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

施琦、李传煦、熊德天、刘舜、苏晨、Edmund Mathew、许德骅

目录

  • 1 定义问题与目标
    • 1.1 趋势的分析研究
      • 1.1.1 趋势的原理
      • 1.1.2 趋势的研究
    • 1.2 研究市场现状
      • 1.2.1 市场现状分析
      • 1.2.2 竞争对手策略识别
    • 1.3 消费者需求研究
      • 1.3.1 消费者需求的原理
      • 1.3.2 消费者需求研究方法
      • 1.3.3 消费者需求的分析与整理
  • 2 洞察概念化
    • 2.1 识别机会
      • 2.1.1 机会类型地图
      • 2.1.2 机会的识别过程
    • 2.2 概念生成
      • 2.2.1 概念生成概述
      • 2.2.2 概念生成步骤
    • 2.3 概念选择
      • 2.3.1 概念选择原理
      • 2.3.2 概念筛选矩阵
    • 2.4 概念测试
      • 2.4.1 概念测试目的与方法
      • 2.4.2 概念测试沟通与反思
  • 3 可持续与供应链优化
    • 3.1 产品架构的设计
      • 3.1.1 什么是产品架构
      • 3.1.2 产品架构的内涵
      • 3.1.3 建立产品架构
      • 3.1.4 平台规划
    • 3.2 面向环境的设计
      • 3.2.1 什么是面向环境的设计
      • 3.2.2 面向环境设计流程
    • 3.3 面向制造的设计
      • 3.3.1 面向制造的设计定义
      • 3.3.2 估算制造成本
      • 3.3.3 降低零部件成本
      • 3.3.4 降低装配成本
      • 3.3.5 降低支持成本
  • 4 原型化
    • 4.1 原型化概述
      • 4.1.1 原型化分类
      • 4.1.2 原型化原理
      • 4.1.3 原型化技术
    • 4.2 产品原型制作
      • 4.2.1 解析化原型制作
        • 4.2.1.1 草图器与绘图约束
        • 4.2.1.2 草图到凸台创建零件
        • 4.2.1.3 原型的测量绘图与导入
      • 4.2.2 泡沫原型制作
      • 4.2.3 3D打印原型制作
    • 4.3 服务原型制作
      • 4.3.1 服务设计思维
      • 4.3.2 服务设计的常用方法
  • 5 产品展示与项目管理
    • 5.1 项目流程管理与视觉化
      • 5.1.1 项目的概念
      • 5.1.2 项目流程管理工具
      • 5.1.3 项目流程管理视觉化
    • 5.2 项目结果视觉化
      • 5.2.1 版式的组成与构图平衡
      • 5.2.2 视觉化的原则
      • 5.2.3 视觉化的流程
面向环境的设计



每个产品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DFE为组织提供了最小化这些影响的方法,创造一个更加可持续化发展的社会。在维持或改善产品质量和成本的同时,降低其环境的影响。



 随堂思考


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协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更加迫切,生态环境在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中国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大力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人民在优美生态环境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着眼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立足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的现实国情,既为当代发展谋、也为子孙万代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让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源源不断带来经济财富、社会财富,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三)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

绿色发展是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方位、革命性变革。中国把系统观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全过程,正确处理发展和保护、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等一系列关系,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约束和激励并举的制度体系,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四)共谋全球可持续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只有世界各国团结合作、共同努力,携手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才能维持地球生态整体平衡,守护好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中国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向世界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牵引推动绿色转型,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开展绿色发展双多边国际合作,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大国工匠:沙漠守望者唐希明 穷尽半生在黄沙中栽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