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马广强、孙昊鑫、徐洪波、廖永翠、万红娇

目录

  • 1 第一篇 医学免疫学--  绪论
    • 1.1 电子教材  医学免疫学绪论
    • 1.2 第一课时 免疫的概念、功能。
    • 1.3 第二课时 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 1.4 案例--超级人类
    • 1.5 章节测试
  • 2 第二单元 抗原
    • 2.1 电子教材 抗原
    • 2.2 第一课时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 2.3 第二课时 抗原的特异性
    • 2.4 第三课时 抗原的分类
    • 2.5 章节测试
  • 3 第三单元 抗体
    • 3.1 电子教材 抗体
    • 3.2 第一课时 抗体及其结构
    • 3.3 第二课时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 3.4 第三课时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作用
    • 3.5 案例--生物导弹
    • 3.6 章节测试
  • 4 第四单元 补体系统
    • 4.1 电子教材 补体系统
    • 4.2 第一课时 概述
    • 4.3 第二课时 补体系统的激活
    • 4.4 第三课时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 4.5 案例教学--青春痘成长日记
    • 4.6 章节测试
  • 5 第五单元 细胞因子
    • 5.1 电子教材 细胞因子
    • 5.2 第一课时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 5.3 第二课时 分类
    • 5.4 案例--细胞因子的释放
    • 5.5 章节测试
  • 6 第六单元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 6.1 电子教材 MHC
    • 6.2 第一课时  什么是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 6.3 第二课时 HLA抗原的分子结构及特点
    • 6.4 第三课时 HLA与医学实践
    • 6.5 章节测试
  • 7 第七单元 免疫细胞
    • 7.1 电子教材 免疫细胞
    • 7.2 第一课时   免疫器官
    • 7.3 第二课时 免疫细胞
    • 7.4 案例教学:巨噬细胞追杀细菌
    • 7.5 章节测试
  • 8 第八单元 免疫应答及其调节
    • 8.1 电子教材 免疫应答
    • 8.2 第一课时 概述
    • 8.3 第二课时 抗原提呈
    • 8.4 第三课时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 8.5 第四课时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 8.6 案例---抗流感的免疫应答过程
    • 8.7 章节测试
  • 9 第九单元 超敏反应
    • 9.1 电子教材 超敏反应
    • 9.2 第一课时 I型超敏反应
    • 9.3 第二课时 II型超敏反应
    • 9.4 第三课时 III型超敏反应
    • 9.5 第四课时 IV型超敏反应
    • 9.6 案例教学 超敏反应的治疗与预防
    • 9.7 章节测试
  • 10 第十单元 免疫学应用
    • 10.1 电子教材 免疫学应用
    • 10.2 第一课时 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检测
    • 10.3 第二课时 免疫预防
    • 10.4 案例教学-ELISA 检测
    • 10.5 章节测试
  • 11 医学微生物绪论
    • 11.1 电子教材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
    • 11.2 微生物概论
  • 12 第二篇 医学微生物学
    • 12.1 电子教材 细菌学总论
    • 12.2 第一课时 细菌的形态
    • 12.3 第二课时 细菌的结构
    • 12.4 案例--鞭毛的运动
    • 12.5 章节测试
  • 13 第十二单元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 13.1 电子教材 细菌的生理
    • 13.2 第一课时 细菌的代谢
    • 13.3 第二课时 细菌的生长繁殖
    • 13.4 第三课时 细菌的人工培养
    • 13.5 章节测试
  • 14 第十三单元 细菌的分布与致病
    • 14.1 第一课时 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
  • 15 第十四单元 人体的微生物环境
    • 15.1 第一课时 正常微生物群
    • 15.2 第二课时 人体微生物群的生理意义
    • 15.3 第三课时 微生态失调
    • 15.4 章节测试
  • 16 第十五单元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 16.1 第一课时 感染的定义及意义
    • 16.2 第二课时 感染的类型及影响感染的因素
    • 16.3 第三课时 细菌性感染
    • 16.4 章节测试
  • 17 第十六单元   消毒与灭菌
    • 17.1 电子教材 消毒与灭菌
    • 17.2 第一课时 物理控制方法
    • 17.3 第二课时 化学消毒灭菌法
    • 17.4 第三课时 生物安全
    • 17.5 章节测试
  • 18 第十七单元 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18.1 电子教材 遗传与变异
    • 18.2 第一课时  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 18.3 电子教材 噬菌体
    • 18.4 第二课时 噬菌体
    • 18.5 第三课时 基因突变及其分子机制
    • 18.6 章节测试
  • 19 第十八章 常见病原性细菌
    • 19.1 第一课时  球菌
    • 19.2 第二课时 肠道杆菌
    • 19.3 第三课时 厌氧性细菌
    • 19.4 第四课时 分枝杆菌属
    • 19.5 其它原核生物
    • 19.6 章节测试
  • 20 第十九单元 真菌学
    • 20.1 电子教材 真菌学概论
    • 20.2 第一课时  真菌概论
    • 20.3 第二课时 常见致病真菌
    • 20.4 章节测试
  • 21 第二十单元  病毒学
    • 21.1 电子教材 病毒学
    • 21.2 第一课时 病毒学概论
    • 21.3 第二课时 流感病毒
    • 21.4 第三课时 肝炎病毒
    • 21.5 第三课时 HIV
    • 21.6 第四课时 疱疹病毒
    • 21.7 第五课时狂犬病毒
    • 21.8 课外学习 埃博拉病毒
    • 21.9 章节测试
  • 22 第三篇 医学寄生虫学
    • 22.1 电子教材 寄生虫概论
    • 22.2 第一课时 绪论
    • 22.3 章节测试
  • 23 第一章 线虫
    • 23.1 电子教材 医学蠕虫
    • 23.2 医学蠕虫与线虫概述
  • 24 第二章 吸虫
    • 24.1 电子教材 吸虫
    • 24.2 吸虫
  • 25 第三章 绦虫
    • 25.1 电子教材 绦虫
    • 25.2 绦虫
    • 25.3 医学原虫
  • 26 实验教学内容
    • 26.1 实验准备工作
      • 26.1.1 实验一  细菌的 分离纯化实验
    • 26.2 实验二 革兰氏染色实验
    • 26.3 实验三  药敏实验
    • 26.4 实验四 紫外杀菌实验
    • 26.5 实验五 细菌接种实验
    • 26.6 免疫学实验
    • 26.7 寄生虫实验
    • 26.8 真菌形态学观察
第二课时 流感病毒

 

第二节  引起人类疾病的常见病毒

呼吸道病毒是指侵犯呼吸道或仅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呼吸道以外组织器官病变的一大群病毒的总称。据统计,90%以上急性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常见的呼吸道病毒主要有正粘病毒科的流行性感冒病毒、副粘病毒科的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以及其它病毒科中的一些病毒,如腺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等。

一、流行性感冒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简称流感病毒,包括甲(A)乙(B)丙(C)3个型,可引起人和猪、马、海洋哺乳动物和禽类等动物流行性感冒。甲型流感病毒是常见的流行播及全球的重要病原体,其中发生于1918年的世界大流行死亡人数大约2000万,高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总人数。乙型流感病毒对人类致病性较低,常局部爆发。丙型流感病毒主要侵犯婴幼儿或只引起人类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很少流行。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构造:病毒体多呈球形,直径80~120nm,由核衣壳和包膜构成。核衣壳由病毒RNA、RNA多聚酶和核蛋白(NP)组成。包膜由基质蛋白、双层类脂膜和糖蛋白突起(刺突)组成。刺突糖蛋白有两种,一种呈柱状的称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另一种呈蘑菇状,称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

流感病毒的RNA为分节段的负单股,由8个节段组成(丙型流感病毒只有7个节段)。每一节段即为一个基因,可编码相应的病毒蛋白。基因容易发生重组,使病毒遗传特性出现变异。HA与NA由病毒基因编码。HA由HA1和HA2两个亚单位组成。HA1氨基酸序列若发生改变,可导致其抗原性发生变异。HA2具有膜融合活性,与病毒侵入宿主细胞有关。HA能与鸡等多种动物和人的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受体结合,引起红细胞凝集,称为红细胞凝集现象。NA具有酶活性,能水解宿主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受体末端的N-乙酰神经氨酸,破坏受体结构,使宿主细胞与病毒颗粒解离,有利于成熟病毒的释放。

2.抗原性与分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成分主要有两类:①内部抗原,包括内膜(M)蛋白、核蛋白(NP)和3种具有RNA聚合酶活性的蛋白(PB1、PB2、PA),是可溶性抗原。抗原性稳定,具有型特异性,用补体结合试验可将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②表面抗原,有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甲型流感病毒表面抗原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尤其HA。根据表面抗原,甲型流感病毒又可分为若干亚型。乙型流感病毒虽有变异,但尚不能划分亚型。丙型流感病毒抗原性较稳定。

3.变异性与流感流行的关系:病毒表面抗原变异幅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流感流行的规模。若变异幅度小,属于量变,称为抗原漂移(antigen drift),产生病毒的新株,可引起中小型流行。如果抗原变异幅度大,属于质变,称为抗原性转变(antigen shift),形成新的亚型,此时若人群普遍缺乏对它的免疫力,往往引起较大的流行,甚至世界性流行。

4.培养特性:分离培养流感病毒目前最常用的是鸡胚羊膜腔或尿囊腔接种,也可在人胚肾或猴肾细胞培养中增殖,但细胞病变不明显,可用红细胞吸附试验测定。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其次为隐性感染者,被感染的动物也是一重要传染源。病毒主要经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也可通过与病人的密切接触而感染。流感病毒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病毒感染后在呼吸道局部粘膜细胞内增殖,经过潜伏期后,引起细胞变性、坏死、脱落等上呼吸道局部炎症。病毒一般不入血流,但可产生内毒素样物质,该物质和局部坏死细胞产物可进入血流,引起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全身症状与病毒感染刺激机体产生的细胞因子有关。流感潜伏期1~4天,突然发病,有畏寒、发热、头疼、肌痛、厌食、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和咳嗽等症状。热度可高达38~40°C,持续1~5天,平均3天。小儿感染热度比成人高,可发生抽搐或谵妄,呕吐、腹痛、腹泻较常见。少数患者,病毒可侵犯下呼吸道,甚至引起病毒性肺炎。无并发症者通常5~7天可恢复。并发症多见于年老体弱者和婴幼儿,常继发严重细菌性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感染流感病毒后,对同型病毒可产生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对不同型病毒及亚型间无交叉免疫。

(三)、微生物学检查

在流感暴发流行时,可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做出诊断。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鉴别诊断和分型,特别是监测新变异株的出现、预测流行趋势和提出疫苗预防建议。

(四)、防治原则

建立流感监测站,及时发现与隔离病人。对易感人群接种流感病毒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但必须与当前流行株的型别基本相同。流感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目前使用较多的为三价灭活疫苗(甲型二个亚型和一个乙型)。正在研制的有HA和NA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

流感尚无特效疗法,盐酸金刚烷胺是目前防治流感的常用药物,对甲型流感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中药贯众、山腊梅、满山香、连翘、黄芪、黄芩等中草药和桑菊饮、银翘散、玉屏风散等方剂对流感均有防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