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导论
    • 1.1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
    • 1.2 准确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 1.3 怎样学好中国近现代史?
  • 2 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 2.1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 2.2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 2.3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 3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历史
    • 3.1 资本—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一)
    • 3.2 资本—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二)
    • 3.3 资本—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一)
    • 3.4 资本—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二)
    • 3.5 资本—帝国主义的政治侵略
    • 3.6 资本—帝国主义的文化渗透
  • 4 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 4.1 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历程
    • 4.2 反对瓜分中国的图谋
    • 4.3 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 4.4 正确认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 5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 5.1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爆发的时代背景
    • 5.2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历程
    • 5.3 正确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 5.4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意义
    • 5.5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6 洋务运动
    • 6.1 洋务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
    • 6.2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 6.3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 6.4 洋务运动的性质
    • 6.5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 7 戊戌维新运动
    • 7.1 戊戌维新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一)
    • 7.2 戊戌维新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二)
    • 7.3 戊戌维新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三)
    • 7.4 戊戌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过程
    • 7.5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 7.6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 8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 8.1 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一)
    • 8.2 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二)
    • 8.3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一)
    • 8.4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二)
    • 8.5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 9 辛亥革命的成果与失败
    • 9.1 资产阶级发动武装起义(一)
    • 9.2 资产阶级发动武装起义(二)
    • 9.3 中华民国的建立
    • 9.4 辛亥革命失败及原因(一)
    • 9.5 辛亥革命失败及原因(二)
  • 10 中编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 10.1 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 10.2 “三座大山”的重压
    • 10.3 两个中国之命运
  • 11 新文化运动
    • 11.1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一)
    • 11.2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二)
    • 11.3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三)
    • 11.4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11.5 白话文革命
    • 11.6 鲁迅与新小说
    • 11.7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与局限性
  • 12 五四爱国运动
    • 12.1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一)
    • 12.2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二)
    • 12.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一)
    • 12.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二)
    • 12.5 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与发扬五四精神
  • 13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13.1 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 13.2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队伍(一)
    • 13.3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队伍(二)
    • 13.4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和中共一大(一)
    • 13.5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和中共一大(二)
    • 13.6 中共一大代表的人生轨迹
    • 13.7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 13.8 中国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 14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 14.1 国民革命与国共合作的建立
    • 14.2 中国国民党一大与国民革命的高潮(一)
    • 14.3 中国国民党一大与国民革命的高潮(二)
    • 14.4 中国国民党一大与国民革命的高潮(三)
    • 14.5 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
    • 14.6 国民革命意义、失败原因与经验教训(一)
    • 14.7 国民革命意义、失败原因与经验教训(二)
  • 15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 15.1 中国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一)
    • 15.2 中国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二)
    • 15.3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
    • 15.4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二)
    • 15.5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一)
    • 15.6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二)
    • 15.7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三)
  • 16 遵义会议和长征胜利
    • 16.1 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
    • 16.2 遵义会议
    • 16.3 红军长征的胜利
  • 17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特点
    • 17.1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及在华暴行(一)
    • 17.2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及在华暴行(二)
    • 17.3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及在华暴行(三)
    • 17.4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及在华暴行(四)
    • 17.5 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 17.6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建立与特点(一)
    • 17.7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建立与特点(二)
    • 17.8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建立与特点(三)
    • 17.9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建立与特点(四)
    • 17.10 全民族同愁敌忾、奋起抗战
  • 18 中流砥柱
    • 18.1 关于抗日战争的领导权问题
    • 18.2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一)
    • 18.3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二)
    • 18.4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三)
    • 18.5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四)
    • 18.6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五)
    • 18.7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六)
    • 18.8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七)
    • 18.9 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 19 正面战场
    • 19.1 中国国民党的对日政策观(一)
    • 19.2 中国国民党的对日政策观(二)
    • 19.3 正确评价抗战时期的国民党正面战场(一)
    • 19.4 正确评价抗战时期的国民党正面战场(二)
    • 19.5 正确评价抗战时期的国民党正面战场(三)
    • 19.6 正确评价抗战时期的国民党正面战场(四)
  • 20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 20.1 抗日战争的胜利(一)
    • 20.2 抗日战争的胜利(二)
    • 20.3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 20.4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 20.5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 20.6 中国政府为什么高调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一)
    • 20.7 中国政府为什么高调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二)
  • 21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 21.1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一)
    • 21.2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二)
    • 21.3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三)
    • 21.4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四)
    • 21.5 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 21.6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 21.7 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 22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 22.1 中国第三条道路破灭与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一)
    • 22.2 中国第三条道路破灭与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二)
    • 22.3 国民党政权的覆灭与覆灭原因(一)
    • 22.4 国民党政权的覆灭与覆灭原因(二)
    • 22.5 国民党政权的覆灭与覆灭原因(三)
    • 22.6 国民党政权的覆灭与覆灭原因(四)
    • 22.7 新政协会议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 22.8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二)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 编练“新军”

编练“新军”是清政府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

  • 倡导商业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9月7日,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

  • 教育改革

清政府推行新政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

  • 改革官制

改革官制是清政府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包括“裁冗衙”、“裁吏役”、“停捐纳”,对统治机构作了一些改变。

  • “预备立宪”

清政府于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并于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了一个仿效日本实行君主立宪的方案,但又规定了9年的预备立宪期限。预备立宪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

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3. 人民反抗,社会矛盾激化。

收回粤汉路权运动

20世纪初,处于内外交困中的清政府,为维持摇摇欲坠的统治,宣布实施“新政”,光绪二十九年(1903)12月2日颁布了《铁路简明章程》,决定改变原先铁路官办的政策,规定开放铁路修筑权,无论华洋官商,均可禀请开办铁路。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办铁路的热情,在此形势下,粤、湘、鄂三省绅商兴起了收回粤汉铁路利权的斗争。

1903年起,湘、鄂、粤三省绅商聚议废约,决定争回自办。湖南绅商首先提出废约要求,广东、湖北迅速响应。翌年10月14日,广州士绅、七十二行商人等开会,决定力争废约,并通电外务部和商部。此后,绅、商、学界多次集议争回路权问题,决心“先以政争,继以腕力争,不得已当用铁血争”,不达目的不罢休。合兴公司不愿放弃路权,先派柏许以协丰公司的名义来中国游说“以美接美”,即由协丰公司来接办粤汉铁路,广州绅商闻讯,立即通电反对。美方又派驻上海领事古诺策划“中美合办”方案,也遭到拒绝。湖广总督张之洞欲使路权争回后由官方主持,故也赞成收回路权。

最后,美国富商摩根用高价将合兴公司在比利时人手中的股票收回1200股,声称合兴股票大部分仍在美国人手中,诬蔑中国废约“与抢劫无异”。广州绅商发出公电,表示坚持斗争,如不废约,“三省商民另立一路,以图抵制。粤民万众一心,有进无退”。由于三省人民坚持废约自办, 1905年8月29日,中美双方签订《收回粤汉铁路美国合兴公司售让合同》,规定原合同作废,中国以675万美元作为“补偿费”,6个月内交清。收回粤汉路权的斗争终于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