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与中国社会

郭于华 等

目录

  • 1 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 1.1 我们都是社会性动物
    • 1.2 命运多舛明证其力量所在
    • 1.3 社会人都应具备的心智品质
  • 2 社会学与社会生活
    • 2.1 社会学的公共性
    • 2.2 社会化与社会角色(上)
    • 2.3 社会化与社会角色(下)
    • 2.4 文化系统与文化变迁(上)
    • 2.5 文化系统与文化变迁(下)
  • 3 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
    • 3.1 古典社会学理论三大家
    • 3.2 社会学理论与现代社会
    • 3.3 社会学研究方法概述
    • 3.4 社会学的定量研究
    • 3.5 社会学的定性研究
    • 3.6 涂尔干关于自杀的研究
    • 3.7 中国自杀问题研究
    • 3.8 研究方法的对比分析
  • 4 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
    • 4.1 社会角色
    • 4.2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 4.3 社会关系:六度分割理论
    • 4.4 社会关系:找工作与社会网
    • 4.5 泰坦尼克号与社会结构
    • 4.6 社会结构的测量与作用
  • 5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 5.1 阶级还是阶层
    • 5.2 社会的开放与封闭
    • 5.3 案例分析:教育视角下的分层与流动
    • 5.4 富二代还是官二代,你呢?
  • 6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 6.1 富士康青年工人为何自杀?
    • 6.2 中西社会结构的比较
    • 6.3 社会组织与社会建设
    • 6.4 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 7 社会制度与社会治理
    • 7.1 国家的产生与职能
    • 7.2 民主政体
    • 7.3 极权政体
    • 7.4 威权政体
    • 7.5 社会自治
  • 8 乡村社会与城市社会
    • 8.1 农业文明的起源与延续
    • 8.2 农业社会与乡土中国
    • 8.3 城乡二元结构中的中国农民
    • 8.4 中国的城市化问题
  • 9 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
    • 9.1 社会运动理论的发展
    • 9.2 个体行为、集体行为与权利维护
    • 9.3 公民权利的依法维护
    • 9.4 维稳体制与不稳定幻象
  • 10 社会变迁与转型
    • 10.1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
    • 10.2 现代化的理论解释
    • 10.3 全球化发展趋势
    • 10.4 路在何方?如何走出陷阱?
  • 11 阅读
    • 11.1 阅读
  • 12 问卷调查
    • 12.1 问卷调查
富二代还是官二代,你呢?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社会流动停滞会导致社会结构出现定型化趋势,即社会结构的固化。

改革开放的80年代开始出现的社会阶层不很成形而且很不稳定;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步出现定型化趋势:

第一,阶层之间的边界开始形成;如居住格局(富人区,高尚社区,高档商品房小区,福利房,限价房,廉租房);生活方式(消费,如依据交通工具,有人将人群划分为私车族、打车族、公车族和骑车族;文化消费,审美品味等,贵族俱乐部);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分层化。

第二,阶层内部的认同开始形成;“我们感”与“他们感”的形成;贫富意识包括“仇富心理”的出现,同时出现“嫌贫心理”。

第三,阶层之间的流动开始减少;向上流动十分困难,阶层相对凝固;经商的门槛越来越高,白手起家的可能性已经很小。

第四,社会排斥以及阶层再生产机制的形成;社会歧视与社会排斥;

教育作为阶层再生产的机制;教育资源配置不平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大学校园中的分化,有人概括了大学里的五大部族:(大富之家、小康子弟、工薪阶层、困难生、特困生)的区隔;更有甚者,中国成都温江区某某镇中学,曾经将贫富学生用不同颜色的校服来区别:让有钱人家的孩子穿红色校服、教室有VCD、电视机,穷人家的孩子则穿蓝色衣服,分开管理。此举引起不少学生家长的不满,并指控校方在校内制造“两个世界”。这个“红蓝二色,一校两服”的“贵贱隔离”现象,正是当下中国社会的缩影。

令人瞩目的“二代”现象:官二代,富二代,贫二代,农民工二代;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强者恒强,弱者恒弱。“二代”现象最突出地显示了社会流动与社会结构定型化的问题,即社会地位向下一代传递。平民的孩子无论怎样努力奋斗,无论如何聪明智慧,都难以改变命运,实现向上流动的梦想,在上学、就业、升迁等方面都存在不公正的社会安排。

这种显而易见的不公很容易带来社会的矛盾冲突,不利于和谐、良性、有序和有活力社会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