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传统礼仪是一种涵盖制度、法律和道德的社会行为规范,对于中国文明特质的构筑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在学习“茶道 定义”时,我们就已了解早代唐代,陆羽按照礼制规范,设计茶器,规范饮茶程式,将“茶饮”正式纳入礼的范畴,不仅如此,陆羽还以“行俭德”之道,让茶礼 “上可达大夫,下可通庶民”。自此,饮茶礼俗逐渐渗透到中华大地各阶层、各民族的各个生活领域。时至今日,进门一杯茶,仍是各个民族的共同待客之礼。
礼仪是一个人在文化、思想、道德的外在表现形式。具体而言,“礼”是一个人内在的修养、品质与文化内涵,它需借助“仪”来表达。如在大街上看到穿着光鲜的人随地吐啖和在街头捡起纸屑投入垃圾箱的行为,能让人感觉两者内在修养的高低。
再如,给客人敬茶时,真诚的笑容能让人如沐春风,若是毫无表情地将茶杯重重地客人面前一放,其“礼”荡然无存。
日常生活中的茶道礼仪以“净、静、宜”三原则为基础
茶“洁性不可污”,因此,“干净无污”是茶道礼仪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礼仪要求。
(着装)衣饰不求华丽,但一定要“整洁”无污渍;
(备器)器物不求贵重,但一定要“洁净”无破损;
(冲泡)茶叶极易吸附异味,泡茶者的手因频繁接触茶叶、茶器,要注意保持清洁卫生,避免任何异味,有使用香水、护手霜习惯的人,参加茶事活动时,尤其是专业的评茶品茶活动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有香味的化妆品。
(奉茶)执拿茶器与奉茶时,使用规范手势,如取茶时,使用茶匙,而不是直接用手抓,奉茶时,避免用手直接拿杯口。【此处老师是配音,但要展示相关的动作】
泡茶讲究宁静心境,品茶需要幽静的环境。“万物静观皆自得”,茶道讲究静以养生,静中生慧。
以茶祭祀、茶艺表演、政务茶会、品茶交友以及日常待客,无论是哪种形式,都是以“茶”为载体,来表达“礼”意,构建“和乐”。但因场合对“礼仪”大不相同:祭祀茶礼要求庄严肃穆,舞台茶艺表演强调艺术感,日常待客讲究实用大方,如不正确运用,则会贻笑大方。
舞台表演茶艺与生活茶艺的区别,为了表现艺术感,根据需要选择禅服、宫廷装、汉服等。但如果穿着长袖或拖地裙装在政务茶礼接待中,就不合礼仪之需。
表演者常会使用幅度较大的动作来洗杯、注水、奉茶;但如果是面对面为客人泡茶,此种举止会让客人不适。
1.鞠躬礼是茶道活动开始和结束时的常用礼节。需头正、颈背直,速度不急不缓,态度恭敬谦卑。
2.伸掌礼:是指引,或表达“请、谢谢”的礼节。
3.奉茶礼:倒茶时要注意茶不宜太满,以八分为宜。水温也要适中,以免太烫误伤了友人。
敬茶时“长幼有序”,“眼到、手到、心到”
4.叩手礼:表达“谢谢”的礼节。
叩手礼从古代的叩头礼演变而来,早先的叩指礼讲究屈腕握空拳,轻叩桌面。现演变为将手弯曲,用手指轻叩桌面,表达对敬茶人的谢意。
5.注目礼:“交流沟通”时用的礼节。
6.应答礼:主客交流时,亲切大方得体,不沉默,不抢先,主人敬茶讲究礼节,喝茶客人也不宜太过失礼,要以礼还礼,以示敬意。
“礼由心生”茶道礼仪是在整个茶事过程中,以专注、真诚、尊敬,让他人感到舒适,
人们常常发现,茶让“女士越来越优雅;男士越来越有风度”。这是因为茶有养颜、减肥之功,有助身材健美,容颜青春,还能促成人们养成举止有礼,仪态端庄,同时,在赏茶、品茶中有助提高审美修养,最终“由内而外”提升品位,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