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导  论  网络评论可以改变命运
    • 1.1 第一节  如何接触网络评论
    • 1.2 第二节 网络评论给你带来了什么
    • 1.3 第三节 以赛为媒点亮成长璀璨星光
  • 2 第一章  网络评论界说
    • 2.1 第一节 中央高度重视网络思政工作
    • 2.2 第二节 网络评论的概念、特点与优势
    • 2.3 第三节 发挥好网络评论的育人功能
  • 3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网络评论中的应用
    • 3.1 第一节 融入马克思主义信仰
    • 3.2 第二节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3.3 第三节 贯彻对党忠诚、人民至上的方针
  • 4 第三章 网络评论员的基本素养
    • 4.1 第一节  勤于学习
    • 4.2 第二节  保持思考
    • 4.3 第三节  坚持创作
  • 5 第四章 网络评论的要素及其应用
    • 5.1 第一节 论点
    • 5.2 第二节 论据
    • 5.3 第三节 论证
  • 6 第五章 网络评论的选题
    • 6.1 第一节 到哪里去找选题
    • 6.2 第二节 学会从现实生活中找选题
    • 6.3 第三节 好的论题应具备的条件
  • 7 第六章 网络评论的主旨
    • 7.1 第一节 立意的主攻目标
    • 7.2 第二节 思考成就深度创作
  • 8 第七章 网络评论的论证
    • 8.1 第一节 论证的含义与作用
    • 8.2 第二节 立论和驳论
    • 8.3 第三节 几种常见的推理形式
  • 9 第八章 网络评论的谋篇
    • 9.1 第一节  精心制作标题
    • 9.2 第二节  悉心写好引论
    • 9.3 第三节  苦心经营正论
    • 9.4 第四节  用心撰写结论
第二节 网络评论给你带来了什么

网络评论给您带来了什么?

【谭金山:宜昌市西陵区市场监管局干部,“宜橙乐园”骨干评论员


人生的一切美好都源于一颗澄净的心,丰盈的内心足以抵挡世间所有的不安和躁动。网评之路我认为是“弯道超车”,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收获。

对自己来说,通过网评可以更好地表达自我、分享感悟,带动更多人参与到用文字给网络热土“松土施肥”的工作中,从精神和物质上享受到创作的乐趣和回报。

其次,我觉得通过网评提升了自己的学习能力。网评不仅仅是写,而是一个学习提升的过程。在我和编辑老师、网评前辈的交流中,经常发现他们对待一个事物,时政也好,社会热点也罢,总是在不断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有何解决办法?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所以网评的作用是隐形的,一开始不会显现,但是时间久了,就会养成一种敏锐的警觉性,时刻提醒自己跳出来,思考并发声,对自身写作水平也是一种提升。

最后就是结识了一大批热爱网评、热爱生活的小伙伴,大家在一起携手并进,用纯粹的热爱滋养了生活,给自己带来积极向上的心态,让我统筹好主体工作与网评写作,合理规划零碎时间,守好内心的世外桃源,隔绝外界的风风雨雨。


方海燕:宜昌市商务局干部,首届湖北省社科联网评大赛一等奖得主

【嘉宾简介】

安徽芜湖人,硕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2022年8月正式成为人们口中从“校园门”到“机关门”的新手“小白”。偶然接触网评写作,用当下时髦的一句话打趣说,就是至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东湖评论文集】


网评于我而言,亦师亦友,无形中给我带来许多宝贵“财富”,真的是受益而不觉。

首先,写网评让我更加贴近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的最前沿,从而提升政治敏锐度和政治领悟力。现如今,网络已日趋成为舆论生成的策源地,舆论传播的集散地,舆论交锋的主阵地,网络媒体社交化、移动化、可视化倾向日益凸显,面对这些变化,我们必须主动拥抱,及时跟进,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网评写作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口。当今世界,谁掌控了互联网,谁就拥有最大的话语权。网络是重要的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环境,网民是最可依赖的力量,网评人责任就是给他们指明向善的方向。因为,只有当正能量占了上风,网络上的负能量才会失去市场,才能使我们这个社会增添更多的美好和希望。

其次,写网评也让我自己成长了很多。不论是对热点事件的把握,还是对政策理论的理解,抑或是遣词造句的精进,都因网评写作发生了“润物细无声”的变化。通过学习他人的优秀作品,不仅能把握到舆论的动向,还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积累写作观点和素材。

最后,网评还教会我勤能补拙,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有这样的体会,一开始不知道从何入手,但只要坚持下来,便会越来越得心应手,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便是笔耕不辍的勤奋的力量。在写作的路上,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小伙伴们,彼此之间的思想交流往往会碰撞出灵感与火花,大家共同进步彼此成长,撑起“网评天空”的一片晴朗。


【湖北省好网民榜样、省优秀网评作者付云:网评创作的回报既体现在物质上,也体现在精神上。

【嘉宾简介

付云,湖北省好网民榜样、省优秀网评作者。

【网评心语】网评,止于热情、坚持,臻于至善、至美。白天忙于工作,夜晚静下心来,思考人生,发现生活之美,执手中执笔,弘扬正能量,传播好声音,是我一直坚持的初心所在。

【东湖评论作者文集】

网络评论创作的回报既体现在物质上,也体现在精神上。

当你的评论发表时候,你的才能就开始进入领导的视野。

第一,物质层面就是工作职级的升迁、变动,以及工资、待遇,以及身份、地位的提升。

第二,精神层面是一种综合性提升,比如观察的敏锐力,逻辑分析能力,笔力等方面的锻炼。

第三,就是一个人综合性的成长,包括政治站位、思想境界等方面的提高。


【湖北优秀网评作者、“清江剑”主笔陈虎:向下生根 向上生长

 

【嘉宾简介

陈虎,湖北省政法领域优秀网评作者,长阳县委政法委干部,“清江时评”“长阳政法清江剑”主笔。

他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行走在村落阡陌,思索于时政与民生,几十载追逐新闻初心不改,一支笔记录时代守望相继。跳回农门,山里也能闯出一片小天地;用心书写,评论也能干出一番大作为。一身正气,披坚执锐,为国为民,侠骨柔情。你的誓言铮铮,你的赤子之心,系着家的安乐、国的和谐。

【东湖评论作者文集】

写作,其实是自己内心的一种独白,是跟灵魂深处的一种交融。

首先,要热爱写作,热爱倒逼我们去学习。

第二,听从组织召唤,用网络评论书写伟大时代的别样人生。

不断地积累,增加理论、政策等方面的知识储备。本人通过每天不断地阅读《毛泽东选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答》《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有感而发,做了大量的研究、摘抄、学习,并把感受写出来。

在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上,要锲而不舍、不断地跟进学习、不断地践行。

要按平台的要求对自己撰写的文章进行定位,主动与编辑老师沟通。


【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优秀网评员胡平先:不断成长,生命丰盈

【嘉宾简介

胡平先,兴山县特殊教育学校高级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全省优秀网评员。2020年获得中残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全国特教园丁”表彰。她热爱特教事业,关注特教发展,勤于思考,笔耕不辍,为山区特教事业撰写了大量宣传和调研文章,是湖北教育杂志优秀通讯员、荆楚网优秀通讯员,县委宣传部表彰的模范通讯员。2020年3月接触网评写作,短短一年时间取得长足进步,刊发10余篇优秀文章,作品被学习强国平台采用。

【东湖评论作者文集】


不断成长,生命丰盈,一路生花。

我记得人民日报有这样一个金句:“生活是活给自己看的,你有多大成色,世界才会给你多大脸色。”要问网评给我带来了什么,我觉得很难用一个词来概括。大概有四个层面的收获吧。

有对自我生命的丰盈,就是“成长”。我们不能控制生命的长度,但是能够提升生命的高度,拓宽生命的广度,网评就帮我实现了这样的目标,给我平凡的人生增加了亮色,给我的生命增加了成色,让我在生活中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好脸色”。比如:从近三年获得的荣誉来说,全国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奖,湖北省第十一批特级教师,荆楚网、湖北日报网优秀通讯员,宜昌市未来教育家“英才计划”,宜昌市学科带头人、宜昌名师、宜昌楷模、宜昌道德模范提名奖、兴山县拔尖人才,宜昌市教师岗位大练兵(特教组)“康复技能”一等奖,还担任了湖北省第十六运会火炬手,大部分与网评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写网评,需要及时了解国家政策,关注时政要闻,学习大量的鲜活素材。无论是埋头于科研攻关最前沿的科学家,还是扎根乡村振兴一线的青年大学毕业生,亦或是奔波于城市车流中的快递小哥,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岗位,从事不同的职业,却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建设祖国,温暖家人,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添砖加瓦。他们大部分都是不甘平庸、勇于挑战、在各行各业闪光出彩的平凡人。这些平凡人的不凡事迹,无形中滋养着我的心灵,涵养着我的精神,丰盈着我的生命,给我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而网评则如神奇的“兴奋剂”,让我每天哪怕只睡三、四个小时,也从没有困意。就这样,网评像一束温暖的光,照进我生命的深处,让我的世界亮堂堂的。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也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只坚持走好自己选择的路。久而久之,我的心里开满了自信、阳光、乐观、向上的花朵。这些花朵,枝繁叶茂,芬芳四溢,让我一天有一天的成长快乐,一年有一年的积淀惊喜,这是精神层面的丰盈、收获和成长。

有对我从事行业、对我的同伴和学生的滋养。我是一名特教教师,我了解特教教师的成长需要什么,也明白残障孩子的生存、生活、学习现状,我为特殊教育、残障孩子发声,我的呼吁也得到了不同层面的关注和回应。各种志愿团队、爱心团体时常走进学校,开展关爱教师、关爱学生的志愿服务。比如兴山县发改局、兴山县青少年宫、兴山县自来水公司、小蜜蜂志愿服务队常年走进学校开展联谊活动,捐款捐物,关心师生的生活,为教师坚守特殊教育事业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为残障孩子及家庭带来温暖和希望。当然,更多的是大家更了解、支持、包容、理解这个特殊的群体,对他们高看一眼,厚爱三分,为他们将来毕业后步入社会、自强自立营造了和谐的环境。

还有因为网评带来的意外的物质奖励。比如,我参加孝南首届网评大赛获得二等奖,参加孝昌网评大赛获得三等奖,参加湖北省应急厅的网评大赛获得优秀奖。用网评思维写成的《乡村小丫逆袭记》,参加了劲酒公司70周年征文大赛,获得特等奖,赢得了万元奖金,等等,这些都是之前根本没有想到的事情。看看,写网评,不仅能够改变思维方式,增加生命厚度,还能获得各种评论大赛的奖金,何乐而不为呢?

第四个层面,因为在网评赛道上坚持前行,我的努力不断被看见。这个世界回报给我“好脸色”。比如,县委宣传部、教育系统、农业农村局、县司法局、南阳镇等机关单位纷纷邀请我去分享网评写作经验,我还被县司法局聘为“网络宣传达人”。我非常惊喜地发现,因为网评,自己由一名“追光者”逐渐成长为“发光体”,不仅仅思维更开阔,思路更灵活,通过我的发声,让各级领导、社会各界越来越了解特殊教育这个小众职业,而且也带动了更多的小伙伴加入网评创作队伍,体验网评创作的乐趣,一路追光,一路成长,通过不懈努力遇见了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