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职业病预防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6.3.1职业健康保护行动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中国《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分为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化学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等10大类,132种。
职业健康保护行动是《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第9项专项行动,其宗旨是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文件规定,针对不同职业人群,倡导健康工作方式,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完善职业病防治法规标准体系;鼓励用人单位开展职工健康管理;加强尘肺病等职业病救治的保障。
职业健康保护行动主要包括劳动者个人、用人单位和政府三个方面的内容。作为劳动者个人行动,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倡导职业健康工作方式;树立职业健康意识;强化职业病防治法律意识,知法、懂法;加强劳动过程防护,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自觉、正确地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提升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防暑降温措施;除了企业职工外,加强长时间伏案低头工作或长期前倾坐姿人员、教师、交通警察、医生、护士、驾驶员等特殊职业人群的健康保护等。
6.3.2 预防职业病
2021年,全国共报告各类职业病新病例15407例,其中职业性尘肺病高达11809例,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为2123例。《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1-2025年)》提出:深化源头预防,严格监管执法,强化救治措施,推动健康企业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推动科技创新,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宣教培训等8项主要任务。
1.劳动者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劳动者享有下列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1)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2)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3)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4)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5)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6)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7)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行使前款所列权利。因劳动者依法行使正当权利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其行为无效。
2.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工作岗位可能存在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如粉尘、硫化氢、一氧化碳、氯气、氨气、苯、铅、汞等重金属,也可能存在有害的物理因素,如噪声、振动、高低气压、电离辐射等。劳动者过量暴露于上述有害因素,会对健康造成损害,严重时会引起职业病,如煤工尘肺、矽肺、石棉肺、铅中毒、苯中毒、镉中毒、锰中毒、汞中毒、职业性肿瘤等。工作中过量接触放射性物质则会引起放射性职业病。
3.劳动者要避免职业伤害
劳动者必须具有自我保护的意识、自我防护知识和技能,要主动了解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积极采取防护措施,避免职业损害。
劳动者必须树立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各项劳动操作规程,掌握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例如防护帽或者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口(面)罩、防护耳罩(塞)、呼吸防护器和皮肤防护用品等。在工作期间全程、规范使用防护用品。
要熟悉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掌握安全急救知识。一旦发生事故,能够正确应对,正确逃生、自救和互救。
长期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必须参加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如果被诊断得了慢性职业病,必须及时治疗,避免继续大量接触或调换工作。
4.高温中暑的预防
高温中暑是指由高温气象条件(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直接引起人员出现轻症中暑或重症中暑的临床症状。
轻症中暑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65岁以上老年人、婴幼儿和儿童、慢性病和精神疾病患者、从事户外工作及户外体育运动项目的人员等是中暑的高危人群。
高温引起的不适、疾病或死亡是可以预防的。
(1)凉爽通风的环境是防止高温引发的不适、疾病、甚至死亡的最好保护措施。
(2)当气温达到32℃及以上时,应尽量留在室内并保持通风;避免正午出行,或长时间在户外停留。
(3)多喝凉水及不含乙醇的饮料,增加液体的摄入量。
(4)不要把婴幼儿和儿童单独留在车里。
(5)认真执行《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
演示文稿
《预防中暑核心信息》 (2017)
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来源:国家卫健委网站)
工作/实习场所安全健康要求
1.了解和识别工作/实习场所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
2.妥善存放药品、化学试剂、气体和农药等有毒物品,避免污染食物、水源,避免发生误服、误吸等中毒事故。
3.懂得运用合法手段,依法享有职业健康保护的权利。
旅行安全健康要求
1.确立旅行安全和保健意识,了解旅行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做好必要的出行前疾病和伤害预防准备(如衣着、物品、急救药物等准备,关注目的地的疫情、疫苗注射等要求)。
3.关注旅行中的食物和饮水卫生,道路交通安全等。
4.学会应对旅行中常见问题发生(如腹泻、皮肤护理、眼睛防护等)的基本措施和策略。
5.学会应对旅行中可能发生的昆虫和动物咬伤、高山疾病等突发健康问题的预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