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抗震救灾
公元2008年,蓄势已久的印度板块骤然向亚洲板块俯冲,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高原东缘地质沿龙门山构造带方向汹汹涌动,突遇四川盆地刚性地块顽强阻击,于是乎,逆冲、右旋、挤压……巨大能量最终积聚于龙门山北川映秀镇浅表层10—20公里地壳韧性转换带……5月12日14时28分04秒,突然,千万声怒吼一齐喷射,飞沙走石,天地混沌……北至北京、蒙古,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泰国、台湾、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几乎整个东南亚地区与整个东亚地区都传递着震感。
破坏力是相当恐怖而惊人的:汶川大地震能量堪比当年美国在日本广岛掷下原子弹的几十倍。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达里氏8级,最大烈度达11度,余震3万多次,涉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10个省(区、市)417个县(市、区)、4667个乡(镇)、48810个村庄。灾区总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受灾群众4625万多人,其中极重灾区、重灾区面积13万平方公里,造成69227名同胞遇难、17923名同胞失踪,需要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510万人,房屋大量倒塌损坏,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多元,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举世罕见。
惨烈的巨大灾难把中国人民逼到了全力以赴抗震救灾的特殊境地。经历3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别无选择,只得以30年大发展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与大自然展开一场顽强抗争!
灾情牵动着中南海的中枢神经。震后1小时27分钟,胡锦涛总书记即作出重要指示:“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紧急部署,果断决策,举全国全民全军之力抗震救灾。在灾情最为危急的时刻,5月16日上午,胡总书记又风尘仆仆飞临四川地震灾区第一线,运筹帷醒,指挥若定。“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他坚定有力的声音回响在灾区上空。
震后2小时12分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乘坐的专机飞赴四川灾区。此后,在“黄金抢救72小时”的日日夜夜,一个66岁老人的身影一直穿行于灾区废墟、瓦砾、倒塌的学校、临时搭起的帐篷医院……他目光慈爱而坚毅,分明传递出一种信心和力量:“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用百倍的努力!”
“第一时间”成为最有力的号令。国务院启动《应急预案》中最高的一级地震响应:人民解放军、武警、公安和消防官兵雷霆挺进,展开救援;国家有关部门紧急行动,及时发布地震信息,调拨救灾物资,下拨应急资金,组织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现场工作队与卫生应急队奔赴灾区。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一场中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灾群众的生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造成的损失。84017名群众被从废墟中抢救出来,149万名被困群众得到解救,430多万名伤病员得到及时救治,其中1万多名重伤员被快速转送全国20个省(区、市)375家医院。
党和政府的各级组织,千方百计安置受灾群众生活。1510万名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妥善安排,881万名灾区困难群众得到救助,震后三天,四川省委、省政府当机立断:开仓放粮。确保灾区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医疗、有安全住所,真正做到:大灾之年不饿死、冻死一人。胡锦涛总书记驰赴河北,又飞往江苏,亲自部署赶制大批帐篷和板房。
党和政府的各级组织,全力安排抢修交通、电力、通信、广电、水利、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及时处理和化解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切实做好余震监测、气象服务、科技支撑、煤电油运保障等各项工作,及时准确公布灾情,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创造了有利条件;积极组织资金拨付和物资供应,并及时采取措施加强对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抗震救灾资金物资及时有效用于灾区和受灾群众。
5月22日,温家宝总理第二次来到四川灾区巡视,特别牵挂汶川大地震后形成的头号“悬湖”—唐家山堰塞湖的排险工作。就在火车专列上,温总理阵前点将,亲自指定四川省省长、四川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指挥长蒋巨峰,兼任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指挥部指挥长,全权负总责。临危受命的蒋巨峰,先后五次冒着生命危险乘坐直升机飞抵唐家山堰塞湖坝顶察看险情,会商专家们制订周密方案,精心组织涉及绵阳市、遂宁市两市总人口130多万群众避险撤离战术演练……6月7日7时08分,唐家山堰塞湖首次泄流;至6月10日17时,两亿多立方米的湖水已排除一亿多立方米。当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激动地宣布:悬在绵阳市人民头上的一盆水已流走了大半盆。此刻,蒋巨峰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最终,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排险无一人伤亡——它的成功处置,一时传为世界上大型堰塞湖抢险排险的佳话!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紧急行动、全力以赴,灾区广大干部群众不屈不挠、奋起自救,全社会奉献爱心、倾力支援,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华侨华人和衷共济、踊跃捐献,形成了抗击地震灾害的强大力量,开展了规模空前的抗震救灾斗争。众多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国际友人积极支援,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宝贵帮助。经过顽强努力,抗震救灾斗争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
2008年10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使之转化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党和政府的各级组织,加强对灾区的政策扶持,全力抓好灾区生产恢复工
作,灾区工业、农业、旅游业等恢复取得重大进展;科学开展评估和规划工作,及时制定有关条例、指导意见和规划,中央财政建立专项基金,组织实施对口支援,依法有序实施灾后恢复重建。
震后不到3个月,恢复重建工程就已全面启动。
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基点,抓紧恢复重建灾区群众家园、涉及民生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努力的目标是: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
尊重民愿,体现民意,集中民智,让群众尽可能多地得到实惠,最太限度地调动起群众重建家园的满腔热情与积极性。
尊重自然规律与科学规律并重,住房重建、设施重建、产业重建、城镇重建、生态重建,以及生产力布局、重大项目安排等,均充分考量到防灾避险的各项功能。
党中央、国务院重拳出击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投资1万亿元用于灾后重建,期望作为拉动内需、促进全国发展的强大引擎。
灾后恢复重建,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努力破解发展难题,积极探索与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与优化城市布局、与转变发展方式、与充分开放合作、与改善宏观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正走出一条依法重建、科学重建的新路子。日本阪神大地震重建耗费近10年时间。中国速度令全世界为之震惊。抗震救灾风雨路,我们经历了巨大悲伤和绝地反击。一路跋涉走来,彰显了生命的高贵和大爱无疆,既无比艰辛又充满欣慰。
党心可鉴,民心可追。中华民族以独特的智慧、勇气、精神,以坚不可摧的凝聚力和国家意志,在人类与自然灾害的抗争史上,耸立起又一座巍峨丰碑!
【案例解析】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地区的8级特大地震,以一种极其特殊的方式检验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巨大历史性成就,证明了社会主义中国具有强大的活力,人民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真正动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人民军队是保卫人民的钢铁长城。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强领导、科学指挥,始终与灾区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在震后第一时间就把抗震救灾确定为全党全国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各地区各部门大力倡扬全国一盘棋思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授灾区,在调集人员、支援物资、收治伤员、安置移民、建造临时和过渡住所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面对特大地震灾害,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广大干部群众紧急动员、迅速行动,充分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在山崩地裂的危急关头,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处变不惊、指挥若定,带领群众化悲痛为力量、从废墟上勇敢站立起来,沉着冷静地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各级干部挺身而出、身先士卒,组织群众争分夺秒抢救被困人员,想方设法安置受灾群众,带领群众抓紧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广大共产党员舍生忘死、勇往直前,做到了关键时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冲得上去,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灾区人民临危不乱、守望相助,全力开展自救互救。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公安民警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14.6万名人民子弟兵,心系灾区人民安危,肩负党和人民期望,从高级将领到普通士兵,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承担起抗震救灾最紧急、最艰难、最危险的任务。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全国人民心系灾区、情系灾区,形成了齐心协力抗击灾害的磅礴力量。在抗震抢险的日日夜夜里,全国各族人民忧心如焚、戮力同心、生死与共。灾难无情,人间有爱,汶川加油、中国加油,成为响彻中华大地的最强音。
1.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
通过本案例学习,帮助学生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认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显著政治优势,我们必须倍加珍惜、永远坚持。
本案例可用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部分的辅助教学,或用于该部分课程内容的考核。
2.本案例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案例使用过程中应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