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营养素的参考摄入量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习近平
动画:什么是七大营养素
(学生制作的动画,已取得学生授权)
2.1.1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基本概念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评价膳食营养素供给量能否满足人体需要、是否存在过量摄入风险以及有利于预防某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一组参考值,包括:平均需要量、推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以及建议摄入量、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
动画:什么是DRI?
制定DRIs的目的是指导居民合理摄取食物,获得人体必需的营养,同时预防营养素摄入过量或不足引起对健康的危害。对于提出国家的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制定相关食物营养政策和标准,具有重要作用。DRIs可用于评价不同人群的营养调查结果,改善公众的膳食结构和实施营养干预,指导食品生产企业研发营养食品。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中的 DRIs 营养素70余个,包括20个不同生命阶段人群不同水平的参考摄入量,共2000余个数值。
平均需要量(EAR):指群体中各个体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
推荐摄入量(RNI):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的营养素摄入水平。
适宜摄入量(AI):营养素的一个安全摄入水平。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限量。此量对一般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都不至于造成损害。
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AMDR):为预防产能营养素缺乏,同时又降低慢性病风险而提出的每日摄入量的下限和上限。
降低膳食相关非传染性疾病风险的建议摄入量(PI-NCD):为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而建议的必需营养素的每日摄入量。
特定建议值(SPL):为维持人体健康而对必需营养素以外的食物成分建议的每日摄入量。

2.1.2 DRIs的应用
1.在评价和计划膳食中的应用
在膳食评价工作中,用DRIs来衡量人们实际摄入营养素的量是否适宜;
在膳食计划工作中,用DRIs作为适宜的营养状况目标,建议人们如何合理摄取食物来达到这个目标。
2.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在制定营养政策、标准和营养管理中的应用;在临床营养中的应用;在研发和评审营养食品中的应用。
演示文稿
教学微课
基本指标:
DRIs的应用:
WS/T 476—2015 《营养名词术语》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宏量营养素》(中国营养学会)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常量元素》(中国营养学会)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微量元素》(中国营养学会)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脂溶性维生素》(中国营养学会)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水溶性维生素》(中国营养学会)
课外阅读: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营养素?
选择营养素的时候,最主要的依据是个人的情况以及需要。因此,在补充营养素之前,首先要确定自己是否真的缺乏某种营养素,最好的方法是到医院和正规的体检机构做一个检查。
如果确实缺乏某种营养素,可以适当得多吃富含相应营养素的食物。如果通过以上的手段还不能解决体内营养缺乏问题,则应在专业的营养师或者营养顾问的指导下,适当使用营养素补充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