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绪论
    • 1.1 水资源与水循环
    • 1.2 水污染及水质标准
    • 1.3 水处理方法和处理工艺简介
    • 1.4 作业
  • 2 水的物理处理
    • 2.1 格栅
    • 2.2 沉淀
    • 2.3 气浮
    • 2.4 过滤
    • 2.5 作业
  • 3 生物处理
    • 3.1 废水可生化性原理及其判别
    • 3.2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活性污泥法
    • 3.3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生物膜法
    • 3.4 厌氧生物处理工艺
    • 3.5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 3.6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
    • 3.7 作业
  • 4 化学处理
    • 4.1 混凝
    • 4.2 中和
    • 4.3 消毒
    • 4.4 氧化还原
    • 4.5 作业
  • 5 其他重要的处理方法
    • 5.1 吸附
    • 5.2 离子交换
    • 5.3 膜技术
    • 5.4 萃取
    • 5.5 作业
  • 6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 6.1 概述
    • 6.2 污泥的浓缩工艺
    • 6.3 污泥的调理、脱水与干化
    • 6.4 污泥的消化
    • 6.5 作业
  • 7 实验
    • 7.1 混凝
    • 7.2 活性污泥控制系统和SBR实验、
    • 7.3 加压容器气浮实验、
    • 7.4 离子交换软化实验、
    • 7.5 吸附实验1
    • 7.6 吸附实验2
概述




栅渣格栅或滤网,呈垃圾状,量少,易处理和处置
浮渣上浮渣和气浮池,可能多含油脂等,量少
沉砂池沉渣沉砂池,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量少
初沉污泥初沉池,以无机物为主,数量较大,易腐化发臭,可能含有虫卵和病变菌,是污泥处理的主要对象
二沉污泥二沉池,剩余的活性污泥,有机物质,含水率高,易腐化发臭,难脱水,是污泥处理的主要对象


◆ 含水率与含固率 ◆

含水率是污泥中含水量的百分数;含固率则是污泥中固体或干污泥含量的百分数;湿泥量与含固率的乘积就是污泥量;含水率降低(即含固量提高)将大大降低湿泥量(即污泥体积);含水率发生变化时,可近似计算湿污泥的体积;通常:含水率> 85%,污泥呈流状;65~85%,污泥呈塑态;< 65%,呈固态。

◆ 挥发性固体 ◆

挥发性固体即VSS,通常用于表示污泥中的有机物的量;有机物含量越高,污泥的稳定性就更差。

◆ 有毒有害物质 ◆

污泥含有一定量的N(4%)、P(2.5%)和K(0.5%),有一定肥效;污泥含有病菌、病毒、寄生虫卵等,在施用之前应有必要的处理;

◆ 脱水性能 ◆

污泥的脱水性能与污泥性质、调理方法及条件等有关,还与脱水机械种类有关。在污泥脱水前进行强处理,改变污泥粒子的物化性质,破坏其胶体结构,减少其与水的亲和力,从而改善脱水性能,这一过程称为污泥的调理或调质。常用污泥过滤比阻抗值(r)和污泥毛细管吸水时间(CST)、脱水时间来评价污泥的脱水性能。


游离水(又称间隙水):存在于污泥颗粒间隙中的水,约占污泥水份的70%左右,一般可借助中心或离心力分离:

毛细水:存在污泥颗粒间的毛细管中,约占20%,需要更大的外力;

内部水:存在于污泥颗粒内部(包括细胞内的水)

附着水:粘附于颗粒或细胞表面的水

污泥处理方法的选择常取决于污泥的含水率和最终处理的方式。

污泥的最终出路主要是部分或全部利用或以某种再返回自然环境中去;

污泥的利用:主要是农业上的利用

污泥的最终处置方法:填埋、焚烧、海洋投放、地下投放等

填埋:必要的前处理、稳定化处理;

焚烧:大幅度减容、灭菌、尾气处理、运行费用贵;

海洋投放:地下洞穴、废矿、深井中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