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柏拉图与《理想国》概说
    • 1.1 柏拉图的生平
    • 1.2 柏拉图的著作特点
    • 1.3 《理想国》所处的脉络与属性
    • 1.4 《理想国》的三种解读方式
    • 1.5 《理想国》题解
  • 2 《理想国》背景介绍
    • 2.1 《理想国》对话发生的背景
    • 2.2 《理想国》对话发生的地点
    • 2.3 《理想国》中的神话与宗教
    • 2.4 对话开始的原因
    • 2.5 书中人物及其身份
    • 2.6 人物、政体与灵魂的关系
    • 2.7 三个城邦与正义
  • 3 第一卷
    • 3.1 克法洛斯的正义观
    • 3.2 对“正义”的不同解读
    • 3.3 玻勒马霍斯的正义观
    • 3.4 对“善”的不同解读
    • 3.5 技艺的内涵
    • 3.6 正义、德性与技艺
    • 3.7 正义与强者
    • 3.8 技艺及其对象
    • 3.9 宣扬正义与谋求利益
    • 3.10 正义和不义的区别
  • 4 第二卷
    • 4.1 格劳孔重开关于正义的讨论
    • 4.2 对“理想城邦”认知的差异
    • 4.3 护卫者应有的能力
    • 4.4 教育的内容与功能
    • 4.5 教育神学的原则与作用
    • 4.6 关于谎言的讨论
  • 5 第三卷
    • 5.1 虔敬、勇敢与节制
    • 5.2 音乐教育中的故事与模仿
    • 5.3 护卫者的体育教育
    • 5.4 统治者的选拔
    • 5.5 人的起源与自然等级
  • 6 第四卷
    • 6.1 最好城邦的标准
    • 6.2 城邦的德性
    • 6.3 人的阶层与灵魂的构成
  • 7 第五卷
    • 7.1 三波浪潮的关系
    • 7.2 妇女可以成为护卫者
    • 7.3 护卫者中的“共产主义”
    • 7.4 哲学与哲人的概念
  • 8 第六卷
    • 8.1 哲人为王的原因
    • 8.2 哲人王教育与善的关系
    • 8.3 日喻:太阳与善
    • 8.4 线喻:四个世界
  • 9 第七卷
    • 9.1 洞喻:正义与真实
    • 9.2 哲人王学习的科目
  • 10 第八卷
    • 10.1 各种政体的对比
    • 10.2 政体的演化
  • 11 第九卷
    • 11.1 各政体下的个人生活方式
  • 12 第十卷
    • 12.1 诗意之所出
    • 12.2 诗与哲学之争
    • 12.3 灵魂不朽的论证与叙事
  • 13 阅读
    • 13.1 阅读
  • 14 问卷调查
    • 14.1 问卷调查
《理想国》所处的脉络与属性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