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马广强、孙昊鑫、徐洪波、廖永翠、万红娇

目录

  • 1 第一篇 医学免疫学--  绪论
    • 1.1 电子教材  医学免疫学绪论
    • 1.2 第一课时 免疫的概念、功能。
    • 1.3 第二课时 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 1.4 案例--超级人类
    • 1.5 章节测试
  • 2 第二单元 抗原
    • 2.1 电子教材 抗原
    • 2.2 第一课时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 2.3 第二课时 抗原的特异性
    • 2.4 第三课时 抗原的分类
    • 2.5 章节测试
  • 3 第三单元 抗体
    • 3.1 电子教材 抗体
    • 3.2 第一课时 抗体及其结构
    • 3.3 第二课时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 3.4 第三课时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作用
    • 3.5 案例--生物导弹
    • 3.6 章节测试
  • 4 第四单元 补体系统
    • 4.1 电子教材 补体系统
    • 4.2 第一课时 概述
    • 4.3 第二课时 补体系统的激活
    • 4.4 第三课时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 4.5 案例教学--青春痘成长日记
    • 4.6 章节测试
  • 5 第五单元 细胞因子
    • 5.1 电子教材 细胞因子
    • 5.2 第一课时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 5.3 第二课时 分类
    • 5.4 案例--细胞因子的释放
    • 5.5 章节测试
  • 6 第六单元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 6.1 电子教材 MHC
    • 6.2 第一课时  什么是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 6.3 第二课时 HLA抗原的分子结构及特点
    • 6.4 第三课时 HLA与医学实践
    • 6.5 章节测试
  • 7 第七单元 免疫细胞
    • 7.1 电子教材 免疫细胞
    • 7.2 第一课时   免疫器官
    • 7.3 第二课时 免疫细胞
    • 7.4 案例教学:巨噬细胞追杀细菌
    • 7.5 章节测试
  • 8 第八单元 免疫应答及其调节
    • 8.1 电子教材 免疫应答
    • 8.2 第一课时 概述
    • 8.3 第二课时 抗原提呈
    • 8.4 第三课时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 8.5 第四课时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 8.6 案例---抗流感的免疫应答过程
    • 8.7 章节测试
  • 9 第九单元 超敏反应
    • 9.1 电子教材 超敏反应
    • 9.2 第一课时 I型超敏反应
    • 9.3 第二课时 II型超敏反应
    • 9.4 第三课时 III型超敏反应
    • 9.5 第四课时 IV型超敏反应
    • 9.6 案例教学 超敏反应的治疗与预防
    • 9.7 章节测试
  • 10 第十单元 免疫学应用
    • 10.1 电子教材 免疫学应用
    • 10.2 第一课时 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检测
    • 10.3 第二课时 免疫预防
    • 10.4 案例教学-ELISA 检测
    • 10.5 章节测试
  • 11 医学微生物绪论
    • 11.1 电子教材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
    • 11.2 微生物概论
  • 12 第二篇 医学微生物学
    • 12.1 电子教材 细菌学总论
    • 12.2 第一课时 细菌的形态
    • 12.3 第二课时 细菌的结构
    • 12.4 案例--鞭毛的运动
    • 12.5 章节测试
  • 13 第十二单元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 13.1 电子教材 细菌的生理
    • 13.2 第一课时 细菌的代谢
    • 13.3 第二课时 细菌的生长繁殖
    • 13.4 第三课时 细菌的人工培养
    • 13.5 章节测试
  • 14 第十三单元 细菌的分布与致病
    • 14.1 第一课时 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
  • 15 第十四单元 人体的微生物环境
    • 15.1 第一课时 正常微生物群
    • 15.2 第二课时 人体微生物群的生理意义
    • 15.3 第三课时 微生态失调
    • 15.4 章节测试
  • 16 第十五单元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 16.1 第一课时 感染的定义及意义
    • 16.2 第二课时 感染的类型及影响感染的因素
    • 16.3 第三课时 细菌性感染
    • 16.4 章节测试
  • 17 第十六单元   消毒与灭菌
    • 17.1 电子教材 消毒与灭菌
    • 17.2 第一课时 物理控制方法
    • 17.3 第二课时 化学消毒灭菌法
    • 17.4 第三课时 生物安全
    • 17.5 章节测试
  • 18 第十七单元 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18.1 电子教材 遗传与变异
    • 18.2 第一课时  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 18.3 电子教材 噬菌体
    • 18.4 第二课时 噬菌体
    • 18.5 第三课时 基因突变及其分子机制
    • 18.6 章节测试
  • 19 第十八章 常见病原性细菌
    • 19.1 第一课时  球菌
    • 19.2 第二课时 肠道杆菌
    • 19.3 第三课时 厌氧性细菌
    • 19.4 第四课时 分枝杆菌属
    • 19.5 其它原核生物
    • 19.6 章节测试
  • 20 第十九单元 真菌学
    • 20.1 电子教材 真菌学概论
    • 20.2 第一课时  真菌概论
    • 20.3 第二课时 常见致病真菌
    • 20.4 章节测试
  • 21 第二十单元  病毒学
    • 21.1 电子教材 病毒学
    • 21.2 第一课时 病毒学概论
    • 21.3 第二课时 流感病毒
    • 21.4 第三课时 肝炎病毒
    • 21.5 第三课时 HIV
    • 21.6 第四课时 疱疹病毒
    • 21.7 第五课时狂犬病毒
    • 21.8 课外学习 埃博拉病毒
    • 21.9 章节测试
  • 22 第三篇 医学寄生虫学
    • 22.1 电子教材 寄生虫概论
    • 22.2 第一课时 绪论
    • 22.3 章节测试
  • 23 第一章 线虫
    • 23.1 电子教材 医学蠕虫
    • 23.2 医学蠕虫与线虫概述
  • 24 第二章 吸虫
    • 24.1 电子教材 吸虫
    • 24.2 吸虫
  • 25 第三章 绦虫
    • 25.1 电子教材 绦虫
    • 25.2 绦虫
    • 25.3 医学原虫
  • 26 实验教学内容
    • 26.1 实验准备工作
      • 26.1.1 实验一  细菌的 分离纯化实验
    • 26.2 实验二 革兰氏染色实验
    • 26.3 实验三  药敏实验
    • 26.4 实验四 紫外杀菌实验
    • 26.5 实验五 细菌接种实验
    • 26.6 免疫学实验
    • 26.7 寄生虫实验
    • 26.8 真菌形态学观察
第三课时 细菌的人工培养

 

三、细菌的人工培养

不同种类的原核微生物对营养、环境条件等的需求不同,进行人工培养时,要根据其种类选择适当的培养方法与培养基。

(一)细菌培养技术

普通细菌一般以培养基进行人工培养,根据不同培养对象和不同培养目的,选用不同的接种和培养方法。常用的有分离培养和纯培养两种方法。已接种标本或细菌的培养基置于合适的气体环境,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置于空气中即可,专性厌氧菌须在无游离氧的环境中培养。多数细菌在代谢过程中需要CO2,但分解糖类时产生的CO2已足够其所需,且空气中还有微量CO2,不必额外补充。只有少数菌如布鲁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等,初次分离培养时必须在5%~10% CO2环境中才能生长。

(二)常用培养基

培养基(culture medium)是根据细菌生长繁殖的需要,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营养物制品。培养基本身必须无菌,pH一般为7.2~7.6,对少数细菌按其生长要求调整pH为偏酸或偏碱。培养基按其用途和组成可分为以下几类:

1.基础培养基(basal medium):含有一般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最基本营养成分。如肉浸液、肉膏汤,其组成为肉膏、蛋白胨、氯化钠和水。

2.营养培养基(nutrient medium):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某些特殊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血液、血清、动物腹腔液、酵母浸膏、生长因子等),以满足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生长。最常用的营养培养基是血琼脂平板。

3.选择培养基(selective medium):利用细菌对某些化学物质的敏感性不同,在培养基中加入该物质,以抑制混杂细菌,筛选出目标菌。如用于肠道病原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分离的S-S培养基。

4.鉴别培养基(differential medium):给培养基中加入某些底物和指示剂,使细菌培养后出现某种肉眼可见的特征性变化,用以鉴别细菌。如无糖基础培养基(蛋白胨水)、醋酸铅培养基等。

5.厌氧培养基(anaerobic medium):用于厌氧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别。厌氧培养法主要有:①将普通培养基置于无氧环境中(专性厌氧缸或真空干燥缸内)培养;②在培养基中加入还原剂,以降低培养基的氧化还原电势,并加入美兰作为氧化还原指示剂。也可在液体培养基表面用凡士林或石蜡封闭以隔绝空气,造成无氧环境,常用的有庖肉培养基等。

根据培养基的物理性状,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三种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完全相同,只需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凝固剂(琼脂)即可制成固体培养基(2%~3%琼脂)和半固体培养基(0.3%~0.5%琼脂)。液体培养基常用于大量繁殖细菌。固体培养基用于分离纯化细菌。半固体培养基常用于检查细菌的动力或保存菌种。

(三)细菌生长现象的观察

1.液体培养基:普通兼性厌氧菌生长后使液体呈均匀混浊状态;链球菌等少数细菌可沉淀生长;专性需氧菌则多生长在液体表面,形成菌膜。

2.固体培养基:将细菌划线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合适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表面出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称为菌落(colony),这一过程即为分离培养。挑取一个菌落转种到另一个新鲜培养基中则可获得该菌的纯种,称为纯培养(pure culture)。不同细菌菌落的大小、颜色、透明度、表面与边缘情况、光滑或粗糙、湿润或干燥、有无溶血性等表现各不相同,有助于识别和鉴定细菌。此外,卫生学检测中通过培养细菌菌落来计数检品的含菌量。

3.半固体培养基:用穿刺针将细菌接种于半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后,有鞭毛的细菌沿穿刺线向周围扩散生长,可见整个培养基呈云雾状,穿刺线模糊不清。无鞭毛的细菌只能沿穿刺线生长,不向周围扩散,培养基仍透明,穿刺线清晰可见。

(四)细菌培养在医药学中的意义

1.细菌研究和鉴定:在研究细菌形态、代谢活动、生化反应、抗原性、致病性、耐药性等生物性状以及鉴定细菌时,需要对细菌进行分离和培养。

2.疾病诊断与防治:临床上从患者体内分离出细菌并予以培养,经过鉴定,才能明确诊断。细菌药物敏感试验也离不开细菌培养。

3.生物制品制备:以分离培养的纯细菌可制备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诊断菌液、菌苗、类毒素、菌体制剂、酶制剂等。也可以细菌为抗原,制备免疫血清或抗毒素。

4.基因工程应用:由于细菌结构简单、繁殖快、易培养,故在基因工程中常被用作工程菌。将带有外源性基因的重组DNA转化给受体菌,使其在菌体内获得表达后对细菌进行大量培养,进而获取生产基因工程产品,如胰岛素、干扰素、乙型肝炎疫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