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与中国社会

郭于华 等

目录

  • 1 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 1.1 我们都是社会性动物
    • 1.2 命运多舛明证其力量所在
    • 1.3 社会人都应具备的心智品质
  • 2 社会学与社会生活
    • 2.1 社会学的公共性
    • 2.2 社会化与社会角色(上)
    • 2.3 社会化与社会角色(下)
    • 2.4 文化系统与文化变迁(上)
    • 2.5 文化系统与文化变迁(下)
  • 3 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
    • 3.1 古典社会学理论三大家
    • 3.2 社会学理论与现代社会
    • 3.3 社会学研究方法概述
    • 3.4 社会学的定量研究
    • 3.5 社会学的定性研究
    • 3.6 涂尔干关于自杀的研究
    • 3.7 中国自杀问题研究
    • 3.8 研究方法的对比分析
  • 4 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
    • 4.1 社会角色
    • 4.2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 4.3 社会关系:六度分割理论
    • 4.4 社会关系:找工作与社会网
    • 4.5 泰坦尼克号与社会结构
    • 4.6 社会结构的测量与作用
  • 5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 5.1 阶级还是阶层
    • 5.2 社会的开放与封闭
    • 5.3 案例分析:教育视角下的分层与流动
    • 5.4 富二代还是官二代,你呢?
  • 6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 6.1 富士康青年工人为何自杀?
    • 6.2 中西社会结构的比较
    • 6.3 社会组织与社会建设
    • 6.4 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 7 社会制度与社会治理
    • 7.1 国家的产生与职能
    • 7.2 民主政体
    • 7.3 极权政体
    • 7.4 威权政体
    • 7.5 社会自治
  • 8 乡村社会与城市社会
    • 8.1 农业文明的起源与延续
    • 8.2 农业社会与乡土中国
    • 8.3 城乡二元结构中的中国农民
    • 8.4 中国的城市化问题
  • 9 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
    • 9.1 社会运动理论的发展
    • 9.2 个体行为、集体行为与权利维护
    • 9.3 公民权利的依法维护
    • 9.4 维稳体制与不稳定幻象
  • 10 社会变迁与转型
    • 10.1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
    • 10.2 现代化的理论解释
    • 10.3 全球化发展趋势
    • 10.4 路在何方?如何走出陷阱?
  • 11 阅读
    • 11.1 阅读
  • 12 问卷调查
    • 12.1 问卷调查
社会人都应具备的心智品质
  • 1 视频
  • 2 补充
  • 3 章节测验


现代社会学产生于个人生活与社会历史进程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社会学的眼光即从社会结构的视角看待社会事实。

在具体情境中的个人烦恼(the personal troubles of milieu)与社会结构中的公共议题(the public issues of social structure)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 ——出自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1959)

C. Wright Mills (1916—1962),美国著名社会学家。1942年完成其博士论文《实用主义的社会学解释》(A Sociological Account of Pragmatism )。1945年开始到哥伦比亚大学任副教授。其思想、行为方式、教学和研究风格都带有桀骜不驯的特点。46岁英年早逝。美国社会学会会后来设定“米尔斯奖”,用以奖励优秀的社会学专门著作。 

什么是社会学的想像力?

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之中,才能够理解他们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身的命运,他只有变得知晓他所身处的环境中所有个人的生活机遇,才能明了他自己的生活机遇。因此,具有社会学想像力的人能够看清更广阔的历史舞台,发现现代社会的构架,通过这种想像力,个体性的焦虑不安就被体现为明确的社会性困扰,公众再不漠然,而是参与到这样的公共论题中。

—— 米尔斯

人们很少意识到,个人生活的模式和世界历史的轨迹之间有一种微妙的接合,造成烦恼的结构变迁是他们无法控制的。只要经济结构和秩序出现整体性的衰败,失业便不再是个人所能化解的问题;只要战争成为民族国家体系与全球工业化不均衡的内在属性,人们对此带来的困扰便无能为力……。洞察这一关系需要一种能够帮助人们运用资讯和发展理智的能力,即社会学的想象力。the personal troubles of milieu(私人的事情:一个人觉得他所珍惜的价值受到了威胁) 和the public issues of social structure(整体的历史社会的制度;不同情境交错互渗的方式;公共事务:人们觉得某些大众珍惜的价值受到了威胁)的区分和联系是社会学想象的一个基本工具。(常见的是态度要么是恐慌panic;要么是冷漠indifference apathy)      

社会学要承担政治和学术的任务,迫切需要具备这样的心智品质。

“社会科学无不涉及启蒙与蒙昧之间的斗争。将社会科学想象成一种公共智识的工具,举凡重大问题的一切真实解答都必须仰赖人类觉醒的层次”。


社会学是科学吗?

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那样一般的、有力的理论;社会科学理论也不是用精确的数学模式表达的。 

科学并不是一系列发现,而是发现的方法。科学是方法,通过它的理论得以表达并且经适当的观察得到检验。

社会学家能够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取得对人类社会的认知,这种认知不是表面的而是要深入到社会现象的本质;不是片面的而是系统、全面的。  

社会科学要面对更为困难的研究对象;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有思想、会选择、能行动的主体(self-aware subject or agency),研究结果是互为主体性(intersubjectivity)的产物。

科学具备两项基本要素:

第一,解释必须采用理论形式;第二,理论必须是系统研究验证的对象。

社会学是经验性的,以客观的观察与逻辑的推论为方法,不以直观、玄想或超自然启示为研究根据。 

社会学是理论的,透过抽象、概化、合乎逻辑的关系命题,对复杂的经验观察作简单、纯粹化的撮要;这个命题系统构成理论,用来说明并解释所研究社会现象间的因果关系。

社会学是累积的,通常透过不断检证、否证既有的理论与经验,在此基础上修正、说明并改善原有的社会学的知识。

社会学是价值中立的,它不是在寻求是非,判断善恶,而是在发现;不论所研究的社会学问题或社会行为是好是坏,研究者本身的价值立场为何,社会学只是尝试说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