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与中国社会

郭于华 等

目录

  • 1 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 1.1 我们都是社会性动物
    • 1.2 命运多舛明证其力量所在
    • 1.3 社会人都应具备的心智品质
  • 2 社会学与社会生活
    • 2.1 社会学的公共性
    • 2.2 社会化与社会角色(上)
    • 2.3 社会化与社会角色(下)
    • 2.4 文化系统与文化变迁(上)
    • 2.5 文化系统与文化变迁(下)
  • 3 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
    • 3.1 古典社会学理论三大家
    • 3.2 社会学理论与现代社会
    • 3.3 社会学研究方法概述
    • 3.4 社会学的定量研究
    • 3.5 社会学的定性研究
    • 3.6 涂尔干关于自杀的研究
    • 3.7 中国自杀问题研究
    • 3.8 研究方法的对比分析
  • 4 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
    • 4.1 社会角色
    • 4.2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 4.3 社会关系:六度分割理论
    • 4.4 社会关系:找工作与社会网
    • 4.5 泰坦尼克号与社会结构
    • 4.6 社会结构的测量与作用
  • 5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 5.1 阶级还是阶层
    • 5.2 社会的开放与封闭
    • 5.3 案例分析:教育视角下的分层与流动
    • 5.4 富二代还是官二代,你呢?
  • 6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 6.1 富士康青年工人为何自杀?
    • 6.2 中西社会结构的比较
    • 6.3 社会组织与社会建设
    • 6.4 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 7 社会制度与社会治理
    • 7.1 国家的产生与职能
    • 7.2 民主政体
    • 7.3 极权政体
    • 7.4 威权政体
    • 7.5 社会自治
  • 8 乡村社会与城市社会
    • 8.1 农业文明的起源与延续
    • 8.2 农业社会与乡土中国
    • 8.3 城乡二元结构中的中国农民
    • 8.4 中国的城市化问题
  • 9 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
    • 9.1 社会运动理论的发展
    • 9.2 个体行为、集体行为与权利维护
    • 9.3 公民权利的依法维护
    • 9.4 维稳体制与不稳定幻象
  • 10 社会变迁与转型
    • 10.1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
    • 10.2 现代化的理论解释
    • 10.3 全球化发展趋势
    • 10.4 路在何方?如何走出陷阱?
  • 11 阅读
    • 11.1 阅读
  • 12 问卷调查
    • 12.1 问卷调查
命运多舛明证其力量所在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社会学与社会的共同命运:清华社会学系的当代史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成立于1926年。1949年之前,清华社会学系可谓阵容整齐、师资强大。潘光旦、陈达、吴泽霖、苏汝江、费孝通、吴景超……都是著名教授。当时一篇题为《院系漫谈》的文章把社会学系比喻为“通才制造所”,说从教授阵容来讲“社会学系要算本校法学院最大的一系”(1948年《清华年刊》)。

经过院系调整后,清华社会学系被取消,主要人员去向不同的地方:吴文藻、潘光旦、吴泽霖及费孝通去中央民族学院;陈达、吴景超、李景汉、赵承信等先去中央财经学院,后到中国人民大学;孙本文到南京大学地理系任教;史国衡则完全脱离了教学岗位,留在清华担任总务工作。


1949年之前, 有22所大学或独立学院设置了社会学系或历史社会学系、社会事业行政学系。其中有10所是教会学校,美国教会所办的占了8所。1950年底前,包括燕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学校的社会学系,已经因为与美国教会的密切联系而被取消。

1949年6月,曾经做过潘光旦的学生、时任清华社会学系教授的费孝通,写了一篇文章《当前大学种种问题》,提出“大学的改造”问题:“当前各大学需要改造是一件极明白的事实。基本的原因是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时代,中国社会已迈入一个新的建设阶段;在这阶段中,大学担负起来了新的任务,为了完成这新任务,原有大学制度和教学内容暴露了它的弱点,必须加以改造了。”

1949年8月18日,时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的潘光旦向校务委员会主席叶企孙呈递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写道:“社会学系下学年学程几经系中师生商讨,历时四月,获有成效,兹送上一份,请准备案试行……”。收到报告后,叶企孙将其转报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

9月27日,华北高教会对潘光旦的报告做出了批复,其中对必修课的批示有如下一些:“社会学原理”可归并在“各派社会学说批判”中讲;“西洋社会学说派别”可改为“各派社会学说批判”(根据历史唯物论);“社会制度”取消;“土地制度”可改为“土地问题与土地改革”等。

1950年3月7日,费孝通写了《社会学系怎样改造》一文。以主动改造的建议,以期社会学系继续存在。 

8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改革委员会”以《各大学、专科学校、文法学院各系课程暂行规定》为根据,为社会学系的任务明确定位,即培养“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如内务部、劳动部、民族事务委员会等)所需工作干部。……及中等学校以上师资”。

这意味着,第一波清扫后,清华社会学系“幸运地”得以留存。


1952年1月至10月,潘光旦四次检讨终获通过;但尽管个人检讨过关,但并不能阻挡社会学被全部取消的命运。1952年6月,中央教育部开始对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调整后,全国的社会学系只剩下了两个: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和云南大学社会学系。 

1953年,就是这仅存的两个社会学系也被取消掉。经过这一系列的调整,中国大陆上的社会学全军覆没。

社会学被取消理由的依据来自苏联专家。1950年6月,苏联顾问、教育专家阿尔辛杰夫在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公开声称:“什么叫做社会学?在科学的领域内根本就没有这一种科学。它如果是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科学,那应该是历史唯物论的任务。社会学这一个名词是不能成立的。在我们的大学里不应该有两种思想并存,我们在资产阶级的所谓社会学或者是历史唯物论之间,只能取其一。”

为费孝通做过十多年助手的张冠生记载,当费孝通在中南海的一个会场上当面向毛泽东谏言,甚至苦苦哀求,希望不要让社会学断子绝孙,“多少留一个种,留点苗苗”,据费孝通回忆说,当时毛泽东的手势和语气都非常干脆:不能留,坚决断子绝孙!(《费孝通传》) 


1957年1月,《新建设》月刊发表了吴景超的署名文章《社会学在新中国还有地位吗?》,人们听到了重提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呼声。

1957年3月,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后不久,中共中央宣传部受命开始进行推动恢复社会学的工作,组织成立了“社会学工作筹备委员会”。

至此,恢复社会学一事,从当初一介书生的几句议论,正式进入到中共中央的议事日程。然而好景不长,就在社会学工作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举行的前一天--1957年6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毛泽东亲自起草的《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的指示》。这一指示,令筹委会里这些学者们的补天热情,很快变成了“翻天”的阴谋。

恢复社会学的举动被上纲为“复辟资产阶级社会学”。康生:“资产阶级社会学的作用,是散布改良主义,缓和阶级斗争,为帝国主义培养走狗”;“中国社会学教授们与帝国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帝国主义的'第五纵队',特别是清华这一伙,他们留英留美,回国后作调查就是为帝国主义服务的”。

反右运动中,潘光旦被划为“右派分子”,罪名之一就是“破坏民族关系”,取消全国政协委员,免除民族研究院研究部主任,二级教授降为三级。从1958年开始,再无讲授与研究的机会;费孝通、吴文藻等悉数成为右派分子。

“文革”开始时,67岁的潘光旦被红卫兵批斗摧残, 无医无药,于6月10日晚死于费孝通怀中。(Submit, Sustain, Survive, Succumb)


1979年初春,胡乔木约见费孝通,请他主持社会学科的工作。同年3月,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大学文学院四所院校建立社会学系。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于2000年重建,距被取缔的1952年相隔已4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