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二章导学案
-
2 导学内容
第二章 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学习后,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殊研究对象,掌握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形成过程及主要观点。知晓《资本论》发表出版的情况。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证和推进发展作用。理解《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方法分析社会现实。
3.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学习剩余价值理论建立对无产阶级及其他人民群众的热爱情感;通过了解《资本论》的创作和出版过程及核心观点树立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坚定信心。
学习重点与难点:
1.学习重点:(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确立过程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发展过程
(3)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提出过程
(4)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过程
(5)《资本论》第一卷的核心观点
(6)《资本论》第二、三卷的创作和出版过程
(7)《资本论》对唯物史观的论证分析
(8)《资本论》对辩证法的运用和丰富
(9)《资本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证和深化
(10)《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2.学习难点:(1)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提出过程
(2)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过程
(3)《资本论》对唯物史观的论证分析
(4)《资本论》对辩证法的运用和丰富
(5)《资本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证和深化
教与学方法:
1.教法:经典著作背景解读、观点详细阐释、组织问题讨论
2.学法:网络资源自主学习、沉浸式课堂学习、在线作业及作业互评、在线测验巩固提升
学时分配:10学时
导学思路和内容:
【学习思路】
1.本章的基本逻辑结构
本章首先写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程,包括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探索、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形成过程、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过程。这个过程主要体现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
然后,阐述了《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情况及主要内容,同时介绍了《资本论》第二、三卷的创作和出版情况。
再然后,阐述了《资本论》对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证和发展。
最后,概述了《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和传播过程中的地位。
2.学习路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
确立研究对象——科学劳动价值论形成——剩余价值学说创立——《资本论》集大成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用与贡献
论证唯物史观——论证并发展唯物辩证法——论证并深化科学社会主义
↓
《资本论》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形成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论证——在挑战中显示出不灭的真理性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领域的革命性变革
从19世纪50年代起,马克思开始把主要精力用于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从写作《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直到《资本论》第一卷出版,经过长达10余年的研究,马克思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革命性变革。
一、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科学理论体系的探索
1.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探讨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历史中存在的各种社会生产关系,阐明的是人类社会历史中不同时期支配物质资料生产和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和消费的规律。
19世纪50年代后半期,马克思在对政治经济学的深入研究中,特别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第一次完整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进一步发展了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理论,提出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
第一,对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在结构,即社会生产关系运动中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在马克思以前,某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虽已研究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范畴,但是,他们的研究严重脱离了社会生产关系这一基本前提,把这些原本反映社会生产关系局部环节的范畴,看作是一般的自然关系。因此,他们的研究存在两个基本的错误倾向:一是把这些范畴并列起来,使社会经济运行过程变为一个无序列的非历史过程;二是把这些范畴割裂开来,使社会经济运行过程成为各环节互不相干的孤立片段。
针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错误观点,马克思明确认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物质生产都是“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也就是说,不同社会形态的生产有某些“共同标志”“共同规定”,即都表现为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存在形式,以适合人们某种需要的过程,即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但在任何条件下,生产又都是社会的生产,人们只有结成一定的经济关系,才能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
马克思指出,在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中,生产是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决定性因素。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借助生产资料生产出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形成物质生产力,这种物质生产力又是通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实现的,因此,物质资料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们构成物质资料的社会生产方式。
分配是社会产品分归社会或国家、社会集团和社会成员的活动,它包括作为生产条件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分配,以及作为生产结果的产品的分配分配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样的分配关系。分配对生产也有反作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分配属于直接生产过程,这一分配方式决定了生产的性质。
交换是人们相互交换活动或交换劳动产品的过程,它包括人们在生产中发生的各种活动和能力的交换(如分工、协作),以及一般产品和商品的交换。交换是由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决定的,没有分工,就不可能发生交换。生产决定着交换的性质,生产发展的程度决定着交换发展的程度。
消费是人们使用物质资料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的过程,它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生产消费是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它是直接的生产过程,生产消费的结果是生产和再生产出新产品;个人消费是消费资料的消费,它不但实现了劳动力的再生产,而且实现了相应的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所以,消费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具体体现。“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四个环节“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
第二,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理论在《资本论》中得到运用。在《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序言”中,马克思明确提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里所说的“生产方式”,实际上就是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和方法。由于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和方法具有特殊性,社会结构必然被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
《资本论》所研究的正是资本主义经济特有的雇佣劳动和资本结合的特殊生产方式,以及与这一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和交换过程中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和资本的特殊结合的社会历史性质和阶级关系。因此,《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也就是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全过程的生产关系。
2.对政治经济学科学理论体系的探索
从1857年到1863年,马克思对前十几年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在对政治经济学体系长期探索的基础上,从1857年7月到1858年5月,马克思写下了一系列经济学手稿,包括《〈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和《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这是马克思自1843年以后的十几年间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结晶。《〈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和《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结构作了详尽的阐发,对劳动价值、货币、剩余价值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趋势等问题作了科学论述,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形成。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为政治经济学原理部分的理论体系设计了著名的“五篇结构计划”。这就是:“(1)一般的抽象的规定,因此它们或多或少属于一切社会形式……(2)形成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结构并且成为基本阶级的依据的范畴。资本、雇佣劳动、土地所有制,它们的相互关系。城市和乡村。三大社会阶级。它们之间的交换。流通。信用事业(私人的)。(3)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就它本身来考察。‘非生产'阶级。税。国债。公共信用。人口。殖民地。向国外移民。(4)生产的国际关系。国际分工。国际交换,输出和输入。汇率。(5)世界市场和危机。”《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货币章》再次提及“五篇结构计划”并进行了必要补充。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完成以后,马克思打算分册岀版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著作。1859年6月,马克思公开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对商品和货币理论第一次作了极为详尽且系统的探讨。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第一次公开宣布了他的“六册结构计划”,其内容依次为: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这也是马克思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的顺序,马克思把前三册看作是他全部著作的主要部分,因为这三册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结构的三个基本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出版后不久,马克思即在家给几十个经过挑选的工人讲解政治经济学,希望政治经济学理论尽早地为工人阶级所掌握。由于《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所涉及的内容只是商品和货币部分,因而马克思打算将“资本”部分写成《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二分册。
1861年8月,马克思以“《政治经济学批判》续”为标题,开始写作“资本”章。1863年7月,马克思实际完成的是一部包括23本笔记的内容丰富、卷帙浩繁的手稿。这部手稿现在被称为《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进一步完善了劳动价值论,周详地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分析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绝对地租理论等,并在更深的层次上,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趋势作了论述。在这部手稿的写作过程中,马克思决定以“资本论”为标题出版他的政治经济学著作,而把“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副标题。《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一标题显著地表明:资本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理论史批判之间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最重要的特点。
从1863年8月到1865年底,马克思开始正式以“资本论”为标题进行写作。撰写了有关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的流通过程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的一系列手稿,即《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在写作手稿过程中,马克思提出《资本论》“四卷结构计划”,即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总过程的各种形式,第四卷理论史。在这期间,马克思写作的《资本论》第一册《资本的生产过程》手稿,除最后一章“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外,成为1866年《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版的基础。马克思写作的《资本论》第二册《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成为恩格斯以后编辑出版《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的重要基础。
1865年底,马克思开始了《资本论》第一卷的“最后加工”工作。1866年1月1日开始誉写和润色,1867年3月28日定稿,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在汉堡出版。《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以后,马克思所阐释的理论很快就为国际工人运动的一些实践家和理论家所接受,他们认为《资本论》是他们的剑和铠甲,是进攻和防御的武器。1867年以后,马克思为《资本论》第一卷的修订和翻译(特别是法文版的翻译)花费了艰巨的劳动。1871年到1873年间,《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分9个分册出版。1884年和1890年相继出版了德文第三版和德文第四版,德文第四版成为最通行的版本。
1872年9月到1875年11月,经由马克思本人修订、校改的法文版《资本论》第一卷也分册岀版了。法文版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而且有许多问题阐述得更加完善,具有独立的科学价值。对《资本论》第一卷的修订和完善表明,马克思并没有把《资本论》中得出的理论看作是“终极真理”。相反,马克思总是根据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和他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不断地完善和丰富自己的理论。
二、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形成
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在“货币章”完成了创立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工作。其理论上的重要突破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首次确定以商品作为价值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在对“价值”概念的研究中,马克思特别强调:“有必要对唯心主义的叙述方式作一纠正,这种叙述方式造成一种假象,似乎探讨的只是一些概念规定和这些概念的辩证法因此,首先是弄清这样的说法:产品(或活动)成为商品;商品成为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成为货币。”
第二,首次揭示出商品的二重存在形式,深入探讨生产商品的劳动的性质。商品的“二重存在”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商品本身和商品价值的二重存在。商品本身指的是商品的“自然存在”,反映的是商品的特殊性;商品价值则是商品的社会关系,是商品经济关系上的质的规定性。“商品的自然差别必然和商品的经济等价发生矛盾”,即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因素及其矛盾。二是商品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交换价值的二重存在,价值不仅是商品的一般交换能力,同时也是一种商品交换其他商品的比例的指数。
在对商品的二重存在形式的分析中,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质,即一种是抽象的、质上相同只是在量上不同的劳动,另一种是自然的、在质上不同的具体劳动。在对价值形式发展的分析中,马克思又进一步提出了劳动时间的二重含义,即一是商品生产各自特殊的劳动时间,二是决定交换价值的一般劳动时间,揭示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最本质的规定性。
第三,首次从商品价值的内在规定中推导出货币的起源和本质。商品的二重存在形式一方面是商品的自然存在形式,另一方面就是在质上不同于另一种商品存在的作为交换价值符号的形式,商品的这种“二重存在形式”首先在“观念上”发生了变化;然后,在现实的交换过程中,就进一步转化为“实际上”的二重存在形式,即一方面是作为交换的商品本身,另一方面是与交换的商品本身相分离的,并作为交换价值独立存在的特殊商品,这种特殊商品就是货币。因此,货币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强调:“所有这些属性都单纯来自货币是同商品本身相分离的和对象化的交换价值这一规定”。
第四,首次形成价值形式发展性质的基本思路,但未作系统考察。马克思在论述货币的本质时说明了金银作为货币实际上是在自身的一定量的物质形式上表现了商品世界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随后,他又从分析“最原始的物物交换”出发,探讨了货币的本质规定性,他认为:“产品作为交换价值的规定,必然造成这样的结果:交换价值取得一个和产品相分离即相脱离的存在。同各种商品本身相脱离并且自身作为一种商品又同这些商品并存的交换价值,就是货币。”
从价值形式发展的历史来看,货币的最初形式是与物物交换的低级阶段相适应的,这种物物交换中已蕴含了货币的萌芽,只是随着交换关系的发展,价值形式才取得了它的基本形式:商品——作为劳动时间象征的一般产品(货币)——其他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原因在于:在商品交换中,商品生产中的一定量的劳动时间,并不表现在商品自身上,而表现在与含有同一劳动时间的、与其他一切产品相等的、可兑换的特殊商品上。货币就是作为这一特殊商品而成为商品交换可兑换的媒介的。
马克思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为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体系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最突出的理论研究新成果,就是对生产价格理论的研究。马克思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首次探明了从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关系,周详地考察了这一转化的内在机制。在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过程中首先遇到的是生产费用问题。马克思首次区分了三种不同含义的生产费用:一是为生产过程预付的商品中包含的劳动,二是商品生产本身所花费的东西,三是预付资本的价格加平均利润决定的价格。在这三种含义的生产费用中,只有第一种含义的生产费用,才是同剩余价值向利润形式的转化相适应的。以此为基础,马克思分析了生产费用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中的两级转化形式,指出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同时,按价值计算的生产费用也必然转化为按生产价格计算的生产费用。
在论述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中,马克思指岀,商品的价值是成本价格加利润。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即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为前提的。这是通过部门间的竞争实现的,结果是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马克思首次提岀了两种不同形式的竞争理论,揭示了竞争机制在转化中的作用。马克思认为资本存在“两种平均化运动”,即同一生产领域内部的平均化运动和不同生产领域之间的平均化运动;与此相适应,存在着两种不同形式的竞争,即同一生产部门内部的竞争和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而后一种竞争则是生产价格形成的机制,它是借助于资本转移来实现的。
马克思还对平均利润率进行了分析,指出它的实质在于,“全部剩余价值必须不是按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生产多少剩余价值的比例,而是按各个预付资本的大小的比例在它们之间进行分配”。在平均利润率形式中,各部门内的利润和剩余价值不仅在相对量上,而且在绝对量上都不一致。这时,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内在联系完全消失了。最后,竞争的作用使利润平均化,使商品的价值转化为平均价格。
三、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1.对资产阶级古典学派“难题”的解决
17世纪中叶以来,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就对剩余价值如何产生的问题作过一定程度的研究。但是,“所有经济学家都犯了一个错误:他们不是纯粹地就剩余价值本身,而是在利润和地租这些特殊形式上来考察剩余价值”。例如配第和法国的重农学派,都把地租当作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斯密尽管对利润、地租和利息等范畴首次作了系统研究,但他也没有把剩余价值本身当作一个专门范畴同它在利润和地租中所具有的特殊形式区别开来。之后,李嘉图又对这些特殊形式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但他专注于利润和地租、利息之间的量的关系的探讨,也没有发现剩余价值的一般范畴。
经济学说史上诸多经济学家都犯有这个错误,除了他们的阶级局限性和缺少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所运用的方法论的错误。这一错误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他们不能从经济现象中揭示出本质规定性,“他们都是粗略地抓住现成的经验材料,只对这些材料感兴趣”。第二,他们只是孤立地看待经济运行中的个别现象,不能揭示出这些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转化关系。他们不通过任何中介环节,直接把剩余价值同更为具体的形式即利润、利息和地租等混淆起来,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不连贯的说法、没有解决的矛盾和荒谬的东西。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关系、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成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古典学派在剩余价值理论研究上陷入绝境的两大“难题”。
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在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时,就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揭示了资本、利润等范畴的社会历史性。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已指出:“资金只有当它给自己的所有者带来收入或利润的时候,才叫做资本。”资本是“对他人劳动产品的私有权”,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力”。他还证明,工资是异化劳动的直接结果,工资和利润的对立是资本对工人劳动占有、奴役和剥夺的结果。马克思对利润的社会历史性质的深刻认识,为他进一步探讨利润的一般性奠定了重要基础。
随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运用,特别是政治经济学科学方法论的创立,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第一次提出了剩余价值一般的概念。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中,从利润、利息的具体形式中抽象出剩余价值这一内在的、本质的规定性,从而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利润和利息的纯粹形式,把剩余价值一般和剩余价值特殊完全区分开来了。马克思初步提出了剩余价值和利润的转化关系。他认为,“利润只是剩余价值的第二级的、派生的和变形的形式,只是资产阶级的形式,在这个形式中,剩余价值起源的痕迹消失了”。这里的“第二级的”一词,不仅具有由原生的生产关系转化而来的意义,而且还具有在形式上脱离原生的生产关系.形成更高层次的“非原生的生产关系”的意义。利润作为剩余价值的“第二级的”转化形式,不仅说明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源泉,是利润的本质;而且还说明,在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利润已较剩余价值具有更复杂、更具体的规定性。
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对剰余价值一般作了更广泛的探讨。他把剩余价值一般和剩余价值特殊的转化关系,看作是资本一般形式到资本特殊转化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他认为,首先必须在“资本一般”基础上揭示“一般形式的剩余价值”,然后才有可能在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形式上揭示剩余价值“分支”——利润、利息等的本质。同时,马克思也把剩余价值一般向剩余价值特殊的转化过程,同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过程联系在一起,从而说明剩余价值一般不只是一种逻辑运动中的存在,同时也是资本现实运动中的存在。剩余价值一般的提出,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本质,解决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古典学派在剩余价值理论研究中的第一个难题。
面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古典学派的第二个难题,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就已着重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探讨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问题,提出了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平均化和平均利润的重要思想,但还未能在价值和生产价格这一质的转化关系上理解这些问题。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对剩余价值到利润和利润到平均利润的“两种转化”过程作了系统的探讨和论述。
马克思认为,在这“两种转化”过程中,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的重要机制就是部门间竞争所发生的资本转移。马克思还认为,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别和资本周转时间的不同,是形成不同的个别利润率,从而引起利润平均化的“源泉”。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现实,不是在价值基础上完成的,而是在价值的转化形式——生产价格基础上完成的。随着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市场价格据以“旋转”的中心也不再是价值,而是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理论的形成,说明了商品的价值与生产价格之间存在的差额,实质上主要只是部门内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取得的平均利润之间的差额,而这种差额归根到底是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之间重新分配的结果,由此解决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古典学派的第二个难题。
2.剩余价值理论的系统阐发
劳动力商品理论的提出,是揭示剩余价值源泉、解开资本对雇佣劳动剥削历史之谜的基础。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马克思就认为,在资本和雇佣劳动的交换关系中,“工人拿自己的劳动力换到生活资料,而资本家拿他的生活资料换到劳动,即工人的生产活动,亦即创造力量。工人通过这种创造力量不仅能补偿工人所消费的东西,并且还使积累起来的劳动具有比以前更大的价值”。
直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才首次提出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基本内容。他首先把资本运动分为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工人拿自己的商品同资本的一定货币额相交换;第二个过程是资本占有劳动的价值增殖过程。在对第一个过程的分析中,马克思先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他认为,“工人出卖的只是对自己劳动能力的定时的支配权”,而“劳动能力”本身“根本不存在于工人之外……只是在可能性上,作为工人的能力存在”。“劳动能力”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受到资本的推动,它就会变成工人的一定的生产活动”,即实现创造价值和使价值得到增殖的过程。因此,劳动实质上只是劳动能力使用价值实际发挥作用的过程。然后,马克思又进一步区分了“劳动能力”价值和“劳动能力”使用价值,认为“劳动能力”商品的价值也是由工人本身生产所耗费的那个劳动量决定的。
最后,在对资本运动第二个过程的分析中,马克思指出:“在资本方面表现为剩余价值的东西,正好在工人方面表现为超过他作为工人的需要,即超过他维持生命力的直接需要的剩余劳动。”这样,马克思已把剩余价值归结为剩余劳动,并把剩余劳动归结为“劳动能力”使用价值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能力”自身价值的余额。劳动力商品理论成为揭示剩余价值源泉的重要理论基点。
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劳动力商品理论。马克思是在“货币转化为资本”总命题下,在对“资本总公式”(G-W-G’)的深入分析中,对劳动力商品存在的历史条件、劳动力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殊性作了周详论述的。这一论述深刻表明,G-W-G'运动形式是揭示劳动力商品实质的逻辑前提,而劳动力商品又是G-W-G’运动形式存在和发生作用的实际基础。G—W—G’运动形式和简单商品流通的W—G—W运动形式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前者包含着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的买和卖的过程。只有在劳动力商品存在并发生作用的基础上,G-W-G’的价值增殖才可能是不违背商品经济基本规律的经济过程。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创立,深刻地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工人获得的工资只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资本获得的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劳动力使用价值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价值的部分,就是被资本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即利润的原生形态。马克思正是在严格意义的劳动价值论基础上阐明剩余价值起源的。
剩余价值生产形式理论是马克思在创立剩余价值理论的过程中最先提出来的。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首次提到“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概念,并初步分析了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原因。他认为,资本为力图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不停运动,而生产力一旦成为资本的生产力,就自然成了创造更多剩余价值的物质条件。其原因在于,“工人劳动的提高了的生产力,由于缩短了补偿对象化在工人身上的劳动……所必需的时间,因而表现为工人用在资本价值增殖……上的劳动时间延长了”。马克思还探讨了剩余价值“相对量”的增大与“生产力乘数”,即生产力增长倍数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是,马克思这时还没从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上,阐明这两种剩余价值生产形式的内在联系。
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才首次对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作了考察。他认为,从现代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历史来看,绝对剩余价值是以资本生产的已有的“现实条件”,如土地自然的富饶程度为基础的;所利用的也不是由资本所创造的,而是由资本直接遇到的那种生产力水平为基础的。这时,生产力的既定程度是前提,相反,相对剩余价值则以发展了的社会生产力和已提高的劳动生产率为前提。之后,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进一步以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这一历史发展为主线,再现了绝对剩余价值向相对剩余价值转化的历史过程。
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还引入了超额剩余价值的概念。马克思认为,超额剩余价值的实质就是,“用超过该生产阶段平均水平的更有生产效率的劳动方法作为例外生产出来的那个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这个商品的一般的或社会的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这一暂时的剩余价值是生产方式变化的直接结果”。在这里,马克思首次把资本的一般的、必然的趋势同这种趋势的表现形式区别开来,搞清了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向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过渡的现实转化机制和逻辑上的“中介”环节。
在阐明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形式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劳动从属于资本的两种基本形式的理论。劳动从属于资本的理论是剩余价值生产形式理论的赓续,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与两种剩余价值形式相适应的是劳动从属于资本的两种单独的形式,一种是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从属,一种是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从属。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从属的典型形式,发生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建立的初期。这时,与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相适应的社会化大生产还没建立起来,生产力的活动方式还没发生根本的变化,劳动和资本之间除了买卖关系之外,还不存在任何政治上或社会上固定的统治和从属关系。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有可能在更大规模上应用自然力、科学和机器。这时,“不仅是形式上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而且劳动过程本身也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只是现在才表现为特殊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出一种已经改变了的物质生产形态。另一方面,物质形态的这种改变构成了资本关系发展的基础,因此与资本关系完全适合的形态只是与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劳动和资本的关系进入了“实际”从属的阶段。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从属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已取得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入它的成熟阶段。
在劳动实际从属于资本的阶段,劳动已完全成了一种“异己”的所有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展,“资本家对这种劳动的异己的所有制,只有通过他的所有制改造为非孤立的单个人的所有制,也就是改造为联合起来的、社会的个人的所有制,才可能被消灭”。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从属潜伏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自我扬弃的因素。因此,马克思所阐明的劳动从属于资本的理论,不仅揭示了雇佣劳动隶属于资本的经济实质,而且包含着资本所有制转化为“社会的个人的所有制”的思想,揭示了资本所有制最终崩溃的内在必然性。
第二节 《资本论》的问世
《资本论》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
一、《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
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终于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
1.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
第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本质的特征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完全分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起点是资本的原始积累。马克思通过对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分析,深刻地揭示出:“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资本原始积累,一方面使大量的社会财富迅速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并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大批的直接生产者突然被剥夺了生产资料,变成一无所有的自由劳动者,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前提和本质特征。
第二,资本主义生产是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商品生产。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历史前提是简单商品生产,但它在本质上又不同于简单商品生产。资本主义生产是社会化的商品生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全部物质财富都采取商品的形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
第三,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和根本目的。剩余价值规律作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制约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部过程。
2.科学地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作用及其根本局限性
第一,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作用。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是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并发展起来的,是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建立的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因此它的历史使命就是发展生产力,从而在客观上为新的社会形态创造出必要的物质前提。
资本主义创造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力,这首无要归结为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正是剩余价值的内在规律和竞争的外在压力,迫使资本家不顾一切自然和历史的限制,拼命地扩大再生产。资本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造成了无止境扩大生产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资本发挥了极大的革命作用,它将个别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极大地发展了协作和分工,并将科学纳入生产过程,形成了庞大的机器体系和生产机体,驱使巨大的自然力为人类需要服务,这必然使社会生产力获得空前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创造出了世界性的、内容广泛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和联系。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发展使货币交换成为人们之间进行联系的唯一手段,使人们之间的联系变成了超越地域、血缘、民族和语言等一切原有界限的全面的社会关系,这样就为实现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还改造了人的需要,生产出了具有广泛需要的人。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虽然在本质上具有敌视人、压迫人的性质,并导致了人的需要畸形发展,但它所创造的巨大社会生产力和物质财富在客观上却为满足人们日益丰富和广泛的需要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
第二,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局限性及其暂时性。马克思明确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由于它本身的内在规律,一方面不得不这样发展生产力,就好像它不是在一个有限的社会基础上的生产,另一方面它又毕竟只能在这种局限性的范围内发展生产力,——这种情况是危机的最深刻、最隐秘的原因,是在危机中爆发的种种矛盾的最深刻、最隐秘的原因,资产阶级的生产就是在这些矛盾中运动,这些矛盾,即使粗略地看,也表明资产阶级生产只是历史的过渡形式。”一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造成资本同劳动之间的对立,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根本对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根本的对立,同时也正是这种对立形式孕育了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即作为新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代表者——无产阶级。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造成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替代,正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这一内在矛盾的发展所导致的。
二、《资本论》第二、三卷的创作与出版
《资本论》创作耗费了马克思毕生的心血和精力,但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生前只出版了第一卷,但他写作了大量的手稿,特别是《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奠定了《资本论》的框架和基础。1866年马克思把第一卷手稿整理出版为《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但《资本论》第一卷手稿的最后一章“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没有用在正式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中。剩下的《资本论》第二卷的第一稿和第三卷的手稿成为恩格斯后来整理出版《资本论》的依据和基础。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与世长辞,编辑、出版《资本论》第二、三卷的重要任务就落在了恩格斯的肩上。1883年3月15日,恩格斯在整理马克思的遗物中第一次接触到《资本论》的手稿。在《资本论》第二卷的编辑中,恩格斯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根据马克思的原意,对马克思写作的手稿作了编排,把它编成一部具有内在联系的完整的著作;二是为《资本论》第二卷制定了一个包括3篇21章45节的完整的结构;三是为了使叙述更为确切、逻辑更为严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原稿作了一定的必要的加工和修改。经过辛勤劳动,1885年《资本论》第二卷出版了。
《资本论》第三卷是恩格斯自1885年开始,用了9年的时间编辑出版的。恩格斯根据《资本论》第三卷所要阐释的内容从篇章结构上对马克思的手稿作出新的编排,具体分为7篇52章,并增写了各章节的标题,使第三卷成为系统的和尽可能完善的著作。与此同时,恩格斯通过加工整理材料,补写了正文的内容,弥补了手稿的不连贯性。此外,恩格斯还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为第三卷写了序言并进行了增补,除了在正文中增补字句、段落、章节、注释外,还写了《价值规律和利润率》《交易所》两篇增补专论,使《资本论》第三卷具有了新的意义。
第三节 对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论证和重大发展
一、《资本论》对唯物史观的科学论证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作了经典表述,并指出这是他从研究经济学中得出并一经得出就用以指导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结论。这就是:“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资本论》以上述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论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不仅十分重视对劳动过程的具体分析,而且由此进一步深刻地揭示了生产力范畴的内涵。他指出:“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过程诸要素的有机结合,就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这些因素的不断改进和共同作用使得社会劳动生产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在马克思看来,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劳动资料具有决定性意义,“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劳动过程的诸要素在劳动生产中是以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这种结合的方式首先表现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任何劳动生产都是和一定的所有制形式相联系的,“在任何财产形式都不存在的地方,就谈不到任何生产,因此也就谈不到任何社会”。这说明,生产力必定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实现的。马克思指出,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他们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在他们的社会生活的生产中所处的各种关系”。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形成的客观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通过具体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而具体验证了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资本论》关于资本原始积累的分析,深入揭示了这一历史过程。在封建社会内部,由于商品生产两极化的内在规律,造就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条件。所谓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就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互分离的过程。“资本主义生产一旦站稳脚跟,它就不仅保持这种分离,而且以不断扩大的规模再生产这种分离。”应可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由于资本的本性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被用来扩大再生产,而资本家的竞争,又加剧了资本的集中,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必然是社会化大生产。然而,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为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这就与社会化大生产形成不可调和的矛盾。同时,无产阶级的产生及其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矛盾的不断加剧,最终将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破裂,资本主义社会必将灭亡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马克思指出:“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2.科学论证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具体分析,科学地验证了唯物史观关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状况的规律。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具体分析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依赖关系。例如宗教,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之前,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在物质生活生产过程中的内部关系,即他们彼此之间以及他们同自然的关系是很狭隘的。这种关系的狭隘性就观念地反映在自然宗教和民间宗教中。而在商品生产者的社会里,“一般的社会生产关系是这样的:生产者把他们的产品当做商品,从而当做价值来对待,而且通过这种物的形式,把他们的私人劳动当做等同的人类劳动来互相发生关系。对于这种社会来说,崇拜抽象人的基督教,特别是资产阶级发展阶段的基督教,如新教、自然神教等等,是最适当的宗教形式”。
道德也是如此。资产阶级一方面提倡所谓的天赋人权,鼓吹自由、平等、博爱,即对抽象人的崇拜,另一方面实际信奉的却是最粗俗的拜物教和最卑劣的个人主义。他们鼓吹的“勤劳”“节欲”的美德,只是针对劳动者的,充分暴露出资产阶级道德的伪善。马克思认为,这是由资本无限制攫取剩余价值的本性所决定的,因为从总的方面来说,“这也并不取决于个别资本家的善意或恶意。自由竞争使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作为外在的强制规律对每个资本家起作用”。
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时,深刻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决定着它们的法权关系,指出资产阶级标榜的权利平等和公平,不过是商品生产关系的抽象表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产品的所有者必须按照价值尺度进行自由交换,才能使产品成为商品。“为了使这些物作为商品彼此发生关系,商品监护人必须作为有自己的意志体现在这些物中的人彼此发生关系,因此,一方只有符合另一方的意志,就是说每一方只有通过双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为,才能让渡自己的商品,占有别人的商品。可见,他们必须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者。这种具有契约形式的(不管这种契约是不是用法律固定下来的)法的关系,是一种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法的关系或意志关系的内容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资本主义的法权关系只是其生产关系的政治外壳和表现形式而已。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不仅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而且也对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权力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进行着重研究。他指岀,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法律制度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巩固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如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中,国家权力对资本剥夺劳动者劳动资料的所有权起了巨大的作用,国家通过有组织的社会暴力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发挥过很大的作用。如英国的圈地运动迫使大批农民丧失生产资料,并使他们成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这就是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暴力和法律的强制所造成的结果。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经确立,国家权力和法律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巩固和发展的作用就十分显著和重要如“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规定’工资,即把工资强制地限制在有利于赚钱的界限内,为了延长工作日并使工人本身处于正常程度的从属状态,就需要并运用国家权力”。这是所谓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充分表明,资产阶级的国家权力和法律是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为其服务的。
3.论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则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对拜物教等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思想意识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的分析,科学地验证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根本观点。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和资本起着支配和决定性作用,因此人们将商品看成仿佛具有自己的生命并支配着人的神秘物而加以崇拜,就像宗教对神的崇拜一样。马克思将这种意识称为商品拜物教。
马克思深刻揭示出商品拜物教产生的根源:“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这样,马克思就深刻地说明,任何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即使是像商品拜物教这种从颠倒、虚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观念也不过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种社会存在的反映
4.论证和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和规律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用人的发展状况以及和其相对应的社会发展形式来揭示人类历史发展一般趋势的思想。
他指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同步发展起来。”
需要强调的是,马克思这一理论是以生产方式的发展为基础,以人的发展状况为侧重点来阐述人类历史发展一般趋势及其规律的。
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第一大社会形式中,由于生产力极端低下,人们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个人与社会的联系十分贫乏,只存在以自然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原始共同体。随着分工和交换的出现,以血缘为基础的原始共同体逐渐为地域共同体(如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农业公社和城市公社)所取代。对地域共同体的特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给予了十分明确的阐述:“人都是互相依赖的:农奴和领主,陪臣和诸侯,俗人和牧师物质生产的社会关系以及建立在这种生产的基础上的生活领域,都是以人身依附为特征的。”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分工和交换逐渐扩大,导致共同体内部私有制的发展,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劳动者与劳动条件的天然统一开始被破坏,商品经济逐渐取代了自然经济。商品经济最直接、最主要的后果,就是造成人的孤立化和人对物的依赖性,造成原始共同体的瓦解。
在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第二大社会形式中,人的发展也进入了第二个阶段。马克思指出,由于商品经济的繁荣以及分工和交换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货币对人统治的社会,即个人全面依赖于物的社会。特别是在典型的商品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形式中,生产的目的不是创造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创造交换价值。这种生产方式造成原始共同体中的那种人的依赖关系彻底解体,并以此作为自己发展的基本前提。人不再直接地依赖别人或者依赖某种共同体,而是依赖于物,依赖于商品和货币,这样,“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可以说是颠倒地表现出来的,就是说,表现为物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在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形式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显示岀人的本质性力量,人不再是自然必然性的奴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显示出人相对于自然的独立性;同时也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和全面的能力体系。但这种人的独立性是不完全的,此时所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和全面的能力体系也是有局限性的,都是建立在人对物的依赖性的基础之上的。
马克思认为,在以产品经济为基础的第三大社会形式中,生产的发展和财富的增长必然和人的全面发展相一致,从而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成为目的本身,其基本特征就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这种人的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这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的,这种生产才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相异化的普遍性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正是社会化的商品生产赋予劳动以科学的性质,造就人自身能力和个人关系得以普遍和全面发展的客观条件,从而为未来社会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创造了自由时间和发展空间的前提和可能。
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三大形式的理论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内容,他在考察三大社会形态演进的过程中始终把下述序列看作是同步的过程:在人的发展形态上是从人的依赖关系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再到全面的自由个性的发展;在经济发展形式上是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产品经济;在社会生活组织形式上是从自然共同体到经济政治共同体,再到自由人联合体,这是一个由必然到自由的过程,也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合乎规律的过程。
二、《资本论》对唯物辩证法的运用和丰富
《资本论》的方法论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统一起来。
第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马克思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离不开科学抽象的方法,即以抽象思维为特征的、辩证的逻辑方法。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对大量经验材料的研究和概括,形成各种科学概念或范畴,并根据它们的发展所表现出来的连贯性,将它们逻辑地联系起来,这就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
马克思指出,人们在思维中把握客观对象,要经历两条前后相继而又方向相反的道路。“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马克思认为,后一种显然是科学上正确的方法。因为第一条道路正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所走的道路,事实证明是错误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社会这一复杂整体的认识,就是遵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道路,从“商品”这个简单、抽象的规定开始自己的思维进程的。马克思从揭示商品的内部矛盾过渡到分析货币,再从货币过渡到资本,从资本过渡到剩余价值,从绝对剩余价值过渡到相对剩余价值,再从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综合考察,揭示出工资的本质、运动规律及其采取的各种形式。
第二,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进程是和历史过程相符合的。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贯彻的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原则。恩格斯对这一原则曾作了十分简明的说明:“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
马克思将这一方法论原则不仅运用于《资本论》的体系结构中,而且也体现于经济范畴的排列顺序上。如《资本论》第一卷中经济范畴的逻辑顺序是:商品与货币——资本与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一般趋势。这一顺序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规律是一致的。
第三,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辩证分析。
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商品中包含着这个社会的一切矛盾的萌芽,马克思肯先通过对商品交换过程的分析,揭示出商品内部包含着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进而他又分析出商品的这种二重性根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然后,马克思通过对货币这种商品交换中一般等价物的分析指出,货币的出现使商品之间的对立转化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当劳动力也成为商品的时候,货币就转化为资本,这样商品与货币的矛盾就转化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特有的矛盾,即资本与雇佣工人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进而通过对资本内部矛盾的分析,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矛盾中,揭示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在于劳动力价值与劳动创造的价值之间的矛盾,即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能带来大于它自身价值的价值,这就是剩余价值。
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正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集中体现。
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对抗性质,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得以解决。这样,马克思通过资本主义各种经济范畴内部矛盾的辩证分析,论证了资本主义的灭亡是其自身固有的矛盾作用的必然结果。
此外,马克思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范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中,还运用了质量统一的分析方法,阐明了唯物辩证法质量互变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表现。“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它已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大机器工业三个不同阶段。同样,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达到资本主义生关系所不能容纳的程度,从而导致适合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从简单协作到工场手工业再到大机器工业这三个不同阶段,可以说是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所替代则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所引起的根本质变。
《资本论》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范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中,还深刻地证明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遵循着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第四节 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证和深化
一、论证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1.揭示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资本的本性就是最大限度、无止境地追求剩余价值,这一本性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界限。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贪欲在一定限度内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但同时也带来种种极为恶劣的后果。可见,资本主义所带来的每一个进步都是以某种退步为代价的。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积累历史趋势的分析,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内在矛盾,指出其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
资本主义生产的日益社会化乃是不可遏止的历史趋势。然而另一方面,随着资本的集中,生产资料却日益掌握在数量不断减少的资本巨头手中,他们为最大限度攫取剩余价值,在竞争的压力下竭力扩大再生产,但又使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同时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相对过剩人口的规律使工人更加附属于资本,造成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积累。这样势必会造成劳动人民购买商品能力的衰退,从而引发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激起无产阶级的激烈反抗。
这一切深刻地证明:“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2.揭示未来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
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必须以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为前提,即“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在共产主义条件下,将在整个社会范围内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和分配劳动,并形成消费资料的按劳动分配的制度,使劳动时间成为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产品的个人消费部分所占份额的尺度。
共产主义还必须以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极高的劳动生产率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劳动的性质也将发生根本变化。劳动不仅彻底摆脱了被奴役状态,而且劳动者也将成为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随着人们活动方法的改变,社会也将成为自由人的联合体。
二、论证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使命
1.揭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通过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和资本原始积累的分析,说明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产生的历史过程,指出这两个阶级一开始就在经济上处于根本对立的地位。
通过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科学分析,马克思更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指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根本对立的深刻经济根源就是剩余价值生产。
马克思通过对剩余价值两种生产方法的具体分析,深刻揭露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残酷剥削,以及这种残酷剥削给雇佣工人带来的极大苦难。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积累过程的科学分析,指出资本积累所必然造成的两极分化,必然会进一步加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对立和冲突。
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无产阶级就摆脱不了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地位;只有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用新的生产方式取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无产阶级才能由资本的奴隶变成社会的主人。
2.阐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斗争策略
马克思指出:“这个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最后消灭阶级。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马克思在以往的许多著作中多次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作出过阐述,但《资本论》的阐述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深刻剖析的基础之上,并且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中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历史的总结基础上加以阐述的,因而这一阐述更为深刻和透彻。
马克思指岀,雇佣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斗争是同资本关系本身一起开始的。有了长时间斗争的经验,工人阶级才学会把机器和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区别开来,从而才得以将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这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走向成熟。马克思根据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高度评价工人阶级进行经济斗争的意义,认为这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一个先决条件。但他同时也强调,工人阶级应该在经济斗争中不断提高阶级觉悟,不断扩大和加强自己的阶级队伍,增加组织性,进而转向思想斗争和政治斗争,并使这些斗争形式得以综合利用。
第五节《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
《资本论》是马克思实现经济科学革命的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重要标志。
第一,《资本论》是马克思实现经济科学革命的理论成果。
《资本论》实现了政治经济学彻底的革命性变革。
从写作《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开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领域进行了一场革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形成。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为政治经济学原理部分的理论体系设计了著名的“五篇结构计划”。
在1859年6月公开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序言”中,马克思提岀了更为清晰的“六册结构计划”,即“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顺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1862年底,马克思把他正在写作的经济学著作正式定名为《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之后,马克思又提出《资本论》“四卷结构”的计划,即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总过程的各种形式,第四卷理论史。
从“五篇结构计划”到“六册结构计划”,再到“四卷结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过程,也是《资本论》的创作过程,反映了《资本论》是马克思实现经济科学革命的理论成果。
第二,《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诞生的标志。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解决了导致英国古典经济学破产的难题,完善了劳动价值论,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建立起一个包括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在内的严密而宏大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面前的这部著作,决不是对经济学的个别章节作零碎的批判,决不是对经济学的某些争论问题作孤立的研究。相反,它一开始就以系统地概括经济科学的全部复杂内容,并且在联系中阐述资产阶级生产和资产阶级交换的规律为目的”。可见,《资本论》形成了完整的政治经济学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对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验证和经济学论证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生产及生产过程、剩余价值实现和分配等问题的探讨,不仅运用了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而且也以对资本主义经济矛盾运动的分析,以对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矛盾运动的研究,丰富了唯物史观的内容,论证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使唯物史观在对资本主义经济现实的分析中得到逻辑展开和确证。
《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分析,进一步为揭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提供了经济学的证明。剩余价值的发现则使马克思为社会主义从空想社会主义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研究,对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揭露,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尖锐的对抗性矛盾的论证,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而未来社会则是“全面的自由个性的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是科学共产主义必要的理论前提和基础,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不仅仅是关于未来社会的描述,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肩负着改变世界这一特殊的实践任务”。
三、经受各种严峻挑战,充分显示出真理的力量
《资本论》经受了来自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各方面的理论挑战和论争,表现出强大的感召力和生命力,充分显示了真理的力量。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问世之后,就受到了资产阶级学者的“缄默抵制”,他们不评论、不介绍、不攻击,要用沉默的方式置《资本论》于死地。
马克思逝世以后,《资本论》第二、三卷问世,第一卷的各种文字版本也相继出版。《资本论》在工人运动中广泛传播:为了诋毁《资本论》,资产阶级学者转而对《资本论》进行“非难”和“攻击”。
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资本主义时代出现的一些新变化,《资本论》面临着新的挑战。奥地利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冯•庞巴维克首先发起了对《资本论》中阐述的劳动价值论的攻击,他一方面认为《资本论》第一卷与第三卷之间存在矛盾,马克思用第三卷的劳动价值论否定了第一卷的劳动价值论,另一方面认为在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中,复杂劳动是无法还原为简单劳动的。庞巴维克攻击和非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目的在于用边际效用论取代劳动价值论。
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的修正主义者爱德华•伯恩施坦以庞巴维克的观点为依据,对《资本论》中的劳动价值论也提出了一系列“修正”的主张,甚至加以否定。一时间,宣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已经过时的论调、断言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被颠覆的奇谈怪论层出不穷。在事关马克思主义历史命运的重大问题上,一些理论家如奥地利经济学家鲁道夫•希法亭、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领袖罗莎•卢森堡等旗帜鲜明地对庞巴维克、伯恩施坦的观点进行了批判,为捍卫和坚持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
20世纪初,英国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以其所建立的“均衡价格论”,集供求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产力论、生产费用论等各种学说为一体,试图用这种折中主义的庸俗的价值论来对抗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继马歇尔之后的凯恩斯把《资本论》诬蔑为“只是一册陈腐的经济学教本”,认为“这本书不但在科学上是错误的,而且与现代世界已经没有关系或不相适应”。但是,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之后西方学者为了找到反危机的出路,纷纷回过头来想从马克思《资本论》中寻找医治资本主义痼疾的良方。因此,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对《资本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漫骂少了、全盘否定不多见了,他们摆出和解的姿态,要把马克思凯恩斯化、把凯恩斯马克思化。英国的经济学家琼•罗宾逊提出,“重新学习”“重新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于是,《资本论》走进了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学的课堂和研究场所。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显示出了强大的理论威力。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深入发展,信息产业崛起,高新技术涌现,生产自动化极大发展,使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使马克思的《资本论》又面临着新的挑战。一些西方学者如阿尔文•托夫勒、约翰•奈斯比特又提出要用知识价值论、信息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然而,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又重现了马克思《资本论》的重要价值。苏东剧变以后,人们意识到苏东社会主义的失败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也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背离马克思主义、背离社会主义的结果。
在西方,“马克思引起了轰动”“马克思没有死”“马克思的幽灵又回来了”的观点层出不穷。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资本主义金融危机不断爆发的情况下,西方国家出现了“《资本论》热”“马克思热”“马克思的复兴”“马克思的回归”等现象。越来越多的青年面对资本主义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越来越有兴趣了解这位一百多年前的伟大思想家,了解他在一百多年前所阐述的思想。由此可见,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的理论提出“重新学习”“重新研究”以后,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经历了经济全球化浪潮和苏东剧变的考验,西方社会开始对马克思的理论作出重新评价、加以肯定。
四、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资本论》历经社会发展实践的挑战和考验,具有历史发展的穿透力,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中产生了巨大的威力。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实践中得到了证实,20世纪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事实不仅证实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而且还证实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尽管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但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深远意义是永存的,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意义是永存的,《资本论》中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科学的、正确的。
20世纪以来,在《资本论》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引下,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为实践,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并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立起来,开创了人类社会最伟大变革的历史进程。在这个历史进程中,社会主义以它在革命、战争、建设、改革中经受的考验和磨炼,谱写了人类历史的辉煌篇章,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开辟了一条前人未曾走过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魅力和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创造力。
本章思考题:
1.马克思是如何阐述劳动价值论的?
2.试论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的关系。
3.试论《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理论贡献。
4.马克思是如何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历史趋势的?
5.为什么说《资本论》使唯物史观由假说变成了科学理论?
6.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在《资本论》中的运用?
7.试论马克思《资本论》的历史地位和当代意义。
阅读书目:
1.马克思:《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导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马克思:《资本论》第一、二、三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6卷、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