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课程概况
    • 1.1 从这里开始学习
    • 1.2 五案融合的教学模式
    • 1.3 学习目标
    • 1.4 混合式教学日历
    • 1.5 结构、答疑与反馈、互动
    • 1.6 课程规则
    • 1.7 学习应具备的条件
    • 1.8 课程成绩评定规则
    • 1.9 课程负责人介绍
    • 1.10 学习者自我介绍
    • 1.11 课程技术
    • 1.12 学习支持
  • 2 绪论
    • 2.1 导学案
    • 2.2 绪论教学
    • 2.3 自测
  • 3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3.1 导学案
    • 3.2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 3.3 第二节马克思、恩格斯对新世界观的探索和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
    • 3.4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 3.5 拓展视频:电影青年马克思
    • 3.6 小课题
    • 3.7 自测
  • 4 第二章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
    • 4.1 导学案
    • 4.2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领域的革命性变革
    • 4.3 第二节《资本论》的问世
    • 4.4 第三节对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论证和重大发展
    • 4.5 第四节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证和深化
    • 4.6 第五节《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 4.7 小课题
    • 4.8 自测
  • 5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 5.1 导学案
    • 5.2 第一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 5.3 第二节《反杜林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
    • 5.4 第三节对古代社会和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研究
    • 5.5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
    • 5.6 第五节 面向新世纪的新探索
    • 5.7 小课题
    • 5.8 自测
  • 6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列宁主义阶段
    • 6.1 导学案
    • 6.2 第一节列宁主义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列宁早期的革命活动
    • 6.3 第二节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理论的创立
    • 6.4 第三节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创新
    • 6.5 第四节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6.6 小课题
    • 6.7 自测
  • 7 第五章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苏联的发展及挫折
    • 7.1 导学案
    • 7.2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继续推进
    • 7.3 第二节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
    • 7.4 第三节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 7.5 第四节苏联东欧国家的改革和剧变
    • 7.6 小课题
    • 7.7 自测
  • 8 第六章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及理论探索
    • 8.1 导学案
    • 8.2 第一节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演变
    • 8.3 第二节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 8.4 第三节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
    • 8.5 自测
  • 9 期末考查主观题及答案要点
    • 9.1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规则

学习规则


一、课前拼图式学习规则

学习小组成员要始终保持高水平的学习责任。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要充分使用各种学习资源完成分配的学习内容探究任务,并精心制作讲授课件,认真向小组其他成员传授探究成果。

小组成员的责任态度、合作态度、贡献大小通过组内成员互评体现。

二、在线学习规则

1.禁止视频刷屏、图文刷页面。学习资料(视频、语言、图文)是学习内容探究的基本材料来源,学习者不能为获取学习痕迹而虚假学习,否则将取消平时学习成绩。

2.禁止粘贴讨论、内容抄袭。课程的中阶教学目的通常采取案例分析、理论与实践发展史梳理、角色扮演等探究学习形式,这些内容将以讨论话题的形式放置于学习网页中,实施过程跨越课堂线下与课外线上,目的是训练学习者运用基本知识的分析评价能力,抄袭、粘贴则使学习无意义。学习者如果在讨论区粘贴非原创内容,则该贴将直接按-6分计入平时成绩。

3.按时提交作业。课程作业均在线提交,不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则该次作业按0分计算,且不提供补交机会。

4.准时参加在线单元测试。不参加或者迟到10分钟以上者,该次测试将按0分计算,且不提供补考机会。

三、小课题规则

小课题必须遵守学校的学术诚信规则。提交的研究报告或者小论文复制率不能超过20%,否则成绩按0分计算,且不提供重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