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大红袍已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成品茶因具有自然花香和浓醇滋味,别具美妙的“岩韵”而广受欢迎。大红袍之所以享有极高的声誉,除因精湛的采制技术措施,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适制大红袍的优良品种,为其他茶类所不及外,亦与其特殊的“武夷耕作法”有关。
简介
历史悠久的大红袍茶产区,因地制宜,在茶园种植形式、茶园开辟、茶树选种、茶苗移栽、茶园耕作管理等方面积累创造并改进了许多茶叶生产的宝贵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武夷耕作法。在武夷耕作法中比较突出的做法是“深耕吊土法”、“客土法”等。
茶园形式
武夷山茶树多种植于溪边、峡谷,与悬崖削壁之侧, 绝大部分为石砌梯层, 多选择在倚岩沿壁、环境独特的地段,挑土筑成的小段梯层上种植茶树,成为石座茶园。还有在削壁危岩之下或两岩之间,斜坡较缓的地方,开辟不规则的等高茶园或利用岩石旁边的凹地种植。有的利用岩石缝隙采用种子直播,使茶树寄植其上,实为“岩中有茶、无茶不岩”,茶园的形式多种多样,各有独特之处。
茶园开辟
武夷山茶区茶园开辟方法有二种,一种是全面开垦,与现行茶园开辟方法一样。一种是局部垦植, 仅在种植茶丛之附近翻土,挖深30-40厘米,行间不挖。逐年在原种植穴周围扩大翻土,待全部垦完时,茶纵已开始采摘。在缓坡情况下,这种开垦法不仅对茶园的水土保持,有一定的作用,而且也能调节劳动力,在劳力缺乏的茶区仍有积极的意义。
茶树选种
武夷茶区选种与其他茶区不同,特别注意选种茶地的环境。当地茶农认为“名山出名茶”。选择选择“大王峰”、“幔亭峰”等名山地区根深叶茂、性状特异、品质特优、无病虫害的植株、取其籽或枝条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以种子直播,无性品种传统采用压条的方法,在其附近环境进行培育,去劣存优。
茶苗移栽
武夷茶区茶苗移栽,以水仙品种的的移栽方法最为特别。水仙种植深度以茶苗在地面不露顶,是武夷茶区的特殊栽培法之一。先在垦复的茶地上,每隔140-4500px处挖深40-1125px、宽20-625px、长约1500px的洞穴。将茶苗根部,浸黄泥浆,分苗于穴中,每穴少则4-5株, 多则6-7株,株株分开成篱笆状,长条形栽植填土并踩紧,上盖松土至半穴,约厚500px,半穴不盖,以后逐年加土,至茶纵开采时填平。由于武夷茶区土壤多为砾质砂土, 其保水性及保肥力均差,这种种植法, 能在未盖满的穴中,保持一定水分,至穴土填平时树已成年,根系已渐发达,不易再遭受千旱的威胁,特别是对无性繁殖无主根的茶苗相当有利。此法还可减少茶株近旁的杂草, 而且地表土自然轻微流入穴中,提供了幼苗养分的来源。因为水仙系半乔木性状,分枝少而疏,一般在离地面15-20 厘米处才有分枝生长,而其根系有横生的特点,采用上述栽培法,能增加分枝使其在地面形成较良好的树冠。
茶园深耕
茶园深耕是武夷耕作法中最典型的做法,包括“挖山”和“平山”两个阶段。一般每年秋天“挖山”(深翻30-40厘米)。即用开山锄将茶树根旁及间隙中的土挖出, 有的甚至用锄头击打茶树根,使附着的土脱落而后挖出。把根旁土吊至行间呈畦状,茶树根际则成畦沟状,地表须根切断并暴露在外,受日晒雨打,经数月于冬季进行平山盖土,如有施肥或填新土,在平山前施用。武夷茶区素有“七挖金、八挖银、九挖铜、十挖土”的说法,意指农历七月为深耕为最佳时期。
“挖山”、“吊土”、“平山” 三个步骤构成这种传统耕作法,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首先,采用吊土的方法,挖成V形沟,能使两面土壤自然风化,促进不溶性矿物质转变为可溶性,而后流入沟底,增加茶树有效营养,从而可以减少化肥施用,促进“岩韵”的形成。其次,采用吊土法,地表根系虽有小部分损伤,但可促进根系向下生长,增加抗旱能力。此外,武夷茶区介壳虫为害严重,挖去枯枝、落叶、虫卵等,也是一种很好的病虫害防治手段。
客土法
客土的传统习惯起源于武夷山。客土通常结合秋挖进行,土沟中填入新土或是收集岩壁和斜坡上分化土和腐殖层土等作肥料,俗称“填土”。客土厚度在5-15厘米,武夷山茶区多以此做为补充微量矿物元素、培育“岩韵”的重要手段。由于客土费工费时,一般间隔2-3年分片轮换进行。近年来较多使用茶饼混合草木灰和客土,于平山时施放,效果较好。
削草浅耕
削草浅耕也是武夷山传统耕作法重要内容,一般每年进行三次,分别在3、6、9月份进行。这种耕作制度对清除杂草,防治病虫害、疏松土壤、培育茶园有利,生产上仍继续沿用。
结语
武夷山茶人根据大红袍茶偏重内质的传统特色,因地制宜,摸索和总结出一整套独特的“武夷耕作法”,是大红袍优良品质形成的重要基础。当前,在人们追求天然、生态、健康的茶饮的背景下,传统的“武夷耕作法”必将再次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