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

马广强、孙昊鑫、徐洪波、廖永翠、万红娇

目录

  • 1 第一篇 医学免疫学--  绪论
    • 1.1 电子教材  医学免疫学绪论
    • 1.2 第一课时 免疫的概念、功能。
    • 1.3 第二课时 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 1.4 案例--超级人类
    • 1.5 章节测试
  • 2 第二单元 抗原
    • 2.1 电子教材 抗原
    • 2.2 第一课时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 2.3 第二课时 抗原的特异性
    • 2.4 第三课时 抗原的分类
    • 2.5 章节测试
  • 3 第三单元 抗体
    • 3.1 电子教材 抗体
    • 3.2 第一课时 抗体及其结构
    • 3.3 第二课时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 3.4 第三课时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作用
    • 3.5 案例--生物导弹
    • 3.6 章节测试
  • 4 第四单元 补体系统
    • 4.1 电子教材 补体系统
    • 4.2 第一课时 概述
    • 4.3 第二课时 补体系统的激活
    • 4.4 第三课时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 4.5 案例教学--青春痘成长日记
    • 4.6 章节测试
  • 5 第五单元 细胞因子
    • 5.1 电子教材 细胞因子
    • 5.2 第一课时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 5.3 第二课时 分类
    • 5.4 案例--细胞因子的释放
    • 5.5 章节测试
  • 6 第六单元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 6.1 电子教材 MHC
    • 6.2 第一课时  什么是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 6.3 第二课时 HLA抗原的分子结构及特点
    • 6.4 第三课时 HLA与医学实践
    • 6.5 章节测试
  • 7 第七单元 免疫细胞
    • 7.1 电子教材 免疫细胞
    • 7.2 第一课时   免疫器官
    • 7.3 第二课时 免疫细胞
    • 7.4 案例教学:巨噬细胞追杀细菌
    • 7.5 章节测试
  • 8 第八单元 免疫应答及其调节
    • 8.1 电子教材 免疫应答
    • 8.2 第一课时 概述
    • 8.3 第二课时 抗原提呈
    • 8.4 第三课时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 8.5 第四课时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 8.6 案例---抗流感的免疫应答过程
    • 8.7 章节测试
  • 9 第九单元 超敏反应
    • 9.1 电子教材 超敏反应
    • 9.2 第一课时 I型超敏反应
    • 9.3 第二课时 II型超敏反应
    • 9.4 第三课时 III型超敏反应
    • 9.5 第四课时 IV型超敏反应
    • 9.6 案例教学 超敏反应的治疗与预防
    • 9.7 章节测试
  • 10 第十单元 免疫学应用
    • 10.1 电子教材 免疫学应用
    • 10.2 第一课时 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检测
    • 10.3 第二课时 免疫预防
    • 10.4 案例教学-ELISA 检测
    • 10.5 章节测试
  • 11 医学微生物绪论
    • 11.1 电子教材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
    • 11.2 微生物概论
  • 12 第二篇 医学微生物学
    • 12.1 电子教材 细菌学总论
    • 12.2 第一课时 细菌的形态
    • 12.3 第二课时 细菌的结构
    • 12.4 案例--鞭毛的运动
    • 12.5 章节测试
  • 13 第十二单元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 13.1 电子教材 细菌的生理
    • 13.2 第一课时 细菌的代谢
    • 13.3 第二课时 细菌的生长繁殖
    • 13.4 第三课时 细菌的人工培养
    • 13.5 章节测试
  • 14 第十三单元 细菌的分布与致病
    • 14.1 第一课时 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
  • 15 第十四单元 人体的微生物环境
    • 15.1 第一课时 正常微生物群
    • 15.2 第二课时 人体微生物群的生理意义
    • 15.3 第三课时 微生态失调
    • 15.4 章节测试
  • 16 第十五单元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 16.1 第一课时 感染的定义及意义
    • 16.2 第二课时 感染的类型及影响感染的因素
    • 16.3 第三课时 细菌性感染
    • 16.4 章节测试
  • 17 第十六单元   消毒与灭菌
    • 17.1 电子教材 消毒与灭菌
    • 17.2 第一课时 物理控制方法
    • 17.3 第二课时 化学消毒灭菌法
    • 17.4 章节测试
  • 18 第十七单元 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18.1 电子教材 遗传与变异
    • 18.2 第一课时  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 18.3 电子教材 噬菌体
    • 18.4 第二课时 噬菌体
    • 18.5 第三课时 基因突变及其分子机制
    • 18.6 章节测试
  • 19 第十八章 常见病原性细菌
    • 19.1 第一课时  球菌
    • 19.2 第二课时 肠道杆菌
    • 19.3 第三课时 厌氧性细菌
    • 19.4 第四课时 分枝杆菌属
    • 19.5 其它原核生物
    • 19.6 章节测试
  • 20 第十九单元 真菌学
    • 20.1 电子教材 真菌学概论
    • 20.2 第一课时  真菌概论
    • 20.3 第二课时 常见致病真菌
    • 20.4 章节测试
  • 21 第二十单元  病毒学
    • 21.1 电子教材 病毒学
    • 21.2 第一课时 病毒学概论
    • 21.3 第二课时 流感病毒
    • 21.4 第三课时 肝炎病毒
    • 21.5 第三课时 HIV
    • 21.6 第四课时 疱疹病毒
    • 21.7 第五课时狂犬病毒
    • 21.8 课外学习 埃博拉病毒
    • 21.9 章节测试
  • 22 第三篇 医学寄生虫学
    • 22.1 电子教材 寄生虫概论
    • 22.2 第一课时 绪论
    • 22.3 章节测试
  • 23 第一章 线虫
    • 23.1 电子教材 医学蠕虫
    • 23.2 医学蠕虫与线虫概述
  • 24 第二章 吸虫
    • 24.1 电子教材 吸虫
    • 24.2 吸虫
  • 25 第三章 绦虫
    • 25.1 电子教材 绦虫
    • 25.2 绦虫
    • 25.3 医学原虫
  • 26 第四篇 课程实验内容
    • 26.1 第一课时 抗生素的概念和分类
    • 26.2 第二课时 抗生素产生菌的分离和筛选
  • 27 第二十二单元  微生物与药物变质
    • 27.1 第一课时 药物中微生物的来源
    • 27.2 第二课时 微生物引发的药物变质
    • 27.3 第三课时 防止药物微生物污染的措施
  • 28 第二十三单元 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
    • 28.1 第一课时 常用的体外抑菌试验
    • 28.2 第二课时 体外杀菌试验
  • 29 第二十四单元  药物制剂的微生物学检查
    • 29.1 第一课时 无菌检查
    • 29.2 第二课时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 29.3 细菌培养基的制备
  • 30 实验教学内容
    • 30.1 实验教学课件
      • 30.1.1 实验一 细菌的 分离纯化实验
    • 30.2 革兰氏染色实验
    • 30.3 实验三 药敏实验
    • 30.4 紫外杀菌实验
    • 30.5 细菌接种实验
    • 30.6 真菌形态学观察
    • 30.7 免疫学实验
    • 30.8 寄生虫观察实验
第二课时 感染的类型及影响感染的因素

 

三、影响感染的因素

感染的临床表现之所以具有极大差异与繁复变化,是因为感染的发生、发展以及结局类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病原体、宿主免疫力与环境。

(一)病原体

病原体是感染发生、发展过程的主要客体因素。感染的发生、发展往往取决于:

1. 病原体的合适寄居部位:几乎所有的已知病原体在宿主体内都有一个选择性的寄居部位,能否到达合适的寄居部位将决定病原体是否可在宿主体内定居、繁殖,以及其致病力能否发挥作用;

2. 病原体的致病力:致病力也称毒力(virulence),通常包括侵袭力(invasiveness)与毒素(toxin)两部分。前者是病原体进入宿主机体、并在体内定植、扩散、繁殖的能力。后者是病原体对宿主细胞形成选择性毒性损害的物质。毒力的另一层含义是衡量病原体致病力强弱的量化指标,一般以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或半数感染量(median infective dose,ID50)表示。

3.病原体的数量:当机体免疫力和病原体致病力相对恒定时,病原体的数量与其引起感染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二)宿主免疫力

宿主的免疫力是感染发生、发展过程的主体因素。一般由固有性免疫(innate immunity)与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两部分组成。前者对病原体构成防御屏障,并在感染早期发挥主要的清除、杀灭病原体作用及限制病原体播散作用。后者可特异性针对特定病原体形成高效的清除机制,并可形成与维持长期的选择性免疫作用。

宿主的免疫力是针对病原体致病力的主要抑制与抵抗因素。但也是在感染过程中所形成的宿主机体组织损伤的原因之一。

(三)环境

环境是感染发生、发展过程的条件因素。环境因素可包括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一般通过间接方式对宿主与病原体产生影响。对于病原体而言,环境往往可以提供病原体生存与传播的合适条件以增加传播机会。如气候、温度、湿度、媒介孳生环境等。对于宿主而言,环境则可在个体与群体水平上增加宿主的易感性。如人口流动、生活条件与习惯的改变以及医源性因素的影响等。

 

四、感染的类型

由于感染过程受诸多因素影响,导致感染表现的多样化与复杂化。感染可以在不同层面上分成不同的类型。如根据病原体的类型分为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真菌性感染;根据流行病学意义分为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潜伏感染与携带状态;根据病原体的来源分为内源性感染与外源性感染,根据临床病程分为急性感染与慢性感染;根据感染部位分为局部感染与全身感染等。此外,还有根据医学微生物与宿主共生关系转变而定义的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根据特定感染环境定义的医院内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等。

(一)流行病学意义上的感染类型

感染从流行病学意义上分为显性感染、隐性感染、潜伏感染与携带状态。如前所述,显性感染与隐性感染是以出现或不出现临床疾病表现作为区分。而潜伏感染(latent infection)是特指病原体以隐伏状态寄生于宿主细胞内的一种感染,这一感染状态一般发生于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之后,潜伏感染的病原体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激活,重新引起临床感染。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则是特指临床感染表现消失后,病原体在机体的储留状态。

    显性感染、隐性感染与携带状态都是流行病学意义上的传染源。尤其是隐性感染与携带状态因其缺乏明显的临床感染表现,常常可因被忽视而成为最主要的病原体传播来源,因此在流行病学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潜伏感染一般不形成病原体的播散。

(二)机会性感染

机会性感染是指由微生物与宿主共生关系转变而引起的感染。与宿主共生的正常微生物群在宿主免疫力降低、寄居部位改变以及菌群失调等异常情况下可引起感染。机会性感染一般表现为致病力较低、易引起医院内感染、耐药性较普遍等特点。同时机会性感染也是形成新现和再现病原微生物的一个原因。

(三)医院内感染

在医院环境中发生的感染称为医院内感染。系指医院这一特定环境下造成的病原体播散所引起的感染。医院内感染的成因,一是免疫力低下者为主要易感人群,如有基础疾病者、老人、婴幼儿等;二是医源性因素成为主要传播环节、如长期、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透析技术的使用以及介入性诊疗方法的应用等。医院内感染可分为内源性医院内感染(endogenous nosocomial infection)与外源性医院内感染(exogenous nosocomial infection)两类。所谓内源性医院内感染是指系由患者自身正常菌群所引起的机会性感染,亦称自身感染(self-infection)。所谓外源性医院内感染是指患者与其他患者、医护人员或诊疗设备及医院环境等接触所引起的感染,亦称交叉感染(cross inf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