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
    • 1.1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概述
      • 1.1.1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
      • 1.1.2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特点
    • 1.2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相关理论
      • 1.2.1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 1.2.2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观
    • 1.3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目标、途径、内容及实施步骤
      • 1.3.1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
      • 1.3.2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途径
      • 1.3.3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
      • 1.3.4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实施步骤
  • 2 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
    • 2.1 日常交谈中的语言教育
  • 3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
    • 3.1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概述
      • 3.1.1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教育价值
      • 3.1.2 对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基本认识
      • 3.1.3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选材分析
    • 3.2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3.2.1 如何导入作品
      • 3.2.2 如何引导幼儿感知欣赏作品
      • 3.2.3 如何引导幼儿理解与体验作品
      • 3.2.4 如何引导幼儿创造与表达作品
  • 4 学前儿童谈话活动
    • 4.1 学前儿童谈话活动的价值
    • 4.2 学前儿童谈话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4.2.1 学前儿童谈话活动的选材
      • 4.2.2 学前儿童谈话活动材料的准备与内容拓展
      • 4.2.3 学前儿童谈话活动中谈话方式的运用
      • 4.2.4 学前儿童辩论活动
  • 5 学前儿童讲述活动
    • 5.1 学前儿童讲述活动概述
      • 5.1.1 学前儿童讲述活动概述
      • 5.1.2 讲述活动的主要类型
    • 5.2 学前儿童讲述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5.2.1 如何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 5.2.2 如何增加讲述过程趣味性
      • 5.2.3 如何提升幼儿讲述能力
  • 6 学前儿童语言游戏活动
    • 6.1 学前儿童语言游戏概述
    • 6.2 学前儿童语言游戏活动的组织
  • 7 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活动
    • 7.1 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活动概述
      • 7.1.1 早期阅读的价值与目标
      • 7.1.2 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与分析
    • 7.2 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7.2.1 不同内容图画书的指导
      • 7.2.2 师幼共读的指导策略
      • 7.2.3 幼儿自主阅读的指导策略
      • 7.2.4 家庭阅读活动指导
  • 8 基本理论
    • 8.1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讲:颜晓燕)
    • 8.2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主讲:颜晓燕)
    • 8.3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指导原则(主讲:颜晓燕)
    • 8.4 《指南》语言领域解读(主讲:颜晓燕)
  • 9 0~3岁婴幼儿 语言教育
    • 9.1 0—1岁婴幼儿语言的发展与指导(主讲:侯松燕)
    • 9.2 1—2岁婴幼儿语言的发展与指导(主讲:侯松燕)
    • 9.3 2—3岁婴幼儿语言的发展与指导(主讲:侯松燕)
    • 9.4 0-3岁婴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主讲:侯松燕)
  • 10 幼儿园谈话活动指导
    • 10.1 谈话活动的基本认识(主讲:侯松燕)
    • 10.2 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主讲:侯松燕)
    • 10.3 晨间谈话的指导(主讲:颜晓燕)
    • 10.4 谈话活动案例分析(主讲:颜晓燕)
  • 11 幼儿园讲述活动指导
    • 11.1 讲述活动的基本认识(主讲:孙蓓)
    • 11.2 讲述活动的设计(主讲:孙蓓)
    • 11.3 看图讲述活动案例分析(主讲:孙蓓)
    • 11.4 情景讲述活动案例分析(主讲:孙蓓)
  • 12 幼儿园文学活动指导
    • 12.1 幼儿园文学活动的内涵、特征及意义(主讲:叶惠玲)
    • 12.2 幼儿园文学活动的类型、选材要求(主讲:叶惠玲)
    • 12.3 幼儿园文学活动的教育目标(主讲:叶惠玲)
    • 12.4 幼儿园文学活动的设计(主讲:叶惠玲)
    • 12.5 故事活动的组织(主讲:叶惠玲)
    • 12.6 组织幼儿的诗歌、散文活动(主讲:叶惠玲)
  • 13 幼儿园听说游戏指导
    • 13.1 听说游戏的基本认识(主讲:孙蓓)
    • 13.2 听说游戏的类型(主讲:孙蓓)
    • 13.3 听说游戏的设计(主讲:孙蓓)
    • 13.4 听说游戏案例分析(主讲:孙蓓)
  • 14 幼儿园阅读区指导
    • 14.1 幼儿园阅读活动的特征(主讲:颜晓燕)
    • 14.2 图画书的选择与赏析(主讲:颜晓燕)
    • 14.3 阅读区的创设与指导(主讲:颜晓燕)
    • 14.4 阅读教学的设计与组织(主讲:颜晓燕)
  • 15 实践课
    • 15.1 我的连衣裙(主讲:颜晓燕)
    • 15.2 小蜜蜂找朋友(主讲:颜晓燕)
讲述活动的设计(主讲:孙蓓)


讲述活动的教学设计

第一,我们要选择合适的讲述内容。一般的讲述内容来源于幼儿生活中或幼儿喜闻乐见的事情中,教师还可以自己绘制图片或和幼儿一起绘制图片,作为讲述的内容。对幼儿来讲,独白语言的发展水平还很低,所以,教师选择的讲述内容篇幅不能过长,情节不能过于复杂,教师不能用图书作为儿童讲述的内容,此外,所选的内容还要适于幼儿运用独白语言,尤其是要符合不同的年龄段。例如:看图讲述“小猫的一天”,画面简单,易于理解,适合小班;而排图讲述“小乌龟和小蜗牛”需要幼儿进行情节的推理进而排序并表达,要求较高,比较适合大班。

第二,需要确立具体明确的讲述活动目标。

以《下雨天》为例,它的活动目标设计为:

1、理解画面的主要内容,知道围绕动物关系说话。

2、能按顺序讲出图片中发生的主要事件。

3、懂得小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助。

这三个目标分别为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紧扣《纲要》对“三维目标”的要求,突出了讲述活动的重点,表达简洁易懂,而且是从幼儿角度提出的发展性目标。这些也是讲述活动目标设计的要求。

第三,要预设完整的指导过程,主要有四个步骤:

首先,教师要指导儿童观察、感知理解讲述对象,主要是通过观察的途径进行。这里所说的观察,大部分是通过视觉汲取信息,许多看图讲述、实物讲述、情境讲述,都是先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实物、情境来感知理解讲述对象,这主要是通过视觉通道获得的。但也不排斥从其他感觉通道去火的认识,如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例如听录音讲述“夏天的池塘”,教师先让儿童听一段录音,让儿童分辨出录音中的各种声响,如知了、青蛙的叫声等。通过听录音将各种声音联系起来,想象夏天池塘的环境以及发生的事情,这是从听觉途径去感知理解讲述对象。而触摸实物讲述“神奇的口袋”,则要求儿童闭上眼睛从口袋里摸出一样实物,通过触摸感觉物体的特征,猜出物体名称并讲述物体的形状与性质。指导时,教师可以根据讲述类型的特点、凭借物的特点、具体活动要求引导幼儿感知理解。

其次,在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儿童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讲述。教师可以尽量放手让儿童自由讲述。组织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的方式很多,主要有儿童集体讲述、儿童分小组讲述和儿童个别交流讲述等。教师在指导这一活动时,应注意:一是在讲述前,教师要交代清楚讲述的要求,提醒儿童要围绕感知理解的对象进行讲述;二是在儿童自由讲述过程中,教师注意倾听儿童的讲述内容,及时发现讲述的“闪光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再次,教师要引进新的讲述经验。这是讲述活动教育的重点。在设计时,教师应该事先设计好讲述的思路,引导幼儿抓住讲述的顺序和重点。例如:看图讲述“捉迷藏”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设计:小熊来草地上干什么(动作、心理、表情)——后来谁来了——他们一起做什么——在捉迷藏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后来怎么样了?等等帮助儿童理顺讲述的思路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儿童将讲述的基本内容全面讲述出来,避免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遗漏讲述或没有围绕事件发生的顺序来讲述现象的出现。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新的讲述经验、提示引进新的讲述经验或者与幼儿一起讨论新的讲述思路的方式来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最后,教师要帮助幼儿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这里有几种做法:一是由A及B。就是说学习了一种新的讲述经验后,教师立即提供同类,让儿童用新的从讲述A的思路去讲述B。二是由A及A,就是在教师示范新的讲述经验并帮助儿童理清思路后,让儿童尝试用新的讲述方式来讲同一件事、同一情景;三是由A及A1,教师可以在原讲述内容的基础上,提供一个扩展或延伸原内容的讲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