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绪论-走近马克思主义
    • 1.1 走近马克思-马克思是顶天立地的伟人
    • 1.2 走近马克思-马克思是有血有肉的常人
    • 1.3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 1.4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 2 感受世界的多样性和物质的统一性
    • 2.1 什么是物质观
    • 2.2 物质的存在形态
    • 2.3 意识的本质与特征
    • 2.4 哲学的基本问题
  • 3 认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辩证法
    • 3.1 辩证法的秘密
    • 3.2 中西方不同的辩证智慧
    • 3.3 辩证法的科学形态:唯物主义辩证法
    • 3.4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 4 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内容与特征
    • 4.1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 4.2 规律之一:对立统一
    • 4.3 规律之二:质量互变
    • 4.4 规律之三:否定之否定
  • 5 运用唯物辩证法认识和改造世界
    • 5.1 唯物辩证法是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
    • 5.2 开启智慧的辩证思维能力
    • 5.3 通达情势的历史思维能力
    • 5.4 提升格局的战略思维能力
    • 5.5 知晓分寸的底线思维能力
    • 5.6 追求变革的创新思维能力
  • 6 人的认识是从何而来?
    • 6.1 作为认识基础的实践是什么?
    • 6.2 如何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 7 如何理解人的认识?
    • 7.1 认识的本质是什么?
    • 7.2 人的认识是如何形成的?
    • 7.3 怎样把握认识运动的过程及趋势?
  • 8 怎样把握真理与价值及其统一?
    • 8.1 什么是真理?
    • 8.2 什么是价值?
    • 8.3 怎样把握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 9 如何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 9.1 什么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9.2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遵循是什么?
    • 9.3 何以推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发展?
    • 9.4 青年大学生如何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实现自我?
  • 10 “历史之谜”是怎样破解的?
    • 10.1 哲学视界里的历史观
    • 10.2 马克思破解“历史之谜”的过程
    • 10.3 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
    • 10.4 唯物史观创立的重要意义
  • 11 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 11.1 为什么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 11.2 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11.3 改革、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12 怎样看待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 12.1 社会形态的内涵及其类型
    • 12.2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 12.3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 13 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 13.1 唯物史观产生前的不同历史观及其缺陷
    • 13.2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13.3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有何作用,如何评价?
  • 14 商品质和量的规定性
    • 14.1 商品和商品的二因素
    • 14.2 劳动的二重性
    • 14.3 私有制条件下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 14.4 商品的价值量
  • 15 货币和价值规律
    • 15.1 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 15.2 货币形式的发展
    • 15.3 货币有哪些职能?
    • 15.4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 16 剩余价值的生产
    • 16.1 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
    • 16.2 劳动力商品
    • 16.3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 16.4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 16.5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办法
    • 16.6 资本的有机构成
  • 17 资本流通理论与经济危机
    • 17.1 产业资本的循环
    • 17.2 产业资本的周转
    • 17.3 社会资本再生产
    • 17.4 经济危机的实质与根源
  • 18 利润和剩余价值是什么关系?
    • 18.1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 18.2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 18.3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 19 垄断资本主义
    • 19.1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 19.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20 你了解经济全球化吗?
    • 20.1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 20.2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20.3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 20.4 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合作共赢方向发展
  • 21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21.1 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 21.2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 22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 22.1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 22.2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 23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 23.1 社会主义是如何从空想变成科学的?
    • 23.2 社会主义是如何从理想变成现实的?
    • 23.3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 23.4 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 24 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 24.1 如何看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
    • 24.2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 24.3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进的?
  • 25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 25.1 什么是共产主义?
    • 25.2 为什么说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25.3 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26 阅读
  • 27 问卷调查
    • 27.1 问卷调查
追求变革的创新思维能力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第五个是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指的是人们突破既有的经验局限,打破常规,在前人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实现超越的一种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人们能够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等多个方面。

创新思维相对于常规思维,人们往往把创新时的思维方式称为创新思维,它是多种思维类型在活动过程中的一种有机结合。从思维类型上来说,创新思维实际上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密切结合,也就是说除了理性的思维能力,比如说归纳、演绎、判断、推理等形式之外,创新很多时候还需要一些非逻辑的思维形式主要有,比如说联想、想象、直觉、灵感、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发散与聚合思维等。从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看,创新思维包括设计解决问题的新方案,探讨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也包括对事物的新认识和新判断等。

在新的时代中,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小到一个团队甚至一个人,创新越来越彰显重要的价值,而创新的基础就在于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从本质上看,创新思维能力是在旧的方法和途径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情况下,突破惯例,探索以新的方法和途径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创新思维或者以新的知识点(如观点、理论、发现)来丰富人类的知识,从而增加知识的数量即信息量,或者在方法上对已有知识进行新的分解与组合,实现已有知识的新功能。所以从信息活动的角度看,创新思维是一种知识总量增值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能力就是进行这种增值的主体素质。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思维活动,它发明的新技术、形成的新观念、提出的新方案和决策、创建的新理论,不断开辟人类认识的新领域。创新思维能力体现出的现实价值不仅可以是新发现和新发明,而且可以是新方法、新思路和新战略等。

创新思维是人类特有的高级思维活动和精神过程,是与时俱进、知难而进、突破上进的科学思维。具体而言,创新思维能力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个是创新思维能力能够创造出独特性或新颖性的事物。创新思维能力不论是在思路的选择上、思考的技巧上、或者在思维的结论上,都具有一定范围内的首创性和开拓性,在实践中能够产生新的见解、新的发明和新的突破。

第二个是创新思维能力的效果往往具有随机性和潜在性。作为一种能力,创新思维并无现成的思维方法和程序可寻,它的方式、方法、程序、途径等往往没有固定的框架,而且是多方向发散和立体型的。在思维活动中,它表现为可以灵活地从一个思路转向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进入另一种意境,多方位地试探解决问题的办法。能力有大小之分,但是思维过程却是灵活多变,不易捕捉的,往往伴随着想象、直觉、灵感之类的非逻辑、非规范性的思维活动。

第三个是创新思维能力需要不断的锻炼增强。创新思维能力需要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但是在现实过程中,人们往往受到很多现实因素的制约,再加上创新的对象往往是一个潜在的、尚未被认识和实践过的对象,我们常讲“摸着石头过河”,很多事情我们处于一种探索状态,创新思维面对的对象都是具有潜在性的,面对的问题都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所以我们要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善于打破常规、大胆实验、勇于实践,要不断在深度和广度上认识对象,从而实现真正的创新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