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本章的1、2、3节旨在引导学生站在21世纪中国的历史制高点上,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历程,深入总结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本节主要讲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历程。
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历程。
第一个时期,是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除了莫尔以外,还有大家熟知的康帕内拉(1568-1639)、闵采尔(1489-1525)等人。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是,对未来理想社会制度仅仅只是一种文学般的、空想的描述,还没有进入理性分析和理论论证阶段。
莫尔 | 康帕内拉 | 闵采尔 |
第二个时期,是17-18世纪“直接的或平均的共产主义”。代表人物有摩莱里、马布利(1709-1785)、巴贝夫(1760-1797)等人。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是,认识进入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对未来理想社会开始用“法典”的形式作出明确的规定。▲比如说,摩莱里所著的《自然法典》,就是试图用法律条文形式规划一个合乎“自然意图”的未来社会,如生产资料公有、人人劳动、各尽其能、各得所需等。
摩莱里 | 马布利 | 巴贝夫 |
第三个时期,是19 世纪“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其中,圣西门(1760-1825)、傅立叶(1768-1830)和欧文(1771-1858)是最著名的三个代表人物。他们已经深入到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并在理论上致力于社会制度建构的分析。如,圣西门提出了“实业制度”,傅立叶提出了“和谐社会制度”,欧文则提出了“新和谐公社制度”来实践他们的社会主义理想。
圣西门 | 傅立叶 | 欧文 |
首先,从社会土壤看,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继而导致两极分化、经济危机频发,社会矛盾凸显。这样一种社会大背景,把人们进一步推近到能够切近历史真实的最前沿,因而为人们发现一种破解资本主义困境、指明人类发展方向的理论提供了可能。
其次,从阶级基础看,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更加激烈。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并在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从自在走向自为、从自发走向自觉,表现出改造社会、创造历史的巨大力量。特别是19世纪爆发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对理论的迫切需要,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终形成。
再次,从理论条件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为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奠定了基础。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剩余价值学说则深刻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从而科学论证了无产阶级肩负的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