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要点:语言谱系分类法;印欧语系的重要语族、空间分布、四种起源说。
一、谱系分类法:
是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将语言比拟为生物,按其亲属关系的远近、亲疏划分为不同等级的类别,列出语言分类表(或划出语言谱系树)。
谱系分类的等级体系和基本意义:
1.语系,具有共同历史渊源(即由同一母语分化的)的若干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是分类的最大单位。
2.语族,语系中的语言根据其在演化上的亲疏远近之分,分成次级的语言群,就是语族。是分类的二级单位。
3.语种,一个语种就是一种语言,当然一种语言往往也包含有若干方言。语种是分类中的最小单位。
二、 印欧语系
1、语族
印欧语系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系。
(1)日耳曼语族。英语、德语、西日耳曼语、北日耳曼语(瑞典语、挪威语、丹麦语、冰岛语)。(2)凯尔特语族。威尔士语、布列敦语、爱尔兰语、苏格兰语。(3)拉丁语族。包括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撒丁语和罗马尼亚语等语言。(4)斯拉夫语族。包括俄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波兰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斯洛文尼亚语、马其顿语、保加利亚语等。(5)印度—伊朗语族。包括印地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波斯语、普什图语、库尔德语等。(6)南亚语族。克什米尔语、印地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比哈尔语、旁遮普语、信德语
2、印欧语系的起源地问题
自18世纪后期发现印欧语系以来,人们即开始讨论其发源地。当时人们多认为印欧语系最早产生在亚洲,特别是中亚山区。从19世纪中期起,学者们多持欧洲起源论,或说印欧语系发端于斯堪的纳维亚南部,或说在德国北部。进入本世纪,欧洲起源论已成主流,人们所争论的只是它的具体发源地。到目前为止,主要有4种观点:
一种是“波罗的海—黑海起源说”,认为早在中石器时代,原始印欧语居民就已生活在从波罗的海到黑海北岸的广大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后逐渐扩散;
第二种为“中欧—巴尔干起源说”,认为原始印欧语的故乡在欧洲中部,可能还包括巴尔干半岛,自新石器时代起向外迁徙;
第三种是“小亚细亚起源说”;
最后一种是“黑海—里海起源说”。
在此4种观点中,后两种最为主要,并且正在进行热烈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