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

施琦、李传煦、熊德天、刘舜、苏晨、Edmund Mathew、许德骅

目录

  • 1 定义问题与目标
    • 1.1 趋势的分析研究
      • 1.1.1 趋势的原理
      • 1.1.2 趋势的研究
    • 1.2 研究市场现状
      • 1.2.1 市场现状分析
      • 1.2.2 竞争对手策略识别
    • 1.3 消费者需求研究
      • 1.3.1 消费者需求的原理
      • 1.3.2 消费者需求研究方法
      • 1.3.3 消费者需求的分析与整理
  • 2 洞察概念化
    • 2.1 识别机会
      • 2.1.1 机会类型地图
      • 2.1.2 机会的识别过程
    • 2.2 概念生成
      • 2.2.1 概念生成概述
      • 2.2.2 概念生成步骤
    • 2.3 概念选择
      • 2.3.1 概念选择原理
      • 2.3.2 概念筛选矩阵
    • 2.4 概念测试
      • 2.4.1 概念测试目的与方法
      • 2.4.2 概念测试沟通与反思
  • 3 可持续与供应链优化
    • 3.1 产品架构的设计
      • 3.1.1 什么是产品架构
      • 3.1.2 产品架构的内涵
      • 3.1.3 建立产品架构
      • 3.1.4 平台规划
    • 3.2 面向环境的设计
      • 3.2.1 什么是面向环境的设计
      • 3.2.2 面向环境设计流程
    • 3.3 面向制造的设计
      • 3.3.1 面向制造的设计定义
      • 3.3.2 估算制造成本
      • 3.3.3 降低零部件成本
      • 3.3.4 降低装配成本
      • 3.3.5 降低支持成本
  • 4 原型化
    • 4.1 原型化概述
      • 4.1.1 原型化分类
      • 4.1.2 原型化原理
      • 4.1.3 原型化技术
    • 4.2 产品原型制作
      • 4.2.1 解析化原型制作
        • 4.2.1.1 草图器与绘图约束
        • 4.2.1.2 草图到凸台创建零件
        • 4.2.1.3 原型的测量绘图与导入
      • 4.2.2 泡沫原型制作
      • 4.2.3 3D打印原型制作
    • 4.3 服务原型制作
      • 4.3.1 服务设计思维
      • 4.3.2 服务设计的常用方法
  • 5 产品展示与项目管理
    • 5.1 项目流程管理与视觉化
      • 5.1.1 项目的概念
      • 5.1.2 项目流程管理工具
      • 5.1.3 项目流程管理视觉化
    • 5.2 项目结果视觉化
      • 5.2.1 版式的组成与构图平衡
      • 5.2.2 视觉化的原则
      • 5.2.3 视觉化的流程
概念选择



在产品开发的早期阶段,开发团队需要识别客户需求,并使用大量的方法来实现特定需求的概念。概念选择是通过比较各概念间的相对优劣,来选择一个或多个概念进行下一步调查、测试以及研究,从而使概念更好的满足顾客需求和其他指标的过程。


 随堂思考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人给我们留下了灿如星河的文化传承。文化是民族之基,更是民族之魂。传统文化蕴含着古人的思想和精神,蕴含着先贤们的人生智慧与哲理。以今观古,可以得见古人的智慧;以古证今,也可以吸收菁华,将古人的智慧运用到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文化与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使命,传统文化蕴含着内涵丰富的哲理与智慧,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内容丰富的文化内容,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


信息化社会,高度发达的网络和媒体平台,为高校学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接受知识的渠道,各种思想在网络上相互交流融合。为了更好地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发展进行引导,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来丰富高校学生的思想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不断的创造和积累的思想智慧结晶,蕴含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智慧和集体思想,是一个民族对美好的追求和价值取向,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仁义礼智信、恭良温俭让,是对知行合一的人格追求,是中华民族历史、艺术、哲学等思想的集大成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浓缩。

要深度挖掘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的命脉。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璀璨绚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体现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只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将这些丰富的思想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才能唤醒深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家国荣誉感,让青年明确“从哪里来”“向哪里去”,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当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同时也要看到,需把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当代价值,更好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融入转化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传承弘扬。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生活更好地融通起来。融入国民教育、道德建设、法治建设、文化创造、文艺创作、生产生活等方面,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文化产业方面进行时代转化和发展。重视和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在研究文物、遗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的同时,深入研究、阐释和利用文物、遗产的当代价值,更好地在文化产业上发挥其作用。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借助有效的文化传播机制。借助媒体传播,除了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渠道,还要更多地发挥互联网和自媒体等新的传播介质。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推动传统文化的时代发展,实现中华文化的现代化,具有新时代内涵,在对外传播、国际交流等方面进行探索。


【四个自信:河南春晚唐宫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