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元素
上一节
下一节
第十二章 知识点与思政元素融入点
教学章节 | 知识点 | 思政元素案例 | 培养目标 |
第十二章第一节 | 化学键理论发展 | 1916年, 德国化学家克塞尔提出了他的化合价理论,在解释离子化合物时是成功的, 而对于非离子化合物, 如氢气、氯气等则无法解释。 美国科学家路易斯认为两个原子可以共享电子以达到“八偶体状态”,使得人们对化合价理论有了更深刻和更完善的认识 。但受当时条件的限制, 只能解释一些简单分子, 对复杂分子尤其配合物还无法解释 。 | 他们在研究过程中运用着自然辨证的思想方法,创立的化学键的电子理论在化学发展史和化学学科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培养学生科研过程中善于用自然辨证的思想方法。 |
第十二章第二节 |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 维尔纳简介 维尔纳是配位化学的奠基人。他的主要贡献有:1890年和A.R.汉奇一起提出氮的立体化学理论;1893年他在《无机化学领域中的新见解》一书中提出络合物的配位理论,提出了配位数这个重要概念,为络合物的制备和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知,持之以恒 |
第十二章第四节 | 配合物的应用 | 当前学术前沿:新药的研发 |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攀科学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