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及团队建设管理制度
一、管理对象
工作室全体成员
二、管理原则
师德师风与育人能力相结合;培训学习与自我发展相结合;教科研与校企合作相结合;示范引领与作用效果相结合;公平透明与量化评分相结合。
三、会议制度
1、每学期召开一次工作室计划会议,讨论本学期工作室计划,确定工作室成员的阶段工作目标、工作室的教育科研课题及专题讲座内容。
2、每学期召开一次工作室总结会议,安排本学期需展示的成果内容及形式,分享成功的经验、探讨存在的问题。
3、根据工作室计划,每学期至少安排二到三次阶段性工作情况汇报会议,督促检查课题的实施情况,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难点。
四、工作制度
1、各工作室需制定符合科学规律的研究项目和成员专业化成长发展目标,要有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
2、工作室需为成员制定具体提升计划,有效安排培训、学习研究活动。成员必须参加工作室布置的培训工作,完成工作室的学习、研究任务,努力实现培养计划所确定的目标。
五、学习研讨制度
1、工作室要有灵活的学习方式,个体自学、集体学习和研讨培训学习相结合。在每学期自我发展计划中要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要根据研究方向,结合工作室引领示范的主题,每学期至少集中学习一次,并利用各种平台进行学习心得、成果交流。
2、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建立定期研讨制度。
六、考核制度
1、对工作室考核由考核领导小组负责,采取听汇报、座谈、测评、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主要从工作室自身建设、团队建设、完成培养任务、产教研活动、工作室网站建设、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进行量化考核。
3、对工作室成员由工作室负责人考核,具体为师德师风、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技能水平等方面考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考核不合格者则调整出名师工作室;同时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
七、档案管理制度
工作室需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成员的成长过程性材料、学习成果和获得荣誉要及时整理归档,为个人成长和工作室的发展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