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大红袍传统的手工制作技艺,使其优异品质得以充分展示。这种传统技艺是武夷山历代茶农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与总结出来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其形成至今已达三百多年。
大红袍传统手工制作工序
大红袍传统手工制作的工序有采摘、晒青、晾青、做青、初炒、初揉、复炒、复揉、初焙、扬簸、晾索、拣剔、复焙、归堆、筛分、炖火、团包、补火、毛茶装箱等十几道工序。
1. 采摘
武夷山春茶采摘期为 4 月中旬至 5月中旬。一般选择晴至多云的天气采制,阴雨天不采或少采制。武夷岩茶采摘一年大多一次,多则两次,即春茶和冬片。春茶的品质较冬茶优,冬片的香气好,但滋味相对春茶淡薄。鲜叶的采摘标准,以新梢芽叶生育全部完熟,即形成驻芽,俗称“开面采”。采开面三四叶。采摘的手法,掌心向上,以食指勾住鲜叶,用拇指夹紧,将茶叶折断或掰断。
2. 晒青、晾青
晒青,即日光萎凋,俗称“倒青”,茶青进厂后,即倒入青弧内,用手抖开,将茶青匀摊于水筛中,俗称“开青”,摊好后排置于竹制晒青架上,根据日光强度、风速、湿度,以及鲜叶老嫩、品种的不同进行灵活掌握时间。“倒青”程度以叶片半呈柔软,两侧下垂,失去固有的光泽,叶色由深绿变成暗绿色为宜。之后,即移入室内晾青架上,称“晾青”。
3. 做青
大红袍特殊品质形成的关键在于做青。包括摇青、做手和静置。做青的过程十分讲究,其费时长,要求高,操作细致,青叶变化复杂。具体做法为:茶青移入做青间前,将茶青摇动数下,然后移入做青间。经过近1h静置,进行第一次室内摇青,摇青次数约十来下。用大红袍特有的摇青技术,使叶子在水筛上作圆周旋转和上下跳动。摇青之后将茶青稍收拢,仍放置在青架上。第二次摇青时可见叶色变淡,即将三筛并为两筛,再进行摇青,同时用双手掌合拢轻轻对拍茶青十来下,俗称“做手”,使青叶互碰,弥补摇动时互撞力量的不足,促进叶缘细胞破坏。做手后,将茶青摊成凹状,静置后再进行第三次摇青,其方法同前。整个做青过程需经6-7次的摇青和做手,历时8-12h。最后一次摇青和做手较为关键。青叶由青草气转化为清香,叶脉透亮,叶色黄绿,叶面凸起呈龟背形,俗称“汤匙叶”,红边显现。说明做青已适度。做青要求“看天做青,看青做青”。
4. 炒青与揉捻
炒青的目的是利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固定做青时形成的品质。双炒双揉技术是大红袍制作工艺中特有的方法。
初炒:锅温 260℃-300℃,每锅投叶量约 1 公斤,下锅后双手敏捷翻炒,炒青时间 2-3 分钟。如青叶含水分较多,炒时顺手将青叶抓起散落,俗称“吊手”,以散去部分水汽;如青叶脱水显燥,则手压住青叶翻转,俗称“闭手”。
初揉:在有十字形棱骨的竹筛内趁热揉捻,快速、短时,趁热重揉 30 多下,使茶汁外溢,叶子成条,然后解块。
复炒:锅温150℃-180℃,较初炒温度低,迅速翻炒15-25秒钟。
复揉:趁热、快速、重揉,时间约 1 分钟,使茶叶揉捻成条,条索紧结。
5. 初焙
青叶经双炒双揉后,即递进烘房烘焙,俗称“走水焙”。揉捻叶均匀放置在狭腰篾制的焙笼中,将焙笼移至焙窟上。温度100℃-110℃,时间 10-12 分钟,期间翻拌 3 次,烘至七成干下烘。
6. 扬簸
去除黄片、碎片、茶末等。
7. 晾索
扬簸过的茶索摊入水筛中,搁置晾青架上摊晾,时间为 6-8 小时。
8. 拣剔
拣去茶梗、黄片和茶类夹杂物。
9. 复焙
经拣剔的茶叶,放入焙笼内,焙至用手捻之,茶即成末,即行起焙。
10.归堆
通过审评,将毛茶定级、归堆。
11.筛分
有团、抖、飘三种手法。用不同型号筛,分出不同型号的茶叶。
12.炖火
茶叶在足干的基础上,再进行文火慢炖,俗称“炖火”。此法是大红袍传统制法的独特工艺。经过低温慢焙,促进了茶叶内含物的进一步转化和稳定,同时以火调香,以火调味,使香气、滋味进一步提高,达到熟化香气、增进汤色、提高耐泡程度的效果。炖火的温度,传统的方法是用手背靠在焙笼外侧,有一定的热手感为适度。为了避免香气丧失,焙笼还须加盖。炖火过程费时较长,时间的长短,要依据茶叶内质和消费者要求不同而定。这种焙法独具特色,因此,清代梁章钜称“武夷焙法实甲天下”。焙茶时不但要靠眼观手摸,而且还要即行泡品来确定是否达到要求。
13.团包
茶叶在炖火后,即“起焙”用毛边纸进行团包。此包为圆形肉包状。
14.补火
补火俗称“坑火”,目的是去除纸上的水分,避免被茶叶吸收而降低茶叶火味。
15.毛茶装箱
补火后,将茶装入茶箱,放在干燥的室内,待制茶结束,再进行精制。旧时的茶箱多是内衬锡箔,外裱厚纸、涂上桐油的木箱。
以上内容就是大红袍传统手工制作的工序,相信大家看了之后对制作工艺有了一定的了解。大红袍传统手工制作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不断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