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本章旨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内涵,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为基本线索科学阐释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及历史趋势。本节主要讲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了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经济发展失调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失衡
近年来,西方国家金融领域过度膨胀,金融业以高于实体经济增长率数倍的速度扩张,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脱节,实体经济呈现空心化的发展趋势。来看一下美国在2010年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对比数据:2010年美国的金融衍生品规模高达680万亿美元,比美国14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高出近50倍,比50万亿美元的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总和还高出十多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失衡,实体经济发展呈现空心化使得一些国家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对社会财富分配、国家经济平衡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危害,影响民众对经济发展的信心。
2.福利风险增加
福利制度是西方增进民众政治认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随着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福利制度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福利风险不断增加。
3.债务负担沉重
关于借债消费,我们可能都听过一个段子,就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的故事: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去世以后都到了天堂,有一次两个老太太在一起聊天,中国老太太说,我对自己的一生很满意,因为临死前,我终于攒够钱,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对自己的一生也很满意,因为临死前,我终于把住房贷款给还清了。在这里,我们不去探讨编段子的人想表达什么,但有一点可以很明确,那就是,西方国家,老百姓借债消费是常态,不仅老百姓借债消费,国家也借债。西方国家长期形成的借债消费习惯和高支出的福利制度,以及为应对金融危机而采取的救市措施,使得政府债务负担积重难返。
政治体制体制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西式选举往往难以选贤
西方选举制度对政治人物的考察往往主要不是着眼于治国能力,而是选举能力,以博得选民好感并能胜选为标准。往往选举能力强,能说会道,当并不一定有实际经验的人往往容易当选。地球人都知道,选举能力和治国能力并不是一回事。在西方在选举中,候选人一方面不断地去迎合不同的利益群体,不断地给予民众所谓的承偌,不断给民众点菜。另一方面,不断去抹黑竞争者,以争取到更多的选票。此外,西式民主选举,往往需要强大的金钱做后盾,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金钱政治。美国历届总统竞选预算资金, 数额都非常巨大。
2.政党利益可能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
西方国家的政治运作基本以政党为载体,执政党和反对党经常实现角色互换,“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钟摆效应成为常态。这种钟摆效应会造成什么结果呢?那就是,随着政党博弈愈演愈烈,政客为取悦舆论或特定选民,往往特立独行容易走极端,导致缺乏理性和包容的“否决政治”盛行,从而加剧政治极化和朝野矛盾。
3.民主陷阱会阻碍国家治理
民主陷阱会阻碍国家治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政府决策的短视化。为了迎合民众,决策需要显示度,为了获得选民的支持,往往更重视眼前利益,忽略了国家的长期发展利益;其二,在现实中,少部分人的利益或非理性的民意,以民主的名义绑架社会公益,阻碍国家治理和建设。一些既提振经济又改善民主的重大项目,因为少数居民极力阻挠导致项目一拖再拖,甚至胎死腹中的事情屡见不鲜。民主陷阱阻碍国家治理的第三个表现就是,民主也可能自伤。投票被认为是民主的重要体现,所以英国公投成功脱欧。但是,“公投”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超出了普通民众的认知水平,尽管确保了民众意见的表达,但却很难保证最终能做出正确选择。
4. 传统精英政治走向衰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精英政治在欧美国家权力结构中发挥主导作用,并逐渐形成两党轮流执政的格局。
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存在不同的群体,需要整合不同的诉求,共同寻求社会的繁荣稳定。但08年金融危机危机以后,西方社会不断出现不同群体、阶层的矛盾与冲突,甚至社会动荡。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极端思潮抬头
一方面,一些欧洲国家出现右翼政党“登堂入室”的势头;另一方面,欧洲一些民粹政党裹挟民众,反对精英政治。
2.社会流动性退化
主要是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中产阶层萎缩,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健康流动“凝固化”。
3.社会矛盾激化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群体性事件增多;二是恶性案件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