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学习有怎样的特点和要求
-
1 课程
-
2 章节测验
上一节
下一节
大学,以学为大;学生,以学为生。学习是大学里的首要任务,学习生活则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与中学阶段相比,大学学习在目标、任务、内容、方式等方面都有诸多差异。较之中学,大学的学习内容有了质的飞跃和变化。这种差异主要在于,中学是一种基础性教育,大学则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
如果我们将大学的学习比做一棵树的生长,那么,它将有两项最重要的任务:它的枝干要努力向上的生长,它的根系要努力向下的发育。比较而言,人们更关注那地面上的成长,有繁枝绿叶,有鲜花硕果,看得见的成果总令人欣喜和兴奋;那地面下在黑暗中无声无息的扎根,却易于为人所忽略、甚至轻视。然而,生活的常识告诉人们,树冠有多大,根系就要有多广;树干有多高,扎根就要有多深。通识学习就是那地面下的扎根。对于人生成长和事业发展而言,它或许不直接,但是更根本;或许不耀眼,但是更厚重。一棵树可以无花果,但却不能无根基。大学的学习,更应是深厚基础上的专业学习和发展。
“学会学习”将成为本世纪青年学生的人生主餐。从“学历化社会”走向“学习化社会”,学习的态度如何,直接决定着学习的效果。是否会学习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未来,甚至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自主学习:创新性的学习必是自主、自由的学习。大学的学习,脱离了中学阶段应试的压力与束缚,减少了父母老师保姆式的监督与提醒,享有了更多自由的时间与空间,也因此最有可能开始真正遵循大学精神的自由学习。
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自主学习的理念
全面学习的理念
创新学习的理念
合作学习的理念
终身学习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