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文化地理绪论
    • 1.1 文化地理概述
    • 1.2 近代地理学与地理学家
    • 1.3 地理学两大系统
    • 1.4 文化地理研究的核心问题
  • 2 文化发展途径与文化传播
    • 2.1 文化的起源
    • 2.2 文化的积累与发展
    • 2.3 文化悖论与文化增值
    • 2.4 文化冲突
    • 2.5 文化整合
  • 3 宗教地理与文化
    • 3.1 宗教的产生
    • 3.2 四大民族宗教
    • 3.3 世界三大宗教
    • 3.4 宗教与地理的关系
    • 3.5 宗教圣地与宗教组织
    • 3.6 宗教传播
  • 4 语言地理与文化
    • 4.1 印欧语系的空间分布及起源说
    • 4.2 世界其他主要语系包含的语族和地理分布
    • 4.3 中国境内的语系及地理分布
    • 4.4 英语的扩散与发展
    • 4.5 汉语言的扩散与方言分布区域
    • 4.6 语言与各要素的关系
    • 4.7 语言构成的文化景观
  • 5 种族、民族及其文化
    • 5.1 种族分类及分布
    • 5.2 世界三大人种
    • 5.3 人种体质特征与地理的关系
    • 5.4 民族及其基本特征
    • 5.5 中国的民族族源
    • 5.6 中国的民族分布
    • 5.7 欧洲国家民族的发展历程
    • 5.8 世界多元文化民族的趋同
    • 5.9 民间文化与流行文化
  • 6 中国文化地理与地域文化人群
    • 6.1 中国区域性文化差异
    • 6.2 中国地域性的文化人群
文化冲突


本节重点:文化冲突、雅文化与俗文化

相关知识点拓展:

一、文化冲突

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所产生的竞争和对抗状态。

1.基本含义

文化的产生是以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存经验为基础的。不同生存环境的刺激和作用,造成了人们对自身及自身以外的世界的不同感受与看法,而处在相同生存环境里的人,又会形成许多共同的感受和经验。在封闭的生存环境里,这些共同的东西是产生部落或者村落文化的基础。随着历史的发展,部落或者村落之间人们的各种联系不断增多,封闭的状态逐渐就会被打破。人们带着自己所处的环境里所形成的感受、认识,习惯等互相交往,必然要产生冲突和磨擦。所以,文化的冲突是由文化的“先天性”或者文化的本性所决定的,是文化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必然现象。

 2.产生原因

不同民族、社区和集团的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且常常各自以自己的文化为优越,视其他文化为危险物。当它们在传播、接触的时候,便产生了竞争、对抗甚至企图消灭对方的状况,此种冲突叫做文化冲突。

3.特点:区域性、时代性、民族性、集团性、阶段性

 阶级性、集团性、民族性间的差异,是以文化的人群为主,而构成的一种文化崇向。

   文化冲突的结果,或相互吸收或融化或替代对方,随之会产生新的文化模式或类型。

4.案例:《刮痧》

电影《刮痧》讲述了一个美籍华人在美生活中遇到的一个困扰。影片男主人公的儿子感冒,恰逢爷爷来美探望,于是爷爷使用了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刮痧,来治疗孙子的病。而这被美国人认为是不合儿童保护法的,于是福利院的人员将孩子强制抱走,剥夺了其父母的抚养权。其后又展开了一些情节。

 

二、雅文化与俗文化

文化都有雅俗之分,但雅俗之间没有绝对的区别,雅与俗可以相互转化。虽然雅与俗是相对的,但两者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一般来说,雅文化需要长期才能形成,必须依靠有特殊技能或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才能承载和传播,需要专门的设施、工具或条件,只能为少数人所接受或欣赏。俗文化则不需要或仅需要较少的条件,一旦形成就能流传,大多数人能接受并传播。雅文化形成后能够存在相当长的时间,稳定而保守。俗文化虽不乏历久弥新的,大多数却旋生旋灭,随时变化。俗文化只能低,不可能高,否则就脱离了俗。俗文化是否庸俗,也会因价值观念与评判标准偿同而异。从事俗文化者必定要取悦于自己的受众,媚俗在所难免。从事雅文化者媚俗则不可取,且有害于雅文化。因此雅俗共赏只是一厢情愿,无法实现。雅俗文化应该各得其所,但总的来说,雅文化应该引领俗文化,而不是相反。

(主讲嘉宾:葛剑雄(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图书馆馆长、全国政协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