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要点:作为宗教来讲,本身它的产生和一些重要的节日包含了地理含义。同时宗教产生之后,以各种的行为包括人的行为、建筑物的塑造以及一些宗教的习俗,对地理环境反过来又加上了影响。
相关知识点拓展:
一、宗教节日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犹太教的三大宗教节日:
住棚节:9、10月份举行,是地中海气候区播种的季节,具有祈福丰收的意义。
逾越节:3、4月份举行,涂羊血于门上区别埃及人,也具有祈祷丰收之意。
五旬节:5、6月份举行,信徒准备迎接圣灵的诞生,也有庆祝丰收之意。
2.伊斯兰教的古尔邦节:
先知将儿子奉献给真主安拉,表现一种牺牲精神,真主将孩子与羊替换,表现一种畜牧业的特色。
二、宗教建筑
宗教建筑是最具代表意义的宗教文化景观。由于人们对于神灵的崇拜,祈望寻求神灵的保佑,不惜花费巨资修建教堂、神庙。因此,各类宗教建筑不但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建筑水平,而且融各种艺术精品为一体休,成为人类艺术与文化宝库。
1.基督教堂
在基督教中,对罗马天主教来说,教堂按其意义是神的住所。圣坛是举行重要宗教仪式的场所。为此,天主教的教堂在建筑上极力表现其高大、豪华,以取得神的欢乐,并给教徒们以庄严肃穆的气氛。天主教的教堂一般在社区的中心位置,无论从建筑艺术和装饰风格上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教堂的建筑风格主要有罗马式、拜占庭式和哥特式三种。
罗马式教堂是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以后,一些大教堂普遍仿照古罗马长方形会堂式样及早期基督教“巴西利卡”教堂形式的建筑。巴西利卡是长方形的大厅,内有两排柱子分隔的长廊,中廊较宽称中厅,两侧窄称侧廊。大厅东西向,东端有一半圆形拱顶,下有半圆形圣坛,前为祭坛,是传教士主持仪式的地方。教堂门开在西端。高耸的圣坛代表耶稣被钉十字架的骷髅地的山地。随着宗教仪式日趋复杂,在祭坛前扩大南北的横向空间,其高度与宽度都与正厅对应,因此,就形成一个十字形平面,横向短,竖向长,交点靠近东端。这叫做拉丁十字架,以象征耶酥钉死的十字架,更加强了宗教的意义。
拜占庭建筑的主要特征是:在方形的平面上,建立覆盖的穹顶,并把重量落在四个独立的支柱上。圣索非亚大教堂是典型的拜占庭建筑。呈长方形,中央部分的房顶由一巨大圆形弯隆和前后各一个半圆形弯隆组合而成。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尖塔高耸,在设计中利用十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文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氛围。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巴黎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
2.伊斯兰清真寺
伊斯兰教的清真寺是为教徒集体集会做礼拜的地方。
面向圣地麦加,采用横向建筑,大殿进深小而面阔宽。大殿之前三面有回廊,都是向院子敞开,形如我国的四合院。
伊斯兰清真寺建筑的重要特征是穹顶,成为统率整个建筑物的主体,形态十分壮观。另一特征就是塔,上有小亭子,它是阿訇授课、召唤教徒礼拜用的,故称宣礼楼(亦称邦克楼)。塔置于四角,对称分布。塔多为多角形,高达几十米。浑圆穹顶与尖而高耸的塔形成鲜明的对比,成为建筑艺术上的一大特色。伊斯兰教反对偶像,清真寺与天主教堂相比,显得朴素庄严。清真寺吸收当地建筑特点,故各地的形状和结构并不一致。最著名的清真寺是麦加的清真寺。
3.佛教寺庙
佛教建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佛塔。是为供奉和安置舍利、经文和各种法物用的。
世界各国的佛塔是各式各样的,我国塔的形状大都是多层带有尖顶的建筑,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塔、覆钵式塔和金刚宝座塔等多种类型。
楼阁式塔,层距较大,高如楼阁;用砖石做出柱、枋、梁、斗拱、门、窗等木构件形制;檐下有椽头、瓦垄、飞角甚至平座勾栏;内部中空分层,可以攀登。塔体高大,可登塔远眺。
密檐式塔,塔檐多而密,塔多为实心,无枋木构件,不开门窗,改为佛龛或通风采光券孔,不能登临远眺。
覆钵式塔,塔基为方形台座,塔身像一个巨大覆钵体,塔刹高耸,上饰相轮、华盖宝珠顶,均涂以白色,洁白高雅,宏伟壮丽。
金刚宝座塔,塔下部是一个方形高台(宝座),其上建有五个密檐小塔(代表密宗五方五佛,供奉“金刚界五部五佛”)。
在印度佛教特殊建筑中还有石窟,其内部结构较简单,并无佛像。我国的大同云岗石窟与洛阳龙门石窟中都雕有大量的佛像,形成特殊的建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