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马广强、孙昊鑫、徐洪波、廖永翠、万红娇

目录

  • 1 第一篇 医学免疫学--  绪论
    • 1.1 电子教材  医学免疫学绪论
    • 1.2 第一课时 免疫的概念、功能。
    • 1.3 第二课时 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 1.4 案例--超级人类
    • 1.5 章节测试
  • 2 第二单元 抗原
    • 2.1 电子教材 抗原
    • 2.2 第一课时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 2.3 第二课时 抗原的特异性
    • 2.4 第三课时 抗原的分类
    • 2.5 章节测试
  • 3 第三单元 抗体
    • 3.1 电子教材 抗体
    • 3.2 第一课时 抗体及其结构
    • 3.3 第二课时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 3.4 第三课时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作用
    • 3.5 案例--生物导弹
    • 3.6 章节测试
  • 4 第四单元 补体系统
    • 4.1 电子教材 补体系统
    • 4.2 第一课时 概述
    • 4.3 第二课时 补体系统的激活
    • 4.4 第三课时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 4.5 案例教学--青春痘成长日记
    • 4.6 章节测试
  • 5 第五单元 细胞因子
    • 5.1 电子教材 细胞因子
    • 5.2 第一课时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 5.3 第二课时 分类
    • 5.4 案例--细胞因子的释放
    • 5.5 章节测试
  • 6 第六单元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 6.1 电子教材 MHC
    • 6.2 第一课时  什么是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 6.3 第二课时 HLA抗原的分子结构及特点
    • 6.4 第三课时 HLA与医学实践
    • 6.5 章节测试
  • 7 第七单元 免疫细胞
    • 7.1 电子教材 免疫细胞
    • 7.2 第一课时   免疫器官
    • 7.3 第二课时 免疫细胞
    • 7.4 案例教学:巨噬细胞追杀细菌
    • 7.5 章节测试
  • 8 第八单元 免疫应答及其调节
    • 8.1 电子教材 免疫应答
    • 8.2 第一课时 概述
    • 8.3 第二课时 抗原提呈
    • 8.4 第三课时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 8.5 第四课时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 8.6 案例---抗流感的免疫应答过程
    • 8.7 章节测试
  • 9 第九单元 超敏反应
    • 9.1 电子教材 超敏反应
    • 9.2 第一课时 I型超敏反应
    • 9.3 第二课时 II型超敏反应
    • 9.4 第三课时 III型超敏反应
    • 9.5 第四课时 IV型超敏反应
    • 9.6 案例教学 超敏反应的治疗与预防
    • 9.7 章节测试
  • 10 第十单元 免疫学应用
    • 10.1 电子教材 免疫学应用
    • 10.2 第一课时 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检测
    • 10.3 第二课时 免疫预防
    • 10.4 案例教学-ELISA 检测
    • 10.5 章节测试
  • 11 医学微生物绪论
    • 11.1 电子教材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
    • 11.2 微生物概论
  • 12 第二篇 医学微生物学
    • 12.1 电子教材 细菌学总论
    • 12.2 第一课时 细菌的形态
    • 12.3 第二课时 细菌的结构
    • 12.4 案例--鞭毛的运动
    • 12.5 章节测试
  • 13 第十二单元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 13.1 电子教材 细菌的生理
    • 13.2 第一课时 细菌的代谢
    • 13.3 第二课时 细菌的生长繁殖
    • 13.4 第三课时 细菌的人工培养
    • 13.5 章节测试
  • 14 第十三单元 细菌的分布与致病
    • 14.1 第一课时 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
  • 15 第十四单元 人体的微生物环境
    • 15.1 第一课时 正常微生物群
    • 15.2 第二课时 人体微生物群的生理意义
    • 15.3 第三课时 微生态失调
    • 15.4 章节测试
  • 16 第十五单元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 16.1 第一课时 感染的定义及意义
    • 16.2 第二课时 感染的类型及影响感染的因素
    • 16.3 第三课时 细菌性感染
    • 16.4 章节测试
  • 17 第十六单元   消毒与灭菌
    • 17.1 电子教材 消毒与灭菌
    • 17.2 第一课时 物理控制方法
    • 17.3 第二课时 化学消毒灭菌法
    • 17.4 第三课时 生物安全
    • 17.5 章节测试
  • 18 第十七单元 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18.1 电子教材 遗传与变异
    • 18.2 第一课时  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 18.3 电子教材 噬菌体
    • 18.4 第二课时 噬菌体
    • 18.5 第三课时 基因突变及其分子机制
    • 18.6 章节测试
  • 19 第十八章 常见病原性细菌
    • 19.1 第一课时  球菌
    • 19.2 第二课时 肠道杆菌
    • 19.3 第三课时 厌氧性细菌
    • 19.4 第四课时 分枝杆菌属
    • 19.5 其它原核生物
    • 19.6 章节测试
  • 20 第十九单元 真菌学
    • 20.1 电子教材 真菌学概论
    • 20.2 第一课时  真菌概论
    • 20.3 第二课时 常见致病真菌
    • 20.4 章节测试
  • 21 第二十单元  病毒学
    • 21.1 电子教材 病毒学
    • 21.2 第一课时 病毒学概论
    • 21.3 第二课时 流感病毒
    • 21.4 第三课时 肝炎病毒
    • 21.5 第三课时 HIV
    • 21.6 第四课时 疱疹病毒
    • 21.7 第五课时狂犬病毒
    • 21.8 课外学习 埃博拉病毒
    • 21.9 章节测试
  • 22 第三篇 医学寄生虫学
    • 22.1 电子教材 寄生虫概论
    • 22.2 第一课时 绪论
    • 22.3 章节测试
  • 23 第一章 线虫
    • 23.1 电子教材 医学蠕虫
    • 23.2 医学蠕虫与线虫概述
  • 24 第二章 吸虫
    • 24.1 电子教材 吸虫
    • 24.2 吸虫
  • 25 第三章 绦虫
    • 25.1 电子教材 绦虫
    • 25.2 绦虫
    • 25.3 医学原虫
  • 26 实验教学内容
    • 26.1 实验准备工作
      • 26.1.1 实验一  细菌的 分离纯化实验
    • 26.2 实验二 革兰氏染色实验
    • 26.3 实验三  药敏实验
    • 26.4 实验四 紫外杀菌实验
    • 26.5 实验五 细菌接种实验
    • 26.6 免疫学实验
    • 26.7 寄生虫实验
    • 26.8 真菌形态学观察
第三课时 HIV


四、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艾滋病)的病原体。自1983年分离出HIV以来,艾滋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全世界感染人数以每年以数百万的速度递增。我国也已进入HIV传播的快速增长期。

 

(一)、生物学特性

 HIV为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感染人类的HIV有HIV-1和HIV-2两种类型,其核苷酸序列相差可超过40%。世界各地流行的主要是HIV-1型,HIV-2型主要在非洲西部地区流行。

1.  形态与结构

HIV呈球形,直径约100 ~120 nm,核心为两条相同的单股正链RNA,并含有逆转录酶。病毒有双层衣壳,内层主要是P24衣壳蛋白,外层为P17内膜蛋白。最外层是脂质双层包膜。包膜中嵌有两种病毒糖蛋白(gp120和gp41),前者构成刺突,后者为跨膜蛋白(图9-3)。

2.病毒的复制

HIV病毒体表面的gpl20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CD4分子结合,经跨膜糖蛋白(gp41)介导与宿主细胞膜融合后,核衣壳进入细胞,脱壳,释放出来的RNA作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经逆向转录产生互补的负链DNA,再形成双链DNA。在病毒整合酶的作用下,病毒的基因组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形成前病毒。当各种因素刺激前病毒活化而进行自身转录时,由病毒DNA转录形成子代病毒RNA和mRNA,后者在细胞的核蛋白体上翻译出子代病毒蛋白。再将RNA和衣壳蛋白装配成核衣壳。核衣壳以出芽方式从宿主细胞膜上获得包膜,形成完整的子代病毒并释放到细胞外。

3.培养特性

在体外,HIV能感染CD4+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实验室中常用新鲜分离的正常人T细胞或用患者自身分离的T细胞培养。HIV亦可在某些T细胞株(H9、CEM)中增殖、感染后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培养液中可检测到反转录酶活性,在培养细胞中可查到病毒的抗原。恒河猴及黑猩猩可作为HIV感染的动物模型,但其感染过程与产生的症状与人类不同。

4.抵抗力

HIV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含病毒的液体或血清56℃加热10分钟即可被灭活。0.2%次氯酸钠、0.1%漂白粉、70%乙醇、50%乙醚、0.3%过氧化氢或0.5%来苏处理5分钟均可灭活病毒。冻干的血制品需68℃加热72小时才能保证污染病毒的灭活。病毒在室温(20℃~22℃)也可保存活力达7天。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传染源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HIV携带者和和艾滋病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从其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唾液、脑脊液、骨髓、皮肤及中枢神经组织等标本中,均可分离到病毒。HIV主要传播方式有三种

1.性接触传播:包括同性或异性间的性行为。

2.接触污染的血液及血制品传播:包括输注含有HIV的全血或血制品,移植感染者的组织器官或骨髓,人工授精,使用污染HIV的医疗器械等。

3.母婴垂直传播:包括经胎盘、产道或哺乳等方式。

(二)致病机制

HIV有嗜细胞性,主要感染表面具有CD4分子的细胞,包括CD4+T细胞和巨噬细胞系统。当HIV感染CD4+细胞时,病毒包膜上的gp120与CD4分子结合,再与辅助受体(趋化因子受体)结合,引起包膜蛋白的构形改变,影响融合蛋白gp41,促进病毒包膜和细胞膜融合,使HIV进入细胞。

 HIV主要侵犯CD4+T细胞,病毒的增殖影响了细胞的正常代谢,诱发形成多核巨细胞,最后导致细胞的死亡;受感染的T细胞表面出现新的抗原,成为靶细胞,可被细胞毒性的T细胞直接杀伤。此外,HIV作为超抗原激活大量CD4+T细胞,也是导致细胞死亡的原因。CD4+T的大量减少,导致了机体免疫缺陷,包括细胞免疫缺陷和体液免疫缺陷。HIV感染巨噬细胞系统,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使其成为储存和运送HIV的主要细胞,有利于病毒的扩散。同时,感染HIV的巨噬细胞也丧失了吞噬及提呈抗原、诱发免疫应答的能力。

HIV感染的临床过程可分为急性感染期、临床潜伏期、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期和免疫缺陷期(AIDS)四个时期。

1.急性感染期:感染后2~4周,感染者可出现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皮肤斑丘疹和黏膜溃疡等自限性症状。此期可检测到HIV抗体,CD4+T细胞正常。

2.临床潜伏期:急性期后约两周,症状自动消退,进入潜伏期。潜伏期可持续十年左右。病人一般无临床症状,外周血中HIV含量很低或不能检出。

3.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期: HIV开始大量复制并造成免疫系统进行损伤。病毒广泛向淋巴组织播散,临床病人持续性感染,全身性淋巴腺病。临床上可表现为全身淋巴结肿大、持续低热、盗汗、体重减轻、腹泻等。此期患者血清中虽有抗HIV抗体,但不能清除病毒。

4.免疫缺陷期:即典型艾滋病期。HIV感染所致免疫损害的特点是以CD4+T细胞缺损和功能障碍为中心的严重免疫缺陷,主要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体液免疫功能异常和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等。病人血液中可检出大量HIV,CD4+T细胞数量明显下降,表现为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患者免疫力低下,导致条件致病菌感染和恶性肿瘤的发生。较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感染如白色念珠菌、假丝酵母菌、结核分支杆菌、李斯特菌、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等。原虫感染如卡氏肺囊虫、隐孢子虫等。AIDS相关的肿瘤有Kaposi肉瘤,恶性淋巴瘤等。

(三)HIV感染的免疫应答

针对HIV的感染,机体可产生高滴度的抗HIV蛋白的抗体,如包膜蛋白抗体、核心蛋白抗体等。这些抗体在感染的急性期有一定作用,可降低血清中HIV的含量,但不能清除病毒。感染者可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细胞毒T细胞能直接杀伤HIV感染的靶细胞,但这种免疫力随着病程的发展而下降。病毒包膜糖蛋白抗原性的变异,使病毒逃避免疫清除作用。HIV感染最终使机体丧失免疫应答的能力。

 

(三)、微生物学检查

HIV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法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测定抗体,是目前常应用的方法;另一类是测定病毒及其组分。

 1.抗HIV抗体检测

抗HIV抗体检测用于HIV感染的常规初筛检测及献血员筛选。主要的方法有ELISA、RIA、蛋白质印迹试验。蛋白质印迹试验能分别检测出针对各种HIV抗原的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ELISA法高,是HIV血清学检测中最常用的确证性试验。RIA是用放射性核素标记HIV蛋白检测抗HIV抗体,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也用做确证性试验。

2.测定病毒及其组分

(1).病毒分离:分离出HIV是感染最直接的证据。将患者淋巴细胞与非患者淋巴细胞等量混合,经1~2周培养后,培养上清液中可检测到逆转录酶活性,或可测到p24抗原。4周后,培养细胞出现CPE,融合细胞为特征性病变细胞。

(2).核酸或抗原检测  常用反转录聚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HIV核酸,既可用于诊断,亦可用监测H1V慢性感染者的病情发展、评价抗H1V药物治疗效果。利用已知抗体和ELISA检测外周血中游离的p24抗原,用于急性HIV感染的诊断。

 

(四)、防治原则

 

目前尚无特异性预防HIV感染的方法,疫苗正在研制中。世界各国都已采取控制HIV传播的综合措施,如①建立HIV感染的监测系统,掌握流行动态;②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普及AIDS的知识;③严格筛查献血员,确保输血和血液制品的安全;④提倡安全的性生活;⑤防止通过注射、穿刺、内窥镜等引起的医源性感染等。

对HIV感染的治疗,目前使用多种药物综合疗法,如蛋白抑制剂英迪纳瓦、核苷类、拉米夫丁和叠氮胸苷组成的三联疗法等,临床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