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绪论-走近马克思主义
    • ● 走近马克思-马克思是顶天立地的伟人
    • ● 走近马克思-马克思是有血有肉的常人
    • ●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 感受世界的多样性和物质的统一性
    • ● 什么是物质观
    • ● 物质的存在形态
    • ● 意识的本质与特征
    • ● 哲学的基本问题
  • 认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辩证法
    • ● 辩证法的秘密
    • ● 中西方不同的辩证智慧
    • ● 辩证法的科学形态:唯物主义辩证法
    • ●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 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内容与特征
    • ●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 ● 规律之一:对立统一
    • ● 规律之二:质量互变
    • ● 规律之三:否定之否定
  • 运用唯物辩证法认识和改造世界
    • ● 唯物辩证法是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
    • ● 开启智慧的辩证思维能力
    • ● 通达情势的历史思维能力
    • ● 提升格局的战略思维能力
    • ● 知晓分寸的底线思维能力
    • ● 追求变革的创新思维能力
  • 人的认识是从何而来?
    • ● 作为认识基础的实践是什么?
    • ● 如何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 如何理解人的认识?
    • ● 认识的本质是什么?
    • ● 人的认识是如何形成的?
    • ● 怎样把握认识运动的过程及趋势?
  • 怎样把握真理与价值及其统一?
    • ● 什么是真理?
    • ● 什么是价值?
    • ● 怎样把握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 如何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 ● 什么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 何以推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发展?
      • ●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遵循是什么?
    • ● 青年大学生如何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实现自我?
  • “历史之谜”是怎样破解的?
    • ● 哲学视界里的历史观
    • ● 马克思破解“历史之谜”的过程
    • ● 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
    • ● 唯物史观创立的重要意义
  • 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 ● 为什么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 ● 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 改革、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怎样看待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 ● 社会形态的内涵及其类型
    • ●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 ●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 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 ● 唯物史观产生前的不同历史观及其缺陷
    • ●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有何作用,如何评价?
  •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 ● 商品和商品的二因素
    • ● 劳动的二重性
    • ● 私有制条件下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 ● 商品的价值量
  • 货币和价值规律
    • ● 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 ● 货币形式的发展
    • ● 货币有哪些职能?
    • ●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 剩余价值的生产
    • ● 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
    • ● 劳动力商品
    • ●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 ●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 ●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办法
    • ● 资本的有机构成
  • 资本流通理论与经济危机
    • ● 产业资本的循环
    • ● 产业资本的周转
    • ● 社会资本再生产
    • ● 经济危机的实质与根源
  • 利润和剩余价值是什么关系?
    • ●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 ●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 ●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 ●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你了解经济全球化吗?
    • ●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 ● 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合作共赢方向发展
  •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 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 ●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 ●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 ●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 ● 社会主义是如何从空想变成科学的?
    • ● 社会主义是如何从理想变成现实的?
    • ●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 ● 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 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 ● 如何看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
    • ●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 ●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进的?
  •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 ● 什么是共产主义?
    • ● 为什么说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 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阅读
    • ● 阅读
规律之三:否定之否定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本章旨在阐明物质世界联系和发展的三大基本规律和五个基本环节。本节主要讲述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熟练掌握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表征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复杂状态,是哲学高度上的凝练和抽象。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事物自身内在的包含着肯定因素的否定,也就是说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否定实现的。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两次否定,即由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事物的运动就表现为一个周期。否定之否定阶段既是前一个周期的重点,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事物的发展就是不断地从肯定到否定,又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这样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这里的否定不是一无是处,毫无价值的意思,而是一种批判的继承,消化的吸收的状态,后一种状态往往要比前一个状态更加进阶、更加高级。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事物内部包含着的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它们既相互统一又相互斗争,斗争的结果导致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取得支配地位,这就是事物的否定,引起否定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而不是某种外力的作用。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具有决定作用的环节,每一事物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生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它就会逐渐丧失其存在的理由,变成阻碍发展的消极的东西,只有经过否定,新东西代替旧东西,事物才能继续向前发展,辩证的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任何新事物都是从旧事物发展而来,否定中包含着肯定,作为对旧事物否定而出现的新事物,它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的成果,如果我们不承认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势必否定发展本身。

作为一个发展周期,事物要经历两次否定才能进阶到新的阶段。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否定之否定的思想,并运用当时的科学技术知识予以充分的阐述。但是他把否定之否定当作构建其唯心主义体系的重要杠杆,把一切事物都塞进正一反一合三段式的框架中,常常闹到牵强附会的程度。而马克思却继承吸收它的很多合理之处形成了唯物主义辩证否定观,该观点认为因为事物内在矛盾作用的结果,事物的发展总是由肯定阶段走向否定阶段的,一般地说,在事物发展的总过程中,经过两次否定,即由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事物的运动就表现为一个周期。它解决了前两个阶段的矛盾,既保留了它们各自的积极性,又克服了它们各自的片面性。它是事物发展两次向对立面转化的结果,它在外表上会重复肯定阶段的某些特征,仿佛又回归了原出发点。但实质上它和旧东西不同,是对旧事物根本性质上的否定,是在更高基础上的回复。否定之否定是事物自身发展的核心阶段,是一个与肯定阶段相似又高于肯定阶段的崭新的阶段。它表明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否定之否定是一个客观的普遍的现象。

对于一个确定的事物发展周期而言,否定之否定的起点和终点是客观的,而不是任意的,这意味着历史和逻辑是相统一的,历史从什么地方开始,逻辑就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但是从事物发展的总过程而言,否定之否定阶段既是前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事物就是这样一个周期接着一个周期地无限发展下去,而每经过一个周期,事物就进入一个更高的阶段。因此,既要反对直线论又要反对循环论,既要看到新生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又要认识到前进的道路又是曲折的。

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表明,事物的发展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复杂且有曲折的,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辩证统一,是“波浪式、螺旋式的前进”。当旧事物被新事物否定时,渐进过程中断了,这是发展中的非连续性,而旧事物是新事物产生的基础,新事物把旧事物的合理因素包括在自身之中,这是发展中的连续性,这也就是说,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从内容上讲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讲,则是一个螺旋式或波浪式,即曲折前进的过程。上升性或前进性是螺旋式发展的一个根本特征,是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趋势。在由辩证否定所组成的发展链条中,每一环节、每一否定,都是一次“扬弃”,抛弃了以往发展环节中过时的消极的东西,保留和发展了其中积极的成果,并增加了旧事物所没有的新东西,从而把事物推向更高的发展水平或阶段,并为事物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这里所说的扬弃,是区别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一个重要标准。

辩证的否定,一方面是新事物克服旧事物,是质的根本变革,另一方面又保留和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的东西,并加以改造,使之发展到新的阶段,辩证的否定是对肯定和否定相互关系的辩证思考,它认为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事物的发展就是由肯定到否定,又由否定到新的肯定,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辩证否定的原理要求我们树立全面的观点,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既看到联系,又看到发展,从联系中把握发展,从发展中把握联系,在对待历史文化遗产时,既要反对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复古主义。

中日韩三国关系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和曲折性,这种螺旋式或波浪式的发展是一种常态,所以我们既要对新生事物保持信心,同时又要充分认识的它生长发展的困难。事物的周期性是同回复性或回归性联系在一起的,在事物周期性的发展中,每一周期完成时,仿佛出现了向出发点的复归,即周期的最后一环的否定之否定阶段,重复第一环节即肯定阶段的某些特征、特性,这也是曲折性的主要表现。事物发展的周期性,由于受前进性所制约、支配,它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每一周期的终点,同时也就是一个周期的起点,事物就是一个周期接着一个周期,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