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护理

M教师

目录

  • 绪论
    • ● 课程概述
    • ● 课程标准
    • ● 思政园地
  • 模块一 职业素养
    • ● 任务一 母婴护理概念与发展历程
    • ● 任务二 母婴护理理念与角色定位
  • 模块二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 ● 任务一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 ● 任务二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 ● 任务三 产褥期生理特征
  • 模块三 孕期护理
    • ● 任务一 妊娠生理
    • ● 任务二 妊娠期评估
    • ● 任务三 妊娠期健康教育
    • ● 任务四 妊娠期疾病护理
    • ● 任务五 妊娠合并症护理
  • 模块四 分娩期护理
    • ● 任务一 影响分娩的四要素
    • ● 任务二 正常分娩及过程护理
    • ● 任务三 异常分娩的护理
    • ● 任务四 分娩并发症的护理
  • 模块五 产后护理
    • ● 任务一 产褥期生理特征
    • ● 任务二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 ● 任务三 母乳喂养
    • ● 任务四 乳腺疏通
    • ● 任务五 预防乳腺癌
    • ● 任务六 产褥期健康护理
    • ● 任务七 产后并发症的护理
  • 模块六 新生儿护理
    • ● 任务一 日常护理
    • ● 任务二 异常护理
    • ● 任务三 教育训练
  • 模块七 母婴护理实操
    • ● 任务一 母婴护理中常用的诊疗技术
    • ● 任务二 母婴护理中常用的护理技术
  • 模块八 膳食营养
    • ● 任务一 月子餐的制作
    • ● 任务二 食疗方的制作
  • 模块九 优生优育
    • ● 任务一 不孕症
    • ● 任务二 计划生育
  • 模块十  题库
    • ● 新生儿抚触视频(阳光大姐)
    • ● 新生儿沐浴视频(阳光大姐)
    • ● 模块十 题库
      • ● 历届妇产科护考真题汇总
      • ● 护考模拟题1
      • ● 护考模拟题2
      • ● 护考模拟题3
      • ● 护考模拟题4
      • ● 护考模拟题5
      • ● 护考模拟题6
      • ● 国赛题
      • ● 异位妊娠习题
      • ● 正常分娩测习题
  • 实训项目
    • ● 四步触诊
    • ● 胎心听诊
    • ● 骨盆外测量
    • ● 母乳喂养
      • ● 母乳喂养的指导
      • ● 知识拓展
    • ● 胎儿电子监护仪的使用
    • ● 妇科检查
    • ● 连续缝合
    • ● 间断缝合
任务七 产后并发症的护理
  • 1 课前导航
  • 2 课前测试
  • 3 任务描述
  • 4 课件
  • 5 微课
  • 6 课中探究实践
  • 7 重难点答疑
  • 8 思政专栏
  • 9 知识拓展
  • 10 课后练习
  • 11 作业上传区

                             产褥感染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变化,其发病率约为6%,是产褥期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

护理评估


(一)病因

1.全身因素  产妇体质虚弱、贫血、营养不良、肥胖、免疫反应低下及慢性疾病等。

2.与分娩有关的因素  产程延长、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宫内胎儿监测、分娩过程中频繁的阴道检查、产后出血、产后留置尿管等。

3.手术因素  剖宫产、急诊手术、人工剥离胎盘、产钳或胎头吸引术助产、会阴切口、裂伤等。

4.病原体  产褥感染可为单一的病原体感染,也可为多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以混合感染多见。其致病性病原体包括:外源性:以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为主,如支原体、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内源性:孕期及产褥期生殖道内寄生大量需氧菌、厌氧菌、假丝酵母菌及支原体等,以厌氧菌为主许多非致病菌在特定的环境下可以致病,称为条件致病菌。常见的病原体有:

(1)需氧菌链球菌:是外源性产褥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其中以β-溶血性链球菌致病性最强,感染迅速扩散,可引起败血症。

(2)厌氧革兰阳性球菌:正常情况下阴道中寄生着消化链球菌,当产道损伤、胎盘残留、局部组织坏死缺氧时,细菌迅速繁殖,若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分泌物会产生恶臭气味。

(3)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前者多为外源性感染,容易引起伤口严重感染。后者存在于阴道菌群中,引起的感染较轻。

(4)大肠埃希菌属:大肠埃希菌与其他相关的革兰阴性杆菌、变形杆菌常寄生于阴道、 会阴、尿道口周围,能产生内毒素,是菌血症和感染性休克最常见的病原菌。

(5)厌氧芽孢梭菌:主要是产气荚膜梭菌,产生外毒素,毒素可溶解蛋白质而能产气及溶血。产气荚膜梭菌引起感染,轻者为子宫内膜炎、腹膜炎、败血症,严重者可引起溶血、黄疸、血红蛋白尿、急性肾衰竭、循环衰竭、气性坏疽而死亡。

(6)类杆菌属:为厌氧革兰阴性杆菌,可加速血液凝固,引起感染临近部位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7)支原体:可在女性生殖道内寄生,引起生殖道感染,其感染多无明显症状,临床表现轻微。

此外,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均可导致产褥感染。

5.感染途径

(1)内源性感染:正常孕产妇生殖道寄生有大量病原体,但正常情况下保持平衡并不致病,当出现体质虚弱、营养不良、女性生殖道防御能力和自净作用降低或破坏、细菌数量及毒力增加等感染诱因时,可由非致病菌转为致病菌而引起感染,以厌氧菌多见。近年研究表明,内源性感染不但可导致产褥感染,而且还能在妊娠期通过胎盘、胎膜、羊水间接感染胎儿,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生长受限、胎膜早破、死胎等。

(2)外源性感染:是指外界病原体进入产道而导致的感染,可通过医务人员、消毒不严或被污染衣物、用具、各种手术器械及产妇临产前性生活等途径侵入机体造成感染,溶血性链球菌为主。

 (二)身体评估

1.症状  产褥感染的三大主要症状是发热、疼痛与异常恶露,产褥早期发热的最常见原因是脱水,如在2~3日低热后突然出现高热,应考虑感染的可能,由于感染的发生部位、程度、扩散范围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同。

(1)外阴伤口感染:会阴裂伤或会阴侧切后伤口感染,表现为会阴局部疼痛、压痛、切口边缘硬结、红肿且脓性分泌物增多,甚至发生伤口裂开,坐位困难,可伴有低热,若深部脓肿可伴有高热。

(2)急性阴道炎、宫颈炎:阴道裂伤及挫伤的感染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分泌物增多且呈脓性,可伴有轻度发热、畏寒、脉速等。阴道炎、宫颈炎可向深部蔓延引起盆腔结缔组织炎。

(3)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病原体经胎盘剥离面而侵入,扩散至子宫蜕膜层,称为子宫内膜炎,侵入到子宫肌层称为子宫肌炎。两者常伴发。轻型者表现为恶露增多、混浊有臭味、下腹疼痛伴低热。重型者表现为高热、头痛、寒战、心率增快、下腹疼痛、恶露增多呈脓性。

(4)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输卵管炎:病原体沿宫旁淋巴和血行达子宫周围组织, 如直肠、膀胱及子宫骶骨韧带周围,引起急性炎症反应而形成炎症包块,同时波及输卵管,形成急性输卵管炎。临床表现为持续高热伴寒战、全身不适、脉速、头痛、单侧或双侧下腹部疼痛伴肛门坠胀等。

(5)急性盆腔腹膜炎及弥漫性腹膜炎:炎症继续发展,扩散至子宫浆膜,形成盆腔腹膜炎。 继而发展成弥漫性腹膜炎,表现为高热、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膜面分泌大量渗出液,纤维蛋白覆盖引起肠粘连,也可在直肠子宫陷凹形成局限性脓肿,若脓肿波及肠管与膀胱可导致腹泻、里急后重和排尿困难。急性期治疗不彻底可发展成慢性盆腔炎性而导致不孕。

(6)血栓性静脉炎:盆腔内血栓静脉炎常侵及子宫静脉、卵巢静脉、髂内静脉、髂总静脉及阴道静脉。病变单侧居多,产后1~2周多见,表现为寒战、高热,持续数周或反复发作。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病变多在股静脉、腘静脉及大隐静脉,多继发于盆腔静脉炎,表现为弛张热,下肢持续性疼痛,血液回流受阻,引起下肢水肿,皮肤发白,俗称“股白肿”。

(7)脓毒血症及败血症:感染血栓脱落进入血液循环可引起脓毒血症,继而可并发感染性休克和迁徙性脓肿(肺脓肿、左肾脓肿)。若病原体大量进入血循环并繁殖形成败血症,表现为持续高热、寒战,全身明显中毒症状,可危及生命。

2.体征  仔细检查腹部、盆腔及会阴伤口,确定感染部位和严重程度。

(1)局部感染:会阴切口或腹部伤口红肿、有触痛。

(2)子宫内膜炎、肌炎:子宫复旧差,有轻触痛。

(3)子宫周围结缔组织炎、盆腔腹膜炎和弥漫性腹膜炎:下腹部一侧或两侧有明显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宫旁一侧或两侧结缔组织增厚、压痛或触及炎症包块,严重者侵及整个盆腔形成“冰冻骨盆”

(4)血栓性静脉炎:下肢局部静脉可有压痛或触及硬索状。

护理诊断/问题


1.体温过高  与产褥感染所致的炎性反应有关。

2.舒适感改变  与疼痛、恶露改变、高热有关。

3.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发热消耗增多,摄入量降低有关。

4.焦虑  与担心身体状况及婴儿喂养有关。

5.潜在并发症  中毒性休克。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卧床休息  嘱患者取半卧位,有利于炎症局限和恶露排出,有会阴伤口者取健侧卧位,血栓性静脉炎患者应绝对卧床2周,以利于渡过栓子脱落危险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者,嘱其抬高患肢,局部保暖并给予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

2.营养摄取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及富含水分的饮食,必要时可少量多次输入新鲜血液,或静脉补充营养。

(二)病情观察及护理

1.监测患者体温、脉搏及其他生命体征,观察患者全身状况,准确记录出入量。

2.评估会阴、腹部伤口情况,观察恶露的颜色、量、性质及气味,每日定时监测子宫复旧情况。

3.观察患者有无下肢持续性疼痛、局部静脉压痛或触及索状物,下肢是否水肿及皮肤颜色。

总之要严密观察体温、恶露、疼痛及子宫复旧情况,并做好记录

(三)治疗护理

1.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保持有效血药浓度,定期采血检查,了解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2.患者外阴伤口,每日大小便后应用1:5000的高锰酸钾温水溶液擦洗,可用红外线照射会阴15~20分/次,每日两次。

(四)心理护理

了解产妇和家属的心理状态,对于产妇及家属的疑问、焦虑与恐惧,应给予充分的解释,消除其疑问,减轻产妇因母婴分离而导致的焦虑情绪。及时向产妇提供新生儿信息,鼓励产妇与新生儿进行交流、接触,增加产妇的自信心。

健康教育


1.指导产妇产后注意休息,增加营养并适当运动。

2.指导产妇自我观察产褥感染复发征象,如恶露异常、腹痛、发热等,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3.会阴部要保持清洁干净,用物要消毒。

4.指导产妇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并做好乳房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