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课程概况
    • 1.1 从这里开始学习
    • 1.2 五案融合的教学模式
    • 1.3 学习目标
    • 1.4 混合式教学日历
    • 1.5 结构、答疑与反馈、互动
    • 1.6 课程规则
    • 1.7 学习应具备的条件
    • 1.8 课程成绩评定规则
    • 1.9 课程负责人介绍
    • 1.10 学习者自我介绍
    • 1.11 课程技术
    • 1.12 学习支持
  • 2 绪论
    • 2.1 导学案
    • 2.2 绪论教学
    • 2.3 自测
  • 3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3.1 导学案
    • 3.2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 3.3 第二节马克思、恩格斯对新世界观的探索和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
    • 3.4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 3.5 拓展视频:电影青年马克思
    • 3.6 小课题
    • 3.7 自测
  • 4 第二章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
    • 4.1 导学案
    • 4.2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领域的革命性变革
    • 4.3 第二节《资本论》的问世
    • 4.4 第三节对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论证和重大发展
    • 4.5 第四节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证和深化
    • 4.6 第五节《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 4.7 小课题
    • 4.8 自测
  • 5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 5.1 导学案
    • 5.2 第一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 5.3 第二节《反杜林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
    • 5.4 第三节对古代社会和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研究
    • 5.5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
    • 5.6 第五节 面向新世纪的新探索
    • 5.7 小课题
    • 5.8 自测
  • 6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列宁主义阶段
    • 6.1 导学案
    • 6.2 第一节列宁主义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列宁早期的革命活动
    • 6.3 第二节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理论的创立
    • 6.4 第三节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创新
    • 6.5 第四节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6.6 小课题
    • 6.7 自测
  • 7 第五章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苏联的发展及挫折
    • 7.1 导学案
    • 7.2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继续推进
    • 7.3 第二节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
    • 7.4 第三节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 7.5 第四节苏联东欧国家的改革和剧变
    • 7.6 小课题
    • 7.7 自测
  • 8 第六章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及理论探索
    • 8.1 导学案
    • 8.2 第一节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演变
    • 8.3 第二节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 8.4 第三节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
    • 8.5 自测
  • 9 期末考查主观题及答案要点
    • 9.1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成绩评定规则


考核规则

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部分组成,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和总成绩均为百分制,其中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分别为40%60%



考核细则

考核环节

比例

考核/评价细则

平时考核

40%

平时考核分为平时检测和阶段考核两部分,各占平时考核成绩的50%,具体考核内容如下:

(1)平时检测:线上作业成绩占平时考核成绩的10%、签到、课堂探究表现、在线讨论等活动表现占平时考核成绩的20%,拼图式学习情况及学习内容探究成果占平时考核成绩的20%。

(2)阶段考核:单元测验成绩占平时考核成绩的20%,小课题研究情况及成果成绩占平时考核成绩30%。

期末考核

60%

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