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大红袍

郑慕蓉

目录

  • 1 第一章 走进大红袍世界
    • 1.1 大红袍母树
    • 1.2 大红袍历史
    • 1.3 商品大红袍与走进博物馆的“大红袍”
    • 1.4 大红袍百年传统与万里茶路
    • 1.5 章节测验
  • 2 第二章  大红袍之出
    • 2.1 大红袍生产情况
    • 2.2 正岩、半岩与洲茶
    • 2.3 章节测验
  • 3 第三章  大红袍之生
    • 3.1 大红袍生长环境
    • 3.2 武夷耕作法
    • 3.3 章节测试
  • 4 第四章  茶树品种王国
    • 4.1 大红袍与水仙、肉桂
    • 4.2 武夷名丛
    • 4.3 引进茶树新品种
    • 4.4 章节测验
  • 5 第五章  大红袍制作
    • 5.1 大红袍传统手工制作技艺
    • 5.2 现代机械制茶
    • 5.3 章节测验
  • 6 第六章  大红袍品鉴
    • 6.1 大红袍品质特点
    • 6.2 解读“岩韵”
    • 6.3 陈年大红袍
    • 6.4 章节测验
  • 7 第七章  大红袍营养与功能
    • 7.1 大红袍营养成分
    • 7.2 大红袍功能作用
    • 7.3 大红袍深加工与综合利用
    • 7.4 章节测验
  • 8 第八章  大红袍器具
    • 8.1 茶具历史
    • 8.2 建盏
    • 8.3 现代茶具
    • 8.4 章节测验
  • 9 第九章 大红袍艺术
    • 9.1 印象大红袍
    • 9.2 茶百戏
    • 9.3 茶艺与茶席
    • 9.4 章节测验
  • 10 第十章  大红袍市场营销
    • 10.1 大红袍市场营销历史
    • 10.2 大红袍市场营销现状
    • 10.3 章节测验
  • 11 第十一章  大红袍礼俗
    • 11.1 喊山与开山
    • 11.2 饮茶习俗
    • 11.3 武夷茶谣
    • 11.4 章节测验
  • 12 第十二章  众人传诵大红袍
    • 12.1 历史名人谈大红袍
    • 12.2 非遗传人谈大红袍
    • 12.3 专家学者谈大红袍
    • 12.4 章节测验
陈年大红袍

陈年大红袍产生的原因

武夷山本地有喝隔年茶和陈茶的习惯。

武夷岩茶具有独特的烘焙工艺,岩茶制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几十个小时的炭火烘焙,民间称为“炖火”,即用炭火低温久烘,以火调香,以火调味,以达到熟化香气、增进汤色、提高耐泡之目的。传统的岩茶,因为强调耐存储、岩韵显等品质特征,往往火功较高。焙好后立即饮用的话,火气未除会有燥感,所以一般要存放一段时间后再饮,这样滋味会更醇和。

随着火气的渐渐退去,武夷岩茶本有的各种芬芳物质就显露出来,此时的茶叶芳香四溢、柔顺甘甜,甚至会感觉完全是另外一泡茶了,这也是岩茶不像绿茶那样追求喝新茶的缘由之一。经过焙火的茶叶不但品质稳定,还可以长时间存放,尤其是经过三五年甚至更久的陈放以后,口味会变得更加醇和丰富。

“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难除莫近唇。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早在清初,周亮工在其《闽茶曲》就已提到了武夷山人喜爱喝陈茶,而本地的制茶人家也以拥有陈年茶为荣。

大红袍陈放的条件

陈年岩茶虽好,但用以陈放的岩茶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传统工艺制作的岩茶。

武夷岩茶分为传统香型和现代清香型,传统型岩茶多为中足火,茶叶需焙透焙足,通过炖火(低温久烘)巩固茶叶品质,这样的茶耐储存不易变味。清香型的武夷岩茶由于轻发酵轻焙火,香气高雅,但存放时间久了会出现“返青”的现象,原有的香气散失,滋味变成青涩的陈味,不宜久存,宜当年饮用。

二是品质较好的茶才有存放价值。

品质好的茶内涵丰富,口感厚重,经过存放会更醇和,层次感增强;而品质逊的茶本身香气滋味就淡薄,甚至粗杂,随着时间推移,并不能完全改变它粗杂的本质,同时香味尽失,品饮价值低。

三是需要正确的存储方式。

陈年岩茶存储方式相当讲究。在武夷山,一般从第二年起,年年焙火后再密封储存(也有根据不同情况两三年一复焙的),以去除茶叶的水分及表面的杂味,五年后则隔年焙火,二十年后不再复焙。在阴凉、通风、干燥、无异味的环境下密封保存即可。如有条件,每次焙火后最好用套有双层内膜的木箱装箱以蜡封口,再放入米仓内储存。如果在北方较干燥的地两层方存放,则可以不复焙(密封得当的情况下)。这样存放的陈年岩茶会更具风韵。

如何鉴别陈年大红袍的品质优劣

陈年岩茶上品者,条索乌褐紧结,饮之有木香或陈香。汤色红艳透亮犹如陈年红酒一般。细看茶汤表面聚有一层白雾,久不散去。茶汤入口顺滑绵柔,醇厚甘甜,青涩味全无。饮后润滑生津,舌如泉涌,极为舒服。老茶耐泡度极高,且越泡越甘甜。叶底厚实乌亮,如果卷曲抱团,舒展不开,则很可能是十几年以上的茶,更是难得。

老茶的品质通常可通过以下几个因素鉴别:


(1)外观:

真正老茶会转成褐色甚至深褐色或黑色,颜色自然,闻起来带有一股陈年的气息,与陈年普洱茶有点类似。陈茶若无焙火,通常因存放时间久远,经久吸湿,一般含水量比新茶高,用手指捏不易成粉末状,茶梗也不易折断。

(2)茶汤:

陈茶茶汤呈琥珀色,甚至颜色更深。如果乌黑油亮的,通常是炭烤出的“新鲜老茶”,并非真正老茶。

(3)滋味和香气:

老茶浓醇甘润,略带一点微酸,带有陈香。真正的老茶不应有火气,也不用炭烤。老茶经过长期的自然发酵,入口滑顺自然,甘甜无刺激性,温润耐泡。

(4)叶底:

优质陈年岩茶的叶底较新茶而言,色泽偏黄褐或黑红,叶质较为硬挺,但仍应保持光泽。

(5)保存:

陈茶开封不久后,如果茶汤变酸,这是陈茶的活性与空气接触而发生的化学反应,几周后便会恢复原有的香醇口感,这才是真正的陈年“活老茶”。但在保存时应遵循密封、避光、避潮、避高温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