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绪论-走近马克思主义
    • 1.1 走近马克思-马克思是顶天立地的伟人
    • 1.2 走近马克思-马克思是有血有肉的常人
    • 1.3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 1.4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 2 感受世界的多样性和物质的统一性
    • 2.1 什么是物质观
    • 2.2 物质的存在形态
    • 2.3 意识的本质与特征
    • 2.4 哲学的基本问题
  • 3 认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辩证法
    • 3.1 辩证法的秘密
    • 3.2 中西方不同的辩证智慧
    • 3.3 辩证法的科学形态:唯物主义辩证法
    • 3.4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 4 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内容与特征
    • 4.1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 4.2 规律之一:对立统一
    • 4.3 规律之二:质量互变
    • 4.4 规律之三:否定之否定
  • 5 运用唯物辩证法认识和改造世界
    • 5.1 唯物辩证法是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
    • 5.2 开启智慧的辩证思维能力
    • 5.3 通达情势的历史思维能力
    • 5.4 提升格局的战略思维能力
    • 5.5 知晓分寸的底线思维能力
    • 5.6 追求变革的创新思维能力
  • 6 人的认识是从何而来?
    • 6.1 作为认识基础的实践是什么?
    • 6.2 如何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 7 如何理解人的认识?
    • 7.1 认识的本质是什么?
    • 7.2 人的认识是如何形成的?
    • 7.3 怎样把握认识运动的过程及趋势?
  • 8 怎样把握真理与价值及其统一?
    • 8.1 什么是真理?
    • 8.2 什么是价值?
    • 8.3 怎样把握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 9 如何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 9.1 什么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9.2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遵循是什么?
    • 9.3 何以推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发展?
    • 9.4 青年大学生如何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实现自我?
  • 10 “历史之谜”是怎样破解的?
    • 10.1 哲学视界里的历史观
    • 10.2 马克思破解“历史之谜”的过程
    • 10.3 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
    • 10.4 唯物史观创立的重要意义
  • 11 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 11.1 为什么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 11.2 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11.3 改革、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12 怎样看待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 12.1 社会形态的内涵及其类型
    • 12.2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 12.3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 13 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 13.1 唯物史观产生前的不同历史观及其缺陷
    • 13.2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13.3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有何作用,如何评价?
  • 14 商品质和量的规定性
    • 14.1 商品和商品的二因素
    • 14.2 劳动的二重性
    • 14.3 私有制条件下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 14.4 商品的价值量
  • 15 货币和价值规律
    • 15.1 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 15.2 货币形式的发展
    • 15.3 货币有哪些职能?
    • 15.4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 16 剩余价值的生产
    • 16.1 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
    • 16.2 劳动力商品
    • 16.3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 16.4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 16.5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办法
    • 16.6 资本的有机构成
  • 17 资本流通理论与经济危机
    • 17.1 产业资本的循环
    • 17.2 产业资本的周转
    • 17.3 社会资本再生产
    • 17.4 经济危机的实质与根源
  • 18 利润和剩余价值是什么关系?
    • 18.1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 18.2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 18.3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 19 垄断资本主义
    • 19.1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 19.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20 你了解经济全球化吗?
    • 20.1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 20.2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20.3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 20.4 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合作共赢方向发展
  • 21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21.1 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 21.2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 22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 22.1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 22.2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 23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 23.1 社会主义是如何从空想变成科学的?
    • 23.2 社会主义是如何从理想变成现实的?
    • 23.3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 23.4 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 24 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 24.1 如何看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
    • 24.2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 24.3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进的?
  • 25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 25.1 什么是共产主义?
    • 25.2 为什么说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25.3 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26 阅读
  • 27 问卷调查
    • 27.1 问卷调查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垄断。

(1)这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

(2)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说就自然而然地走到垄断。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会自然产生垄断。

第二,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因为这时候大企业数量少,容易达成协议。

第三,企业规模巨大,激烈的竞争会给双方造成巨额损失,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主观上大企业之间也愿意达成协议,联合起来,形成垄断。

(1)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只要有商品经济,就有竞争。垄断产生以后, 依然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就是竞争经济,所以竞争依然存在。

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壮大起来。在取得了一定的垄断地位后,一方面,存在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面临更加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外在压力,垄断组织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

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实际上,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这些非垄断的企业之间也存在竞争。

即使是垄断程度极高的部门,也不可能只存在一个垄断组织。各垄断组织为了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获取更多的垄断利润,相互之间也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

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2)垄断形成后竞争的特点,我们用自由竞争条件下的竞争来和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作比较。

在竞争目的上,自由竞争主要是为获得更多的利润和超额利润,不断扩大资本的积累;而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则是为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并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力。

在竞争手段上,自由竞争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如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等,以战胜对手;而垄断条件下的竞争除了采取各种形式的经济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的手段,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激烈。

在竞争范围上,自由竞争时期,竞争主要是在经济领域,而且主要是在国内市场上进行的,而在垄断时期,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仅在经济领域的竞争多种多样,而且还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进行竞争。

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1)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随着生产集中和垄断的发展,一方面,在工业领域出现大垄断集团,另一方面,在金融领域也出现了大银行;这个时候,工业垄断资本对银行的依赖增强,大银行同大企业的金融联系更加密切。双方通过相互入股,人事参与等方式,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它是跨领域的垄断资本融合,既涉及工业领域,也涉及金融领域。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金融资本喊了统治地位。

金融寡头是指掌握着金融资本,操纵着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他们支配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上层建筑,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

(2)金融寡头是如何实现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统治?

1、经济上的统治。主要通过参与制来实现。 所谓参与制,即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

金融寡头就是金字塔的最高层,通过层层控股的办法,用比较少的资本,就能够控制庞大的资本,进而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实现它在经济上的统治。  

2、政治上的统治。

金融寡头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 “个人联合”来实现的。这种联合有多种途径:

第一种途径,金融寡头直接出马把自己的代理人送进政府或议会,通过掌握政权,利用政治力量为其垄断统治服务。

第二种途径,收买政府高官或国会议员,让政府在其政治活动中为金融寡头的利益服务。

第三种途径,聘请曾在政府任职的高官到公司担任高级职务。

第四种途径,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等方式来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并通过掌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科学教育、文化体育等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以左右国家的内政外交及社会生活。

(1)垄断利润

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就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资本家垄断的目的,就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这个垄断利润要比前面第四章我们所讲的平均利润要高出非常多,所以垄断利润是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资本家垄断统治的目的,就是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的来源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第二,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第三,通过加强对其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从国外获取利润;

第四,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垄断利润的实现要通过垄断价格,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什么是垄断价格? 

(2)垄断价格

垄断价格就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垄断高价是指: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垄断组织操纵价格带来的结果是抑制了市场上价格的自由波动,垄断价格长期背离生产价格和价值。

垄断价格的产生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原因是:

第一,从全社会看,整个社会商品的价值仍然是由生产它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垄断价格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整个社会所生产的价值总量。

第二,从全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它只是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作了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