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导论
    • 1.1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
    • 1.2 准确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 1.3 怎样学好中国近现代史?
  • 2 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 2.1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 2.2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 2.3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 3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历史
    • 3.1 资本—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一)
    • 3.2 资本—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二)
    • 3.3 资本—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一)
    • 3.4 资本—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二)
    • 3.5 资本—帝国主义的政治侵略
    • 3.6 资本—帝国主义的文化渗透
  • 4 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 4.1 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历程
    • 4.2 反对瓜分中国的图谋
    • 4.3 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 4.4 正确认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 5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 5.1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爆发的时代背景
    • 5.2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历程
    • 5.3 正确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 5.4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意义
    • 5.5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6 洋务运动
    • 6.1 洋务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
    • 6.2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 6.3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 6.4 洋务运动的性质
    • 6.5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 7 戊戌维新运动
    • 7.1 戊戌维新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一)
    • 7.2 戊戌维新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二)
    • 7.3 戊戌维新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三)
    • 7.4 戊戌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过程
    • 7.5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 7.6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 8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 8.1 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一)
    • 8.2 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二)
    • 8.3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一)
    • 8.4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二)
    • 8.5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 9 辛亥革命的成果与失败
    • 9.1 资产阶级发动武装起义(一)
    • 9.2 资产阶级发动武装起义(二)
    • 9.3 中华民国的建立
    • 9.4 辛亥革命失败及原因(一)
    • 9.5 辛亥革命失败及原因(二)
  • 10 中编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 10.1 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 10.2 “三座大山”的重压
    • 10.3 两个中国之命运
  • 11 新文化运动
    • 11.1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一)
    • 11.2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二)
    • 11.3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三)
    • 11.4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11.5 白话文革命
    • 11.6 鲁迅与新小说
    • 11.7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与局限性
  • 12 五四爱国运动
    • 12.1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一)
    • 12.2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二)
    • 12.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一)
    • 12.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二)
    • 12.5 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与发扬五四精神
  • 13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13.1 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 13.2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队伍(一)
    • 13.3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队伍(二)
    • 13.4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和中共一大(一)
    • 13.5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和中共一大(二)
    • 13.6 中共一大代表的人生轨迹
    • 13.7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 13.8 中国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 14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 14.1 国民革命与国共合作的建立
    • 14.2 中国国民党一大与国民革命的高潮(一)
    • 14.3 中国国民党一大与国民革命的高潮(二)
    • 14.4 中国国民党一大与国民革命的高潮(三)
    • 14.5 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
    • 14.6 国民革命意义、失败原因与经验教训(一)
    • 14.7 国民革命意义、失败原因与经验教训(二)
  • 15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 15.1 中国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一)
    • 15.2 中国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二)
    • 15.3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
    • 15.4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二)
    • 15.5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一)
    • 15.6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二)
    • 15.7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三)
  • 16 遵义会议和长征胜利
    • 16.1 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
    • 16.2 遵义会议
    • 16.3 红军长征的胜利
  • 17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特点
    • 17.1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及在华暴行(一)
    • 17.2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及在华暴行(二)
    • 17.3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及在华暴行(三)
    • 17.4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及在华暴行(四)
    • 17.5 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 17.6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建立与特点(一)
    • 17.7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建立与特点(二)
    • 17.8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建立与特点(三)
    • 17.9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建立与特点(四)
    • 17.10 全民族同愁敌忾、奋起抗战
  • 18 中流砥柱
    • 18.1 关于抗日战争的领导权问题
    • 18.2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一)
    • 18.3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二)
    • 18.4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三)
    • 18.5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四)
    • 18.6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五)
    • 18.7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六)
    • 18.8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七)
    • 18.9 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 19 正面战场
    • 19.1 中国国民党的对日政策观(一)
    • 19.2 中国国民党的对日政策观(二)
    • 19.3 正确评价抗战时期的国民党正面战场(一)
    • 19.4 正确评价抗战时期的国民党正面战场(二)
    • 19.5 正确评价抗战时期的国民党正面战场(三)
    • 19.6 正确评价抗战时期的国民党正面战场(四)
  • 20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 20.1 抗日战争的胜利(一)
    • 20.2 抗日战争的胜利(二)
    • 20.3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 20.4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 20.5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 20.6 中国政府为什么高调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一)
    • 20.7 中国政府为什么高调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二)
  • 21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 21.1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一)
    • 21.2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二)
    • 21.3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三)
    • 21.4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四)
    • 21.5 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 21.6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 21.7 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 22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 22.1 中国第三条道路破灭与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一)
    • 22.2 中国第三条道路破灭与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二)
    • 22.3 国民党政权的覆灭与覆灭原因(一)
    • 22.4 国民党政权的覆灭与覆灭原因(二)
    • 22.5 国民党政权的覆灭与覆灭原因(三)
    • 22.6 国民党政权的覆灭与覆灭原因(四)
    • 22.7 新政协会议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 22.8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中国国民党一大与国民革命的高潮(三)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五卅运动

五卅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大大提高了全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力量,在全国范围内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并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从而揭开了1925-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序幕。正如著名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所说:“五卅运动以后,革命高潮,一泻汪洋,于是构成一九二五至一九二七年的中国大革命”。

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商内外棉七厂资本家借口存纱不敷,故意关闭工厂,停发工人工资。工人顾正红带领群众冲进厂内,与资本家论理,要求复工和开工资。日本资本家非但不允,而且向工人开枪射击,打死顾正红,打伤工人10余人,成为“五卅”运动的直接导火线。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第32号通告,紧急要求各地党组织号召工会等社会团体一致援助上海工人的罢工斗争。19日,中共中央又发出第33号通告,决定在全国范围发动一场反日大运动。28日,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以反对帝国主义屠杀中国工人为中心口号,发动群众于30日在上海租界举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游行示威。同时,为加强工会组织的力量,决定由共产党人李立三、刘华等主持,成立上海总工会。随后,刘少奇到达上海,参加上海总工会的指挥工作。 

1925年5月30日上午,上海工人、学生2000多人,分组在公共租界各马路散发反帝传单,进行讲演,揭露帝国主义枪杀顾正红、抓捕学生的罪行、反对“四提案”。租界当局大肆拘捕爱国学生。当天下午,仅南京路的老闸捕房就拘捕了100多人。万余名愤怒的群众聚集在老闸捕房门口,高呼“上海是中国人的上海!”“打倒帝国主义!”“收回外国租界!”等口号,要求立即释放被捕学生。英国捕头爱伏生竟调集通班巡捕,公然开枪屠杀手无寸铁的群众,打死十三人,重伤数十人,逮捕一百五十余人。其中捕去学生四十余人,射杀学生四名,击伤学生六名,路人受伤者十七名,死了三名。6月1日复枪毙三人,伤十八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