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大红袍

郑慕蓉

目录

  • 1 第一章 走进大红袍世界
    • 1.1 大红袍母树
    • 1.2 大红袍历史
    • 1.3 商品大红袍与走进博物馆的“大红袍”
    • 1.4 大红袍百年传统与万里茶路
    • 1.5 章节测验
  • 2 第二章  大红袍之出
    • 2.1 大红袍生产情况
    • 2.2 正岩、半岩与洲茶
    • 2.3 章节测验
  • 3 第三章  大红袍之生
    • 3.1 大红袍生长环境
    • 3.2 武夷耕作法
    • 3.3 章节测试
  • 4 第四章  茶树品种王国
    • 4.1 大红袍与水仙、肉桂
    • 4.2 武夷名丛
    • 4.3 引进茶树新品种
    • 4.4 章节测验
  • 5 第五章  大红袍制作
    • 5.1 大红袍传统手工制作技艺
    • 5.2 现代机械制茶
    • 5.3 章节测验
  • 6 第六章  大红袍品鉴
    • 6.1 大红袍品质特点
    • 6.2 解读“岩韵”
    • 6.3 陈年大红袍
    • 6.4 章节测验
  • 7 第七章  大红袍营养与功能
    • 7.1 大红袍营养成分
    • 7.2 大红袍功能作用
    • 7.3 大红袍深加工与综合利用
    • 7.4 章节测验
  • 8 第八章  大红袍器具
    • 8.1 茶具历史
    • 8.2 建盏
    • 8.3 现代茶具
    • 8.4 章节测验
  • 9 第九章 大红袍艺术
    • 9.1 印象大红袍
    • 9.2 茶百戏
    • 9.3 茶艺与茶席
    • 9.4 章节测验
  • 10 第十章  大红袍市场营销
    • 10.1 大红袍市场营销历史
    • 10.2 大红袍市场营销现状
    • 10.3 章节测验
  • 11 第十一章  大红袍礼俗
    • 11.1 喊山与开山
    • 11.2 饮茶习俗
    • 11.3 武夷茶谣
    • 11.4 章节测验
  • 12 第十二章  众人传诵大红袍
    • 12.1 历史名人谈大红袍
    • 12.2 非遗传人谈大红袍
    • 12.3 专家学者谈大红袍
    • 12.4 章节测验
大红袍百年传统与万里茶路

百年传统

民国《崇安县新志·物产·茶》记载:“清初本县茶市在下梅、星村,道、咸间下梅废而赤石兴”。下梅,武夷山古村落,是晋商在武夷山贩茶的第一码头,是晋商万里茶路的起点。“景隆号”是下梅村茶庄号,当年以此商号经营武夷茶叶,邹家以经营茶庄发家致富。星村桐木茶庄大大小小有三十余家,主要收购正山小种红茶,也有兼营武夷岩茶当时有名的茶庄如桐木庙湾的梁品记茶庄、星村的华记茶庄、永茂隆茶庄、永发茶庄等。旧时武夷茶庄的经营者有漳州、泉州、潮汕、广州、山西和本地茶商,经营历史悠久有集泉茶庄、芳茂茶商行、生源茶商行、奇苑茶庄、泉苑茶庄、继昌茶庄、广泰茶商行等。

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随着大红袍文化弘扬、传播与影响,2006年,大红袍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被确认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武夷山市政府批准王国兴、游玉琼、陈孝文、叶启桐、黄圣亮、陈德华、王顺明、刘宝顺、吴宗燕、刘国英、苏炳溪十二位为第一批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2014年在武夷山第八届海峡两岸茶博会上又评出张回春、占仕权、苏德发、周启富、刘安兴、刘德喜六位为第二批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  

《乔家大院》在央视热播

2006年初,一部反映晋商创业历程的电视剧《乔家大院》作为央视开春大戏热播大江南北,剧中主人公“到武夷山贩茶去”再次将世人的目光聚焦到武夷山和武夷山“大红袍”上,越来越多的人也纷纷主动去了解“大红袍”的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

“万里茶道”形象宣传片

2014年1月,武夷山“万里茶道”形象宣传片,简洁明晰、形象直观地向观众展示了从“万里茶道”起点武夷山开始,经江西、河南、湖南、山西等省份,穿越蒙古戈壁草原,由东向西延伸,横跨西伯利亚通往欧洲和中亚各国,抵达俄罗斯等图景。使更多的人加深了对武夷山“大红袍”文化的了解。

“大红袍”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博物馆



2014年4月18日,在“万里茶道”沿线城市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举行的贝加尔湖·国际旅游项目展会上,素有“茶中之王”美誉的中国名茶“大红袍”,被伊尔库茨克博物馆永久收藏,续写了“万里茶道”的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