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绪论-走近马克思主义
    • 1.1 走近马克思-马克思是顶天立地的伟人
    • 1.2 走近马克思-马克思是有血有肉的常人
    • 1.3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 1.4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 2 感受世界的多样性和物质的统一性
    • 2.1 什么是物质观
    • 2.2 物质的存在形态
    • 2.3 意识的本质与特征
    • 2.4 哲学的基本问题
  • 3 认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辩证法
    • 3.1 辩证法的秘密
    • 3.2 中西方不同的辩证智慧
    • 3.3 辩证法的科学形态:唯物主义辩证法
    • 3.4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 4 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内容与特征
    • 4.1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 4.2 规律之一:对立统一
    • 4.3 规律之二:质量互变
    • 4.4 规律之三:否定之否定
  • 5 运用唯物辩证法认识和改造世界
    • 5.1 唯物辩证法是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
    • 5.2 开启智慧的辩证思维能力
    • 5.3 通达情势的历史思维能力
    • 5.4 提升格局的战略思维能力
    • 5.5 知晓分寸的底线思维能力
    • 5.6 追求变革的创新思维能力
  • 6 人的认识是从何而来?
    • 6.1 作为认识基础的实践是什么?
    • 6.2 如何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 7 如何理解人的认识?
    • 7.1 认识的本质是什么?
    • 7.2 人的认识是如何形成的?
    • 7.3 怎样把握认识运动的过程及趋势?
  • 8 怎样把握真理与价值及其统一?
    • 8.1 什么是真理?
    • 8.2 什么是价值?
    • 8.3 怎样把握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 9 如何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 9.1 什么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9.2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遵循是什么?
    • 9.3 何以推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发展?
    • 9.4 青年大学生如何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实现自我?
  • 10 “历史之谜”是怎样破解的?
    • 10.1 哲学视界里的历史观
    • 10.2 马克思破解“历史之谜”的过程
    • 10.3 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
    • 10.4 唯物史观创立的重要意义
  • 11 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 11.1 为什么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 11.2 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11.3 改革、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12 怎样看待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 12.1 社会形态的内涵及其类型
    • 12.2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 12.3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 13 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 13.1 唯物史观产生前的不同历史观及其缺陷
    • 13.2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13.3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有何作用,如何评价?
  • 14 商品质和量的规定性
    • 14.1 商品和商品的二因素
    • 14.2 劳动的二重性
    • 14.3 私有制条件下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 14.4 商品的价值量
  • 15 货币和价值规律
    • 15.1 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 15.2 货币形式的发展
    • 15.3 货币有哪些职能?
    • 15.4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 16 剩余价值的生产
    • 16.1 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
    • 16.2 劳动力商品
    • 16.3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 16.4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 16.5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办法
    • 16.6 资本的有机构成
  • 17 资本流通理论与经济危机
    • 17.1 产业资本的循环
    • 17.2 产业资本的周转
    • 17.3 社会资本再生产
    • 17.4 经济危机的实质与根源
  • 18 利润和剩余价值是什么关系?
    • 18.1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 18.2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 18.3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 19 垄断资本主义
    • 19.1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 19.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20 你了解经济全球化吗?
    • 20.1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 20.2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20.3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 20.4 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合作共赢方向发展
  • 21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21.1 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 21.2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 22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 22.1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 22.2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 23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 23.1 社会主义是如何从空想变成科学的?
    • 23.2 社会主义是如何从理想变成现实的?
    • 23.3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 23.4 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 24 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 24.1 如何看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
    • 24.2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 24.3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进的?
  • 25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 25.1 什么是共产主义?
    • 25.2 为什么说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25.3 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26 阅读
  • 27 问卷调查
    • 27.1 问卷调查
社会形态的内涵及其类型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社会形态,是指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经济基础是由社会发展到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综合,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从此定义可看,社会形态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直接相关,是一个整体,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则是社会形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从构成内容上,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其中经济形态是基础,三者体现为历史、具体的统一。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第一种“三形态”,这是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又称“伦敦手稿”)提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

这是按人的发展或人际关系来划分的。

第二种“三形态”。称为“原生”、“次生”、“再生”三种社会形态。

这是按所有制的性质来划分的。

人的依赖关系,即人处在依附关系而存在和发展的状况,以自然经济为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成为全社会普遍的所有制形式,商品经济也渐渐获得了发展。“物化社会关系”打破了“人身依附关系”对人本身生存发展的束缚,人们的独立性明显增强,但是私有制的普遍存在,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披上了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外衣,特别是人不仅同他的劳动、他的产品出现了异化,就连人与人之间也出现了异化。(物役性)因此,人亦不是最自由的。随着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带来了充足的社会产品,因为产品极大丰富,自然也就不需要市场交换,人类社会也不在有阶级暴力而进入了“自由人联合体”时代,人们可以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放牧、晚饭后从事批判,社会可以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时,人的自由个性必定能够得到极大的释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能够得以实现了。可以看到,两种“三形态与经济形态的发展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在1859《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说到:“大体上,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曾经,在思想史上,对序言中的这段话在上世纪有长达半个世纪的争论。此前,有人以亚细亚是地域概念、古代是时间范畴,几个概念并不一致,来指出马克思根本不存在五形态说;也有人认为当时马克思的研究主要是依靠欧洲历史资料,因为当时的欧洲中心主义使得学界几乎没有《世界通史》,马克思唯一使用的是当时德国历史学家兰克《世界历史》,这本书也是欧洲中心主义的,欧洲就是世界的中心,所以马克思所说的形态并不具有世界意义、普遍性。

(1)亚细亚,实际是英语单词ASINA的音译,本意是“太阳升起的东方”,主要指两河流域、印度、中国等地。亚细亚生产方式,马克思曾作了大量研究。马克思还在大英博物馆里认真地研究了当时著名巴伐利亚历史学家格.毛勒《德国乡村制度史》和《马尔克制度史》。(19世纪50年后期马克思就曾将注意力转向东方社会;70年代后他再次把视野转向亚非拉等更为广大的以农村公社经济为基础的不发达地区)通过不断地对东方国家的认识和了解,特别是对俄国农村原始公社制度的研究。为了研究俄国公社,马克思还以顽强的毅力学习俄语,研究柯瓦列夫斯基等的研究。1868年还致信恩格斯说这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把原始时代之后的社会发展做了“崭新说明”。可以说,亚细亚生产方式,不仅东方存在,在欧洲也存在这种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正是人类原始社会的最后阶段——由公有制向私有制、无阶级向有阶级的转化阶段。亚细亚生产方式是介于原始社会与奴隶占有制社会之间的一种社会形态。

(2)“古代的”此前人们也是争论纷纷,经过深入研究后特别是读马克思的后续文本后可以说,古代的,就是指古希腊罗马的。所以,2009年新编译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已把“古代的”直接改译为了“古希腊罗马的”,这就明确了,就是指奴隶社会时期。

所以,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生产方式(关系)是客观存在的。

在马克思思想谱系中,三形态与五形态实际上是一个内在的整体,虽表述不一,却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