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学

王爱芹

目录

  • 1 绪论
    • 1.1 牙周病与多学科关系
  • 2 牙周组织的解剖生理
    • 2.1 牙龈
    • 2.2 牙周组织
  • 3 牙周病分类
    • 3.1 牙周病分类
  • 4 牙周病微生物学
    • 4.1 牙菌斑生物膜
    • 4.2 牙周致病微生物
  • 5 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
    • 5.1 牙石
    • 5.2 解剖因素
    • 5.3 牙齿位置异常、拥挤和错颌畸形及其他促进因素
    • 5.4 牙合创伤
    • 5.5 食物嵌塞
    • 5.6 不良习惯和牙面着色
  • 6 牙周病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和促进因素
    • 6.1 牙周组织的防御机制
    • 6.2 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牙周炎发病中宿主和微生物的相互关系
    • 6.3 牙周病的全身促进因素
  • 7 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
    • 7.1 牙龈的炎症和出血
    • 7.2 牙周袋的形成
    • 7.3 牙槽骨的吸收
    • 7.4 牙松动和移位
  • 8 牙周病的检查和诊断
    • 8.1 病史采集
    • 8.2 牙周组织检查-口腔卫生状况、牙龈状况
    • 8.3 牙周组织检查-牙周探诊、牙齿松动度
    • 8.4 牙合与咬合功能的检查
    • 8.5 影像学检查
    • 8.6 牙周病的病历特点及要求、辅助诊断和风险因素评估
  • 9 牙龈病
    • 9.1 慢性龈炎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 9.2 慢性龈炎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 9.3 青春期龈炎
    • 9.4 妊娠期龈炎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 9.5 妊娠期龈炎诊断、治疗、预防
    • 9.6 白血病的牙龈病损
    • 9.7 药物性牙龈肥大
    • 9.8 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
    • 9.9 牙龈瘤
    • 9.10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 9.11 急性龈乳头炎
  • 10 牙周炎
    • 10.1 慢性牙周炎的临床表现
    • 10.2 慢性牙周炎的治疗原则
    • 10.3 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的流行情况及病因
    • 10.4 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特点
    • 10.5 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原则
  • 11 牙周炎的伴发病变
    • 11.1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 11.2 根分叉病变
    • 11.3 牙周脓肿
  • 12 牙周医学
    • 12.1 牙周炎与全身疾病和健康的关系
  • 13 牙周病的危险因素评估和预后
    • 13.1 牙周病预后的概念、分类及判断
  • 14 牙周病的治疗计划
    • 14.1 牙周病治疗的总体目标
    • 14.2 治疗程序
  • 15 牙周基础治疗
    • 15.1 菌斑控制的意义与方法
    • 15.2 洁治术的适应证及超声洁治术
    • 15.3 龈下刮治术与根面平整术
    • 15.4 合治疗
    • 15.5 松牙固定
  • 16 牙周病的药物治疗
    • 16.1 牙周科常用药物及用法
    • 16.2 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原则
    • 16.3 局部用药的优缺点
  • 17 牙周病的手术治疗
    • 17.1 牙周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
    • 17.2 牙龈切除术概念及适应症及手术方法
    • 17.3 翻瓣术概念及适应证、切口设计
    • 17.4 翻瓣术手术方法
    • 17.5 引导性组织再生术原理及手术方法
    • 17.6 根分叉手术
    • 17.7 牙冠延长术原理及适应证
    • 17.8 牙冠延长术手术方法及愈合
    • 17.9 膜龈手术
牙周病与多学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