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课程介绍
    • 1.1 课程介绍
  • 2 导言
    • 2.1 学习目的与要求
    • 2.2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
    • 2.3 如何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和主线?
    • 2.4 怎样才能学好中国近现代史?
    • 2.5 学习课程的基本要求
    • 2.6 分享读史经历
    • 2.7 红色文化教学资源库
      • 2.7.1 红色经典文献
      • 2.7.2 红色文化案例
      • 2.7.3 红色文化视频
  • 3 专题一 民族之殇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是如何提出的?
    • 3.1 学习目的与要求
    • 3.2 古代中国的强盛
    • 3.3 中国的自我封闭与西方的对外扩张
    • 3.4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3.5 中华民族复兴任务的提出
    • 3.6 讨论题:近代“西力东侵”与“西学东渐”究竟是什么关系?
    • 3.7 红色文化教学资源库
      • 3.7.1 红色经典文献
      • 3.7.2 红色文化案例
      • 3.7.3 红色文化视频
    • 3.8 专题一 章节测试
  • 4 专题二 救亡之难——五四之前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为何失败?(1)
    • 4.1 学习目的与要求
    • 4.2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意义和失败原因、教训
    • 4.3 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原因、教训
    • 4.4 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原因、教训
    • 4.5 讨论题:从“中体西用”思想看洋务运动的局限
    • 4.6 红色文化教学资源库
    • 4.7 红色经典文献
    • 4.8 红色文化案例
    • 4.9 红色文化视频
    • 4.10 专题复习
  • 5 救亡之难——五四之前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为何失败?(2)
    • 5.1 辛亥革命前夜的复杂危机和统治者自救的失败
    • 5.2 辛亥革命是一场完整意义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
    • 5.3 共和政体的病变与辛亥革命的失败
    • 5.4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分析
    • 5.5 在线教学视频
    • 5.6 讨论题:辛亥革命是不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 5.7 红色文化教学资源库
      • 5.7.1 红色经典文献
      • 5.7.2 红色文化案例
      • 5.7.3 红色文化视频
    • 5.8 专题二 章节测试
  • 6 小结与拓展
    • 6.1 小结
    • 6.2 史观评述-警惕历史虚无主义
    • 6.3 历史影片赏析-复兴之路
    • 6.4 历史人物评析
    • 6.5 专题讨论
  • 7 专题三:建党伟业——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1)
    • 7.1 学习目的与要求
    • 7.2 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 7.3 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群体的三种类型以及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
    • 7.4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
    • 7.5 在线教学视频
    • 7.6 讨论题:谈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关系
    • 7.7 红色文化教学资源库
      • 7.7.1 红色经典文献
      • 7.7.2 红色文化案例
      • 7.7.3 红色文化视频
    • 7.8 专题复习
  • 8 专题三:建党伟业——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2)
    • 8.1 学习目的与要求
    • 8.2 20 世纪的中国为什么需要马克思主义?
    • 8.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 8.4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对民主革命的初步探索
    • 8.5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国民革命的兴起
    • 8.6 北伐战争与国民革命的失败
    • 8.7 讨论题:谈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面貌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 8.8 在线教学视频
    • 8.9 红色文化教学资源库
      • 8.9.1 红色经典文献
      • 8.9.2 红色文化案例
      • 8.9.3 红色文化视频
    • 8.10 专题三 章节测试
  • 9 专题四:革命之艰——中国革命新道路是怎样开辟的?
    • 9.1 学习目的与要求
    • 9.2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及其统治实质
    • 9.3 土地革命战争的广泛兴起
    • 9.4 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探索
    • 9.5 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主要内涵和历史意义
    • 9.6 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与长征的成功战略转移
    • 9.7 在线教学视频
    • 9.8 讨论题:谈谈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何重要意义 ?
    • 9.9 红色文化教学资源库
      • 9.9.1 红色经典文献
      • 9.9.2 红色文化案例
      • 9.9.3 红色文化视频
    • 9.10 专题四  章节测试
  • 10 专题五:中流砥柱——中华民族为何能够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1)
    • 10.1 学习目的与要求
    • 10.2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 10.3 抗日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 10.4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正义性、全民性和国际性
    • 10.5 在线教学视频
    • 10.6 讨论题: 谈谈你对日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了解。
    • 10.7 红色文化教学资源库
      • 10.7.1 红色经典文献
      • 10.7.2 红色文化案例
      • 10.7.3 红色文化视频
  • 11 专题五:中流砥柱——中华民族为何能够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2)
    • 11.1 学习目的与要求
    • 11.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11.3 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方针
    • 11.4 敌后抗日游击队
    • 11.5 国统区抗日民主运动
    • 11.6 在线教学视频
    • 11.7 讨论题:抗日游击战为什么行?
    • 11.8 红色文化教学资源库
      • 11.8.1 红色文化文献
      • 11.8.2 红色文化案例
      • 11.8.3 红色文化视频
    • 11.9 专题五 章节测试
  • 12 专题六:民心所向——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以弱胜强、赢得解放战争?
    • 12.1 学习目的与要求
    • 12.2 抗战胜利后的时局
    • 12.3 国民党政权陷入全面包围之中
    • 12.4 “第三条道路”幻想的破灭
    • 12.5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 12.6 在线教学视频
    • 12.7 讨论题: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的攻守之势何以迅速改变?
    • 12.8 红色文化教学资源库
      • 12.8.1 红色经典文献
      • 12.8.2 红色文化案例
      • 12.8.3 红色文化视频
    • 12.9 专题六 章节测试
  • 13 专题七   道路之思——中国人民为何要走社会主义道路?(1)
    • 13.1 学习目的与要求
    • 13.2 教学案例1: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在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工作中的历史作用
    • 13.3 教学案例2:刘青山、张子善案件
    • 13.4 教学案例3:“五反”斗争定案处理的原则
    • 13.5 教学案例4:周恩来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13.6 教学案例5:同仁堂的新生
    • 13.7 教学案例6: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 13.8 在线教学视频
  • 14 专题七:道路之思——中国人民为何要走社会主义道路?(2)
    • 14.1 学习目的与要求
    • 14.2 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立
    • 14.3 两把老剪刀的故事
    • 14.4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
    • 14.5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
    • 14.6 在线教学视频
    • 14.7 专题七 章节测试
  • 15 专题八:改革之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如何成功开辟的?
    • 15.1 红色文化教学资源库
      • 15.1.1 红色经典文献
      • 15.1.2 红色文化案例
      • 15.1.3 红色文化视频
      • 15.1.4 专题八 章节测试
  • 16 专题九:信念之力——怎样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历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 16.1 学习目的与要求
    • 16.2 中国人民是如何站起来的
    • 16.3 中国人民是如何富起来的
    • 16.4 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 16.5 在线教学视频
    • 16.6 讨论题:当代大学生如何继承优良传统,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 16.7 红色文化教学资源库
      • 16.7.1 红色经典文献
      • 16.7.2 红色文化案例
      • 16.7.3 红色文化视频
    • 16.8 专题九 章节测试
  • 17 期末复习测试
    • 17.1 综合复习一
    • 17.2 综合复习二
    • 17.3 综合复习三
    • 17.4 综合复习四
    • 17.5 综合复习五
    • 17.6 第一次期末复习
    • 17.7 第二次期末复习
    • 17.8 第三次期末复习
    • 17.9 第四次期末复习
    • 17.10 期末复习20222-2023学年下
  • 18 线上学习
    • 18.1 线上学习1
    • 18.2 线上学习2
    • 18.3 线上学习3
    • 18.4 线上学习4
学习课程的基本要求
  • 1 教学内容
  • 2 课件

学习课程的基本要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集历史性、理论性、教育性、知识性、政治性、科学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中规定的高校本科学生必修课程。

本门课程要求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内在规律,在正确了解国史、国情的前提下,确立并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把自己锻造成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一)掌握特点


1.该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而非纯粹的历史课。


2.“史纲”:以时间为纬,以各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纬经织成“纲”。


3.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混合式教学


4.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


5.考核方式为考试,成绩评定方法:总评成绩=过程性考核成绩×30%+实践考核成绩×20%+终结性考核成绩×50%。


(二)掌握知识


1.“史纲”涉及到的时间、事件、人物等


2.从历史实践分析得来的理性结论


3.掌握学习方法


(三)本门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方法:总评成绩=过程性考核成绩×30%+实践考核成绩×20%+终结性考核成绩×50%。


(一)过程性考核


过程性考核由出勤、课堂活动和阶段性测试构成,成绩评定细则具体见下表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占比(%

出勤

全勤计20分,旷课1次扣5分(旷课3次以上平时成绩认定不及格;5次以上取消考试资格),迟到、早退1次扣3分,请假不扣分(需出示学工处盖章的请假条)。

20

课堂活动

采用加减分制度。以20分为基准分,按加减分项进行计算,最高为40分。加分项包括:回答问题,1-2/次;参与课堂特色活动,如线上讨论、问卷填写、检测、课堂辩论及宣讲等,1-3/次;课堂笔记,3-5分(最后一周对本门课程的笔记情况进行整体评价)等;减分项包括:上课玩手机、讲小话或是做与本课程无关事情,2/次;上课睡觉、吃东西,3/次;扰乱课堂秩序,5/次。

40

阶段性测试

15-16周进行超星学习通线上检测,总分40分。

40


 


(二)实践考核


实践考核由研究性学习报告成绩和以PPT完成成果展示的成绩两部分构成,成绩评定细则具体见下表。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占比(%

研究性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5人,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根据小组上交的研究性学习报告的质量进行打分,以百分制计分。(具体研究内容待省厅比赛方案公布)

50

“追寻红色足迹,重温红色岁月”主题活动

每位学生自行选择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进行实地参观,并上交一份电子版心得体会或报告,要求字数1000字以上,并附上参观的图片。(标题小二,黑体,正文字体,小四,宋体,行距1.5倍)教师根据心得体会或是报告的质量进行打分,以百分制计分。

50


 


(三)终结性考核


考核形式:考试


期末考试成绩构成:标准化模块×50%+非标准化模块×50%


期末考试用时:标准化模块40分钟+非标准化模块80分钟


期末考试形式:标准化模块闭卷+非标准化模块开卷


标准化模块(闭卷):单选题、多选题,主要考察学生掌握和理解基本知识的能力


非标准化模块(开卷):材料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