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治》学习指南
一、课程定位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政课。课程立足学校培养基础理论实、专业口径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课程真正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学生成为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性课程。
二、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正确认知、理解和掌握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在人生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治等方面的必备知识。
(二)能力目标
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担负 新时代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责任的综合能力。
(三)素质目标
具备良好政治素养、现代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树立正确“三观”,坚定理想信念和“四个自信”,厚植家国情怀,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学习主要内容
教学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教学方式。
线上为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包括观看教学微视频和案例,完成测试题,参与讨论,以及完成实践教学相关线上任务等,线上任务按章节和实践教学需要分配,共12学时。
线下为课堂理论教学,共32学时。
实践教学采用校内组队实践方式,共16学时。
教学内容 | 教学要求 | 学时 | 教学方式 | ||
课堂 学时 | 线上 学时 | ||||
绪论 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 | 【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内涵定位和重大意义;新时代呼唤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难点】大学生与新时代、中国梦的关系;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及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 2 | 0.5 |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 |
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 【重点】正确认识人的本质;人生观的主要内容;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成就出彩人生。 【难点】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理论;理解人生目的的核心作用;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辩证对待人生矛盾。 | 4 | 1 |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 |
第二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 【重点】理想、信念的内涵与特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 4 | 1 |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 |
第三章 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 【重点】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改革创新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 | 6 | 1 |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 |
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 【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意义和重大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难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 4 | 1.5 |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 |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 | 【重点】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 【难点】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坚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锤炼个人品德。 | 6 | 2 |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 |
第六章 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 | 【重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权威及其意义。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难点】如何建设法治中国;如何积极培养法治思维;怎样维护宪法权威。 | 6 | 3 |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 |
实践教学 | 自选下列一种形式开展实践: 1.校园调查。围绕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学业、友情、爱情、校园生活”为主题开展校园微调查。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调研报告。另附调查问卷、调研图片、视频等过程性材料。 2.校园访谈。寻访校园道德、法治先进模范人物等。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访谈报告。另附访谈问卷、访谈提纲和访谈图片、视频等过程性材料。 3.微电影。围绕人生、理想、爱国、奉献、友情、爱情、价值观等主题制作微电影。要求团队成员在导演、主角、配音、旁白、拍摄等方面分工明确,主题突出,视频时长8-10分钟。撰写2000字脚本一部。另附实践图片、视频等过程性材料。 4.创作展示。围绕社会主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美德、革命道德等教学内容,开展多媒体创作,并在院级以上官方平台展示。提供书法、绘画、雕刻、动画、音乐、舞蹈等展示作品(10分钟以内)并提供展示证明。另附实践图片、视频等过程性材料。 实践要求: 1.所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实践,每组人数原则上不多于10人,不参与实践环节的同学课程成绩为不合格。小组实践过程中,小组成员须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践任务,杜绝小组成员“搭便车”现象。做到真实践、真感受、真参与、真提高。 2.学生必须从以上4类实践形式中选择1个进行调研,具体题目可自行设计。选题紧密结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实践要注重收集过程性材料,如调查问卷、访谈提纲、小组讨论照片、实践照片、实践小视频等。鼓励采取小视频、微电影形式呈现实践成果,并附拍摄花絮(组员、分工、感受等)。 4.充分利用课余、周末、节假日开展实践,不得影响正常上课秩序。 | 16 | 2 | 线上: 观看实践指导视频; 指导学生完成线上分组; 指导学生线上提交、完善各组实践方案; 线上提交各类实践教学材料(照片、视频、调查问卷、访谈提纲等)。 线下:开展校园实践; 每组成员原则上不超过10人; 教师进行实时指导。 |
四、学习要求与方法
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强化课前线上教学、课中线下教学、课后线上持续跟进一体化设计,将学生自主学习、重难点问题解析、素质提升与情感升华相结合。
课前(线上):学生需要进行线上自主学习。观看教学视频,了解基础知识点;完成测试及讨论议题,检测学习效果。
课中(线下):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并通过手机学习通数字化教学工具APP参与教师随堂发布的选人、投票、讨论、打分等活动。
课后(线上):学生可持续进行在线上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探讨。
五、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将平时线上知识点视频学习、测试题、作业完成情况,线下课堂教学活动参与情况、学习笔记,以及期末闭卷考试等均纳入评价体系。具体学生学习成绩比例分配表如下:
成绩组成
|
考核/评价环节
|
考核/评价细则
|
分值
|
平时成绩
|
视频学习
|
根据线上视频学习数据及配套测验完成情况,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点掌握情况
|
30%
|
作 业
|
章节测验数据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点掌握情况;主观作业由教师或学生互评得出,考察问题分析和阐释能力
| ||
笔 记
|
根据笔记知识要点记录等情况考察学生课程学习参与度
| ||
课堂成绩
|
根据课堂考勤、讨论、提问、评分、小组活动等积分数据考察学生课程学习参与度及对问题的思考能力
| ||
期末考试
|
闭卷考试
|
依据卷面情况总体考察学习成效
|
40%
|
实践成绩
|
实践成果
|
根据实践过程开展及最终成果总体考察对学习内化外形的成效
|
30%
|
六、参考教材及相关资料
(一)教材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二)主要参考资料
1.《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2.《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3.《江泽民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
8.《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
9.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人民日报,2013-12-24.
10.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9-10.
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
1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5-3.
1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18-5-5.
14.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光明日报,2018-9-11.
1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光明日报, 2020-11-4.
16.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9-9。
17.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2-26.
18.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
19.《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11-17.
2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