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与中国社会

郭于华 等

目录

  • 1 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 1.1 我们都是社会性动物
    • 1.2 命运多舛明证其力量所在
    • 1.3 社会人都应具备的心智品质
  • 2 社会学与社会生活
    • 2.1 社会学的公共性
    • 2.2 社会化与社会角色(上)
    • 2.3 社会化与社会角色(下)
    • 2.4 文化系统与文化变迁(上)
    • 2.5 文化系统与文化变迁(下)
  • 3 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
    • 3.1 古典社会学理论三大家
    • 3.2 社会学理论与现代社会
    • 3.3 社会学研究方法概述
    • 3.4 社会学的定量研究
    • 3.5 社会学的定性研究
    • 3.6 涂尔干关于自杀的研究
    • 3.7 中国自杀问题研究
    • 3.8 研究方法的对比分析
  • 4 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
    • 4.1 社会角色
    • 4.2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 4.3 社会关系:六度分割理论
    • 4.4 社会关系:找工作与社会网
    • 4.5 泰坦尼克号与社会结构
    • 4.6 社会结构的测量与作用
  • 5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 5.1 阶级还是阶层
    • 5.2 社会的开放与封闭
    • 5.3 案例分析:教育视角下的分层与流动
    • 5.4 富二代还是官二代,你呢?
  • 6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 6.1 富士康青年工人为何自杀?
    • 6.2 中西社会结构的比较
    • 6.3 社会组织与社会建设
    • 6.4 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 7 社会制度与社会治理
    • 7.1 国家的产生与职能
    • 7.2 民主政体
    • 7.3 极权政体
    • 7.4 威权政体
    • 7.5 社会自治
  • 8 乡村社会与城市社会
    • 8.1 农业文明的起源与延续
    • 8.2 农业社会与乡土中国
    • 8.3 城乡二元结构中的中国农民
    • 8.4 中国的城市化问题
  • 9 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
    • 9.1 社会运动理论的发展
    • 9.2 个体行为、集体行为与权利维护
    • 9.3 公民权利的依法维护
    • 9.4 维稳体制与不稳定幻象
  • 10 社会变迁与转型
    • 10.1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
    • 10.2 现代化的理论解释
    • 10.3 全球化发展趋势
    • 10.4 路在何方?如何走出陷阱?
  • 11 阅读
    • 11.1 阅读
  • 12 问卷调查
    • 12.1 问卷调查
城乡二元结构中的中国农民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我们欠农民太多”                             

                                                 ——杜润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Farmer:农民,农夫;农场主,畜牧者,牧场主;承包者,包税人。

Peasant:农民(常指非英语国家的自耕农或雇农);庄稼人,乡下人。(小农,以区别于西方国家的农场主)red neck(美国)—乡巴佬;小农意识。

Farmer and peasant 的区别不是从业的、职业的区别,而是社会身份、地位的差别。在中国的制度环境中,农民从来不是职业或劳动分工意义上的类别,而是社会身份和地位等级上的类别。

通常认为城乡差别是由三类因素造成的:制度障碍(包括户籍制度、税赋、定价歧视、农民就业歧视等);产业差别(工业产值的乘数效应和农业产值的加数效应。产业差别使农业和非农业间存在着截然不同的发展前景,单从发展农业角度增加农业收入,从总体上讲是不可能有较大增长前景的。这是由农产品增加的有限性和对农产品总体需求弹性决定的。因此,农业价值创造是有极限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人力资本差别(城镇教育水平普遍高,农民教育普遍低)。

在中国造成农民贫困和乡村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制度性的,这种体制性原因经常被表述为城乡二元结构;有人甚至用“一国两制”来说明城乡之间巨大的鸿沟。若用社会学概念来表述城乡之间的分割状态,我们可以认为这是社会断裂(孙立平)的表现之一。所谓断裂社会是指这个社会中的一部分人被抛到社会结构之外,与整个社会系统几乎失去联系,难以跟上社会前行的步履。二元结构体现在方方面面:

长期以来户籍制度将农民捆绑于土地,不能迁徙,无法流动,甚至面临生存绝境时连逃荒都不行;

农产品商品率低,同时制度约束下农村的商业活动都被禁止;

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权利方面,长期保持城乡之间资源配置的不公正状态;从没有保障到有微薄保障是一个进步,但今天的新农合、新农保仍与城市保持巨大差别。

为工业化长期从农村汲取资源:粮食、税费、人力、土地。极端时甚至被汲取殆尽。

1949-2003年农民交了近4000亿元的农业税; 

1953-1985年统购统销,从农民手中至少拿走了价值58亿两黄金的财富;

国家以低于其实际价值的价格收购和出售粮食,而以高于其实际价值的价格将工业产品卖给农民,这就形成了“剪刀差”。从1950年到1978年,国家从农业取得了5100亿元收入(按照当时的最低价格兑换成黄金相当于至少58亿两,至少相当于现在的49万亿人民币),平均每年176亿元;1979年到1994年,国家从农业提取了15000 亿元收入,平均每年937.5亿元。而90 年代以来每年“剪刀差”的绝对额都在1000亿元以上。(数据来自王锋《中国农村税费改革分析研究》P51);

1959-1961年大饥荒:上千万农民因为过度征粮被饿死;

农民私有土地被收归集体所有,至今仍无土地所有权;

1962年为了缓解城市粮食压力,城镇人口向农村移民2000万;

60多年来农民付出的劳役不计其数;

60多年来,政策歧视让农民的公民权利丧失殆尽。

(http://soci.cssn.cn/shx/shx_fcyld/201310/t20131029_740571.shtml)

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整个社会要从一个以农村为主的社会转变为一个以城市为主的社会,这是一个世界趋势。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果一个社会不能够顺利实现这种转变,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如果不能顺利地实现这种转变,也将不会继续保持一个以农村为主的社会,而会形成一个断裂的社会。在目前的中国,农民之所以被甩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之外,一个基本的原因就是,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导致农业的小规模经营,无法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因而农村和农民显然无法与日益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社会成为一体。而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也并未能真正融入城市,而是形成中国特有的“农民工”现象——工作在城市,而家庭、子女养育、社会保障等等都无法在城市进行。

从西方农业转型过程来看,农业规模经营的基本前提是农业劳动人口的转移,而中国人口基数过大,农业人口数量过大,城市吸收能力有限,制度性安排的种种限制,使农村人口大规模转移成为不可能。农产品在相当大程度上还是糊口产品,而非市场产品。农产品成本高,品质差,无法与进口农产品竞争,进一步加剧了农业的困境与农村的困境。

美国农业是一个资本、技术密集型,极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能够如此与美国政府的积极政策支持是分不开的。而美国政府能够持续不断地向农业提供支持和补贴,又需从政治的角度方能解释。用最简单方式概括,自新政以来的美国农民属于人口规模小(2-3%)、组织水平高、政治能量大的利益集团,他们在影响政治选举和联邦政府的决策中可谓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与美国农业和农民的特点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的农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依靠传统技术的自给自足型农业,而非资本与知识密集型的依靠现代技术的市场竞争型农业;中国的农民是人口数量最大、组织化程度最低、政治力量最弱的群体,事实上构成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弱势群体或底层社会的主体。

中国农民在历史上一直处于被剥夺的位置,在特定时期甚至被剥夺殆尽。农村一直是被抽取的对象,劳动力、资源(土地)、农产品、钱。农民的生存境况常常决定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动荡,甚至导致王朝更迭。因而历来的统治者也不可谓不关注农民。但他们关心农村社会的原因:它是农副产品的来源、税费来源和廉价劳动力的来源,是王朝或国家抽取资源的对象;也是社会动乱的动力来源——载舟覆舟的道理。这种关注都不是以农民为本位的。

今日,农民与农民工仍构成当代中国社会中最大的弱势群体。也许就他们谈论人权问题过于奢侈,因而有人呼吁给农民以“国民待遇”:非国民待遇包括城乡二元分割,制度性壁垒,社会不公正,对农民的剥夺,违背“生存伦理”。农村的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但概括地说,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表现为政治层面的农村治理体制与治理结构的问题;二是表现在经济层面的农村发展问题,包括贫困问题的解决;三是表现在社会层面的人口与劳动问题。人们常说中国的问题是农民的问题(当然现在中国的问题不仅是农民的问题);应该说农民的问题也是整个中国的问题,在社会转型时期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