ |
腋 窝 | 36.0-37.0 ℃ | 36.5 ℃ |
测量方法:水银体温计、监护仪体温探头
脉搏(P)
动脉管壁有节律的搏动。
脉率: 每分钟搏动的次数(频率)。
正常范围:60 - 100次/分
测量方法:心电监护仪 指脉氧仪
呼吸(R)
机体与环境之间所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
正常呼吸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
频率16 – 20 次/分、节律规则、均匀无声
呼吸与脉搏的比例为1︰4 - 1︰5
测量方法:心电监护仪、电极监测
血压(BP)
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压强)。
收缩压(SBP): 心室收缩时,动脉压上升达到的最高值。
舒张压(DBP): 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下降达到的最低值。
平均动脉压(MAP):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约等于舒张压+1/3脉压。
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
正常范围:60—89 / 90—139mmHg(以肱动脉为标准)
脉压:30—40 mmHg
测量方法:水银血压计、电子血压计
护理人员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生命体征,可获得患者生理状态的基本资料,了解机体重要器官的功能活动情况;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为预防、诊断、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