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知识点与思政元素融入点
教学章节 | 知识点 | 思政元素案例 | 培养目标 |
第九章第一节 | 条件电势能斯特方程 | 由能斯特方程这个以人名命名的方程可以延伸到能斯特与哈珀的历史抉择对比。能斯特不仅提出来能斯特方程,还建立了热力学第三定律,发明了能斯特灯、电钢琴,和他的导师奥斯特瓦尔德共同提出溶度积等重要概念,师徒五代相传获得诺贝尔奖。20世纪初的柏林大学是科学天才的聚集地,如普朗克、爱因斯坦、海森堡、霍夫曼、德拜;哲学家黑格尔、叔本华;社会学家马克思、恩格斯等,但德国也诞生了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1930年之后纳粹上台,很多正义的科学家像能斯特、爱因斯坦等拒绝为纳粹服务。也有些科学家选择了为纳粹服务,像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哈伯,替纳粹研制毒气弹,成为罪恶的化学武器之父。 | 科研工作者更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用知识造福人类社会,否则学问可能成为迫害人类的武器,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第九章第二节 |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 联系氧化还原反应是人体内最基本的化学反应,在氧化-抗氧化之间维持一个机体的平衡。浓度、酸度、产生沉淀等因素可以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同样,人体遭受有害刺激的时候也会产生大量活性氧、活性氮自由基,氧化-抗氧化失去平衡,就会产生氧化应激,严重的导致衰老、疾病等。熬夜、抽烟、酗酒、暴饮暴食、过度劳累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让平衡向氧化方向移动,加大疾病风险。 | 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作息,有度饮食,让机体维持稳定的氧化-还原平衡状态,保持身体健康。 |
第九章第三节 |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的绘制 | 通过讲解滴定曲线的绘制,引出化学反应中也存在“量变与质变”这一辩证关系,化学计量点对应“度”。 | 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质变和量变的关系: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因矛盾引起的发展过程和状态、发展变化形式上具有的特点,从量变开始,质变是量变的结果,但量变不因质变而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