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绪论-走近马克思主义
    • ● 走近马克思-马克思是顶天立地的伟人
    • ● 走近马克思-马克思是有血有肉的常人
    • ●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 感受世界的多样性和物质的统一性
    • ● 什么是物质观
    • ● 物质的存在形态
    • ● 意识的本质与特征
    • ● 哲学的基本问题
  • 认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辩证法
    • ● 辩证法的秘密
    • ● 中西方不同的辩证智慧
    • ● 辩证法的科学形态:唯物主义辩证法
    • ●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 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内容与特征
    • ●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 ● 规律之一:对立统一
    • ● 规律之二:质量互变
    • ● 规律之三:否定之否定
  • 运用唯物辩证法认识和改造世界
    • ● 唯物辩证法是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
    • ● 开启智慧的辩证思维能力
    • ● 通达情势的历史思维能力
    • ● 提升格局的战略思维能力
    • ● 知晓分寸的底线思维能力
    • ● 追求变革的创新思维能力
  • 人的认识是从何而来?
    • ● 作为认识基础的实践是什么?
    • ● 如何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 如何理解人的认识?
    • ● 认识的本质是什么?
    • ● 人的认识是如何形成的?
    • ● 怎样把握认识运动的过程及趋势?
  • 怎样把握真理与价值及其统一?
    • ● 什么是真理?
    • ● 什么是价值?
    • ● 怎样把握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 如何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 ● 什么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 何以推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发展?
      • ●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遵循是什么?
    • ● 青年大学生如何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实现自我?
  • “历史之谜”是怎样破解的?
    • ● 哲学视界里的历史观
    • ● 马克思破解“历史之谜”的过程
    • ● 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
    • ● 唯物史观创立的重要意义
  • 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 ● 为什么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 ● 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 改革、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怎样看待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 ● 社会形态的内涵及其类型
    • ●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 ●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 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 ● 唯物史观产生前的不同历史观及其缺陷
    • ●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有何作用,如何评价?
  •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 ● 商品和商品的二因素
    • ● 劳动的二重性
    • ● 私有制条件下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 ● 商品的价值量
  • 货币和价值规律
    • ● 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 ● 货币形式的发展
    • ● 货币有哪些职能?
    • ●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 剩余价值的生产
    • ● 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
    • ● 劳动力商品
    • ●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 ●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 ●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办法
    • ● 资本的有机构成
  • 资本流通理论与经济危机
    • ● 产业资本的循环
    • ● 产业资本的周转
    • ● 社会资本再生产
    • ● 经济危机的实质与根源
  • 利润和剩余价值是什么关系?
    • ●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 ●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 ●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 ●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你了解经济全球化吗?
    • ●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 ● 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合作共赢方向发展
  •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 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 ●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 ●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 ●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 ● 社会主义是如何从空想变成科学的?
    • ● 社会主义是如何从理想变成现实的?
    • ●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 ● 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 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 ● 如何看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
    • ●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 ●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进的?
  •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 ● 什么是共产主义?
    • ● 为什么说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 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阅读
    • ● 阅读
产业资本的周转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16、17、18三章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剩余价值理论的内容,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科学把握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阶级矛盾产生的经济根源;正确把握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并运用相关理论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本节主要讲述产业资本的周转情况。


了解产业资本的周转情况。




产业资本的周转简单地说,产业资本周转是指,是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

周转时间就是资本完成一次循环所需要的时间。

在公式中就是从G到G’的时间

并不是所有非劳动时间都是生产时间,能够属于生产时间的非劳动时间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生产的周期性中断时间。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工人必要的吃饭睡觉,休息的时间。还有机器必要的检修时间。

第二种,自然力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这个时间只有部分的商品的生产有。

第三种,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我们说的生产过程的开始,一般是从生产资料购买来就开始计算了,所以,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不是劳动时间,但算生产时间。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非劳动时间虽然算生产时间,但本身并产生价值,所以作为生产者总是要想办法缩短这部分时间。

要衡量周转速度的快慢,我们需要一个衡量标准,就是周转次数。

周转次数是指:单个资本总量在一年内周转的次数。

以一年12个月为衡量坐标:

如果资本周转一次所需时间是6个月,那么一年就可以周转两次;如果资本周转一次所需时间是4个月,那么一年就可以周转三次;

如果资本周转一次所需时间是3个月,那么一年就可以周转四次。

一年内,如果周转的次数越多,说明周转速度越快,周转次数越少,说明周转速度越慢。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资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快慢的,除了周转时间外,还有生产资本的构成,也就是我们要讲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马克思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生产剩余价值中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划分为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根据资本的周转方式不同,把资本划分为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并且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不能划等号,可变资本和流动资本也不能划等号。因为它们有交叉重合。

固定资本是不变资本,但不变资本可能是固定资本,也可能是流动资本,因为劳动对象这里有交叉。

可变资本是流动资本,但流动资本可能是可变资本,也可能是不变资本,还是因为劳动对象这里有交叉。劳动对象是不变资本,但同时又是流动资本。

第一,加速资本的周转,能够增加盈利。

第二,加速资本的周转,能够节约预付资本,特别是节约预付资本中的流动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