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概述
    • 1.1 课前阅读
    • 1.2 作品赏析
    • 1.3 课后检测
  • 2 狗·猫·鼠
    • 2.1 课前阅读
    • 2.2 作品赏析
    • 2.3 课后检测
  • 3 阿长与《山海经》
    • 3.1 课前阅读
    • 3.2 作品赏析
    • 3.3 课后检测
  • 4 二十四孝图
    • 4.1 课前阅读
    • 4.2 作品赏析
    • 4.3 课后检测
  • 5 五猖会
    • 5.1 课前阅读
    • 5.2 作品赏析
    • 5.3 课后检测
  • 6 无常
    • 6.1 课前阅读
    • 6.2 作品赏析
    • 6.3 课后检测
  • 7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7.1 课前阅读
    • 7.2 作品赏析
    • 7.3 课后检测
  • 8 父亲的病
    • 8.1 课前阅读
    • 8.2 作品赏析
    • 8.3 课后检测
  • 9 琐记
    • 9.1 课前阅读
    • 9.2 作品赏析
    • 9.3 课后检测
  • 10 藤野先生
    • 10.1 课前阅读
    • 10.2 作品赏析
    • 10.3 课后检测
  • 11 范爱农
    • 11.1 课前阅读
    • 11.2 作品赏析
    • 11.3 课后检测
  • 12 后记
    • 12.1 课前阅读
    • 12.2 作品赏析
    • 12.3 课后检测
  • 13 中高考试题
    • 13.1 中考试题
    • 13.2 高考试题
  • 14 数字图书
    • 14.1 鲁迅
    • 14.2 《朝花夕拾》
    • 14.3 拓展阅读
作品赏析






在古代中国,国君宣扬“以孝治天下”,平民百姓也讲究“百善孝为先” 可见孝文化影响之深。鲁迅作为五四反传统的旗手,曾经对“孝文化”进行过无情的嘲讽和猛烈的批判。

他在小说中塑造了一批不孝子孙为自己代言。在《离婚》中,具有反抗精神的爱姑就公开向七大人控诉公公对自己的压迫,并毫不客气地称之为“老畜生”。在《长明灯》中,疯子偏要违背祖宗的意志,吹熄关系屯子人命运的“长明灯”,他对“忤逆不孝”的恶名毫不在意。《伤逝》中,子君为了追求婚恋的自由,与父母断绝了关系。

在《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中,鲁迅用儿童的口吻,更直白地表明了自己“不想做孝子”的立场。“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

是不是鲁迅要教导我们遗弃父母,六亲不认呢?对于中国传统孝道,鲁迅是否采取了全面否定的态度呢? 

我们先看鲁迅自己是怎么做的吧。

鲁迅在北京时,一面在教育部工作,一面又在各大高校兼课,平时还要给杂志供稿,在如此忙碌的情况下,仍抽出时间陪伴母亲游览、看病。在与母亲同住期间,鲁迅外出、回家会专门到母亲房间打招呼。发了工资会买点心给母亲品尝。晚年在鲁迅在上海,母亲远在北京。母亲患病,鲁迅北上探望,直到母亲康复才返回。平时,鲁迅经常给母亲写信,周到细致地关心母亲的饮食起居,有一次,母亲拔了牙齿,鲁迅就叮嘱母亲多吃柔软的食物,以防消化不良。他还很照顾母亲的爱好,知道母亲从年轻时候就喜欢看言情小说,于是时不时去书店搜罗,邮寄给母亲。《鲁迅书信集》就有他给母亲买张恨水的《金粉世家》一部十二本,《美人恩》一部三本的记录。由此可见,鲁迅待母亲非常好, 是个孝子。

鲁迅写文章反对腐朽的“孝”文化,自己却践行孝道。这是怎么回事,难不成鲁迅也是一位“键盘侠”?《二十四孝图》这篇文章就为我们提供了答案。

在文中,鲁迅说,“在我幼小的时候,实未尝蓄意忤逆,对于父母,倒是极愿意孝顺的。” “做孝子的计划。”非常简单朴素:一者,愿意“听话”,再者打算“长大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吃饭。”当读了《二十四孝图》后,他还找到了可以勉力效仿的三个范本: “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并且得意地说:于是孝子就做稳了,也非常省事。

可见幼儿的天性是愿意孝顺父母的。鲁迅本人对这种合乎人性的亲情表示推崇。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中,他谈到这个话题:父母生了子女,同时又有天性的爱,这爱很深广很长久,不会即离。“子女对于父母,也便最爱,最关切,不会即离。”父母和子女之间,有与生俱来的深厚情感,纯洁无私,非常美好。

鲁迅所反对的,第一就是危及生命的孝。鲁迅在文中说道:“一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躺上去,也一定哗啦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 为了让父母吃上鲤鱼,而危及性命的做法,在在鲁迅看来是不可取的。“郭巨埋儿”则更为残忍,为了供养老母亲,而打算活埋儿子。直接给弱小的生命判处了死刑。这不就是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所说的“吃人”么?生存权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如果为了孝道而置人于危难之中,那就是对人性的压抑。

原文中,天真的小鲁迅发表了他的看法:原来‘孝’有如此之难,令人感到绝望。之前做孝子的计划是“痴心妄想”。郭巨埋儿的阴森恐怖,还让他感到原本亲切的祖母,与自己“势不两立”。本来孝顺父母是发乎本心的、自然而然的。可是以“劝孝”为目的的《二十四孝图》却让逼得人站到了“孝子”的对立面,这实在是一种讽刺。

此外,鲁迅还猛烈地批评了,虚伪的孝。举出的例子是“老莱娱亲”。老莱子穿着五色斑斓的衣服,拿着拨浪鼓,诈跌在地,并模仿婴儿的哭声,来取悦父母。鲁迅指出,这样的行为是违背自然的,老莱子是个老头,他应该拿着拐棍,而不是拨浪鼓。这种装模作样,是侮辱了孩子。最可气的是“诈”,这严重违背了孩子的本性。《皇帝的新衣》中敢于指出皇帝裸体的就是一个孩子。孩子是最天真无邪的,他们连听故事也不喜欢谣言。凡是稍稍留心儿童心理的都知道。因此,鲁迅毫不留情地宣布:道学先生以为老莱子白璧无瑕时,他却已经在孩子的心中死掉了。

鲁迅对人间真情的赞美,对愚孝的批判,都围绕着“人性”二字。亲人之间,应当存在一种健康温暖的情感,而不是像交易一样,强调“报恩”。当鲁迅病入膏肓的时候,还是挣扎着起身,努力回应小海婴的问候“明朝会”。鲁迅号召民众,要做“人之父”而不是“孩子之父”,就是要强调“立人”,将孩子看做与自己平等的“人”,尊重他们的“自我”,保护他们不受封建孝道的束缚、毒害。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屡次提到儿童读物的问题。在《阿长与<山海经>》中,他表达了对绘图《山海经》的渴慕,还提到远房叔祖家的书斋里有一些介绍花鸟鱼虫的有趣的图画书。在《二十四孝图》中,作者对中国的儿童们表达了同情。别国儿童用书是那样精美,而中国的小学生得到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已经欢天喜地了。儿童读物的现状:和欧美日本的比较,已经很可怜。“可是一班别有心肠的人们,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

在私塾里,教书先生一味让孩子读枯燥的经书,禁止他们看有图画的书本,如果谁违反了,就要遭到呵斥或者打手心。孩子们爱美的天性不能得到满足。在私塾之外,能搜罗到的也就是像《玉历钞传》这样的图画书,内容是因果报应的迷信思想,并且容易让孩子产生了负能量,觉得:做人做鬼都艰难极了。像《二十四孝图》这样的书籍,更是 “污蔑了古人,又教坏了后人”。因此,更是不合格的读物。

总之,在鲁迅的眼中,中国传统的幼儿读物文字艰涩,内容陈腐、脱离现实,思想有悖于儿童心理。

那么,鲁迅认为,孩子应该读什么书呢?

鲁迅对儿童读物非常重视。他曾经提醒过儿童读物的工作者:“给儿童看的书就必须十分深重”。因为儿童的读物影响着儿童的发展,儿童的发展又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在《随感录二十五》中他说:“看十来岁的孩子, 便可以预料二十年后中国的情形。”

鲁迅亲自翻译了不同国家的优秀儿童读物。如:法国科幻小说《月界旅行》《地底旅行》,苏联童话《桃色的云》,匈牙利童话《小彼得》。在1935年,他忍受着病痛的折磨,还坚持翻译了苏联高尔基的《俄罗斯童话》。

鲁迅认为,儿童应该“养成适应时代之思想”,因此儿童读物也就应该传递新潮流、新精神。他在翻译童话《表》时看到日译本序言,觉得颇有道理,就转译成中文:“为了新的孩子们,一定要给他新的作品,使他想着变化不停的新世界,不断发荣滋长。”其次,儿童读物要符合儿童的心理。“老莱娱亲”的虚假、经书的枯燥,都不符合儿童心理。儿童是爱美的,他们喜欢看图画,图文并茂的书更能吸引他们的兴趣。鲁迅曾经呼吁美术工作者认真对待儿童读物的插图,并批评血多儿童读物插画的“流氓气”。鲁迅为自己翻译的童书《小彼得》挑选插图时精挑细选,最后竟然大费周章,托人从国外的译本中复制带回,在印刷时,又担心印刷技术影响美观,特意将封面寄到上海一家可靠的出版社。第三,鲁迅还要求儿童读物在语言上通俗易懂,照顾孩子的阅读能力,鲁迅在翻译《表》时,就严格要求自己不用什么难字”“给十岁以下的孩子们也可以看”,难怪在《二十四孝图》中作者开篇就要用最黑最黑的咒文来诅咒那些反对白话者。这看似节外生枝的愤怒之笔,实际是为了维护孩子的读书权,避免他们的世界失去“乐趣”。

鲁迅的建议是基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的,但在现在看来仍有意义。如今的孩子,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课余时间被作业、补习所束缚,没有自由的天地。“解放孩子”的呼吁并没有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