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与中国社会

郭于华 等

目录

  • 1 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 1.1 我们都是社会性动物
    • 1.2 命运多舛明证其力量所在
    • 1.3 社会人都应具备的心智品质
  • 2 社会学与社会生活
    • 2.1 社会学的公共性
    • 2.2 社会化与社会角色(上)
    • 2.3 社会化与社会角色(下)
    • 2.4 文化系统与文化变迁(上)
    • 2.5 文化系统与文化变迁(下)
  • 3 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
    • 3.1 古典社会学理论三大家
    • 3.2 社会学理论与现代社会
    • 3.3 社会学研究方法概述
    • 3.4 社会学的定量研究
    • 3.5 社会学的定性研究
    • 3.6 涂尔干关于自杀的研究
    • 3.7 中国自杀问题研究
    • 3.8 研究方法的对比分析
  • 4 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
    • 4.1 社会角色
    • 4.2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 4.3 社会关系:六度分割理论
    • 4.4 社会关系:找工作与社会网
    • 4.5 泰坦尼克号与社会结构
    • 4.6 社会结构的测量与作用
  • 5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 5.1 阶级还是阶层
    • 5.2 社会的开放与封闭
    • 5.3 案例分析:教育视角下的分层与流动
    • 5.4 富二代还是官二代,你呢?
  • 6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 6.1 富士康青年工人为何自杀?
    • 6.2 中西社会结构的比较
    • 6.3 社会组织与社会建设
    • 6.4 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 7 社会制度与社会治理
    • 7.1 国家的产生与职能
    • 7.2 民主政体
    • 7.3 极权政体
    • 7.4 威权政体
    • 7.5 社会自治
  • 8 乡村社会与城市社会
    • 8.1 农业文明的起源与延续
    • 8.2 农业社会与乡土中国
    • 8.3 城乡二元结构中的中国农民
    • 8.4 中国的城市化问题
  • 9 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
    • 9.1 社会运动理论的发展
    • 9.2 个体行为、集体行为与权利维护
    • 9.3 公民权利的依法维护
    • 9.4 维稳体制与不稳定幻象
  • 10 社会变迁与转型
    • 10.1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
    • 10.2 现代化的理论解释
    • 10.3 全球化发展趋势
    • 10.4 路在何方?如何走出陷阱?
  • 11 阅读
    • 11.1 阅读
  • 12 问卷调查
    • 12.1 问卷调查
社会化与社会角色(上)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社会化(socialization—learning how to be social)是指一个人从“生物存在”向“社会存在”转变的过程,即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社会互动过程。

人类延展了的成熟期为学习文化和社会技能提供了必要的时间。

社会化是两个过程的结合:一是个人通过社会互动,获得独特的个性与人格,学会并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二是社会成员共同行动,支持与维护社会运行的过程。

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成长,逐渐习得自己的社会角色:例如在家庭中的子女、父母、夫、妻、兄弟姐妹等角色;在社会中的职业角色;作为社会成员最重要的是公民角色。

人格(personality)指的是特殊的思想、感觉、行动和自我观照的模式,它们构成个体特殊的品质特征。人格包括认知(思想、知识、知觉和记忆)、行为(技能、天赋和能力)、情感(感觉与情感)等方面的特征。

自我(self):指个体对他们的个人特征和社会认同的意识与感觉——我是谁,我与他人的区别是什么。

人格和自我的形成与发展,极大地依赖于社会化的过程。

自闭症患者: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1)家庭:自有人类历史以来,家庭就是最重要和最初的社会化机构。社会化和文化的代际传承最早发生在家庭中;家庭教育一般有专制型(authoritarian)和放任型(permissive)两种极端形式。  

2)学校:学校是个人脱离家庭后所接触的第一个社会机构,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儿童被教之以在社会和文化传统中他们所需要的技能和态度。

3)同龄群体(peer group):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与家庭和学校的作用是复杂交织的,任何社会中同代人都会有共同的经历、感受和共同的反应方式,共同感所起的作用有时会超过家庭和学校的作用。 

4)媒体的社会化效果: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mass media)诸如报纸、杂志、广播特别是电视在社会化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被认为是最有力的社会化机构。新的传媒技术使得人们的社会时空发生极大改变,社会互动愈加复杂。

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在成人和儿童共同成为电视观众的文化里,童年消失,人们共享幼稚肤浅的弱智文化。对精神枯萎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