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化学热力学基础
    • 1.1 物质的计量
    • 1.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与分压定律
    • 1.3 化学反应计量
    • 1.4 热力学第一定律
    • 1.5 盖斯定律与反应热计算
    • 1.6 热化学
    • 1.7 本章习题
    • 1.8 课程思政元素
  • 2 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
    • 2.1 影响化学反应方向的因素
    • 2.2 化学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
    • 2.3 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及计算
    • 2.4 化学反应速率与速率理论
    • 2.5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浓度)
    • 2.6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2.7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 2.8 标准平衡常数与标准自由能变
    • 2.9 化学平衡的移动
    • 2.10 本章习题
    • 2.11 课程思政元素
  • 3 误差与数据处理
    • 3.1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 3.2 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 3.3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 3.4 本章习题
    • 3.5 课程思政元素
  • 4 酸碱平衡
    • 4.1 酸碱质子理论
    • 4.2 酸碱解离常数
    • 4.3 分布曲线
    • 4.4 质子条件
    • 4.5 弱酸弱碱pH的计算
    • 4.6 酸碱平衡的移动
    • 4.7 缓冲溶液-1(缓冲原理与缓冲能力)
    • 4.8 缓冲溶液-2(缓冲溶液的计算)
    • 4.9 本章习题
    • 4.10 课程思政元素
  • 5 酸碱滴定法
    • 5.1 滴定分析概述
    • 5.2 酸碱指示剂变色原理和范围
    • 5.3 滴定曲线- 一元酸碱滴定
    • 5.4 多元酸碱滴定
    • 5.5 双指示剂法应用-混合碱的分析
    • 5.6 本章习题
    • 5.7 课程思政元素
  • 6 沉淀溶解平衡
    • 6.1 溶度积常数
    • 6.2 影响溶度积的因素
    • 6.3 溶度积规则及应用-1(规则+判断沉淀的生成及沉淀完全)
    • 6.4 溶度积规则及应用-2 (判断沉淀的溶解+沉淀转化)
    • 6.5 溶度积规则及应用-3 (分步沉淀)
    • 6.6 本章习题
    • 6.7 课程思政元素
  • 7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 7.1 沉淀重量法
    • 7.2 沉淀的形成
    • 7.3 沉淀条件的选择
    • 7.4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 7.5 沉淀滴定法
    • 7.6 本章习题
    • 7.7 课程思政元素
  • 8 氧化还原平衡
    • 8.1 氧化数(氧化值)+方程式配平
    • 8.2 原电池
    • 8.3 电极电势
    • 8.4 能斯特方程
    • 8.5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 8.6 电极电势的应用
    • 8.7 元素的电极电势图及应用
    • 8.8 本章习题
    • 8.9 课程思政元素
  • 9 氧化还原滴定法
    • 9.1 条件电势
    • 9.2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及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 9.3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 9.4 氧化还原指示剂及滴定法的应用
    • 9.5 本章习题
    • 9.6 课程思政元素
  • 10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 10.1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模型
    • 10.2 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
    • 10.3 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
    • 10.4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 10.5 元素周期律
    • 10.6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 10.7 本章习题
    • 10.8 课程思政元素
  • 11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 11.1 离子键理论
    • 11.2 离子的特征及对离子键强度的影响
    • 11.3 离子晶体
    • 11.4 离子极化
    • 11.5 价键理论
    • 11.6 杂化轨道理论
    • 11.7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 11.8 大π键
    • 11.9 分子轨道理论-1
    • 11.10 分子轨道理论-2
    • 11.11 键参数
    • 11.12 分子间作用力
    • 11.13 氢键
    • 11.14 本章习题
    • 11.15 课程思政元素
  • 12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平衡
    • 12.1 配合物的组成与命名
    • 12.2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 12.3 价键理论的应用
    • 12.4 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
    • 12.5 晶体场理论的应用
    • 12.6 配位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 12.7 本章习题
    • 12.8 课程思政元素
  • 13 配位滴定法
    • 13.1 副反应及副反应系数
    • 13.2 配位滴定
    • 13.3 配位滴定指示剂
    • 13.4 本章习题
    • 13.5 课程思政元素
  • 14 非金属元素一
    • 14.1 卤族元素
      • 14.1.1 卤素单质
      • 14.1.2 卤化物
      • 14.1.3 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 14.2 氧族元素
      • 14.2.1 氧
      • 14.2.2 硫
    • 14.3 本章习题
    • 14.4 课程思政元素
  • 15 非金属元素二
    • 15.1 碳族元素概述
    • 15.2 碳单质
    • 15.3 的氧化物
    • 15.4 硅单质及其化合物
    • 15.5 氮及其化合物--氨
    • 15.6 氮的氧化物及其酸
    • 15.7 本章习题
    • 15.8 课程思政元素
  • 16 主族金属元素
    • 16.1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 16.2 本章习题
    • 16.3 课程思政元素
  • 17 过渡金属元素
    • 17.1 过渡金属元素概述
    • 17.2 钛及其重要化合物
    • 17.3 铬及其重要化合物
    • 17.4 锰及其重要化合物
    • 17.5 铁钴镍
    • 17.6 铜副族
    • 17.7 锌副族
    • 17.8 本章习题
    • 17.9 课程思政元素
  • 18 吸光光度法
    • 18.1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 18.2 应用
    • 18.3 本章习题
    • 18.4 课程思政元素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与分压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