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茶诗继承唐代的风范,同时又出现了以词来咏茶的形式。据统计,宋代茶诗、茶词总计达千首。许多著名的诗人、词人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茶诗、茶词。北宋初年的王禹偁、林逋,中期的梅尧臣、欧阳修、王安石,南宋的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人都有大量的咏茶作品。
黄 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洲分宁人(今江西修水),北宋著名诗人,词人,“江西派”的代表作家,与苏轼齐名,并 称“苏黄”。黄庭坚嗜茶爱茶,是宋代文人茶客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据统计,山谷一生中的提及诗词多大120多首,仅以《山谷琴趣外篇》中所记载的以茶词为 题,或以写茶为内容的词作就有30多首。黄庭坚的茶词,文采飞扬,洒脱灵动,既有生活情趣,又蕴含着理性的思考,如《阮郎归·茶词》《西江月·茶词》《看 花回》等,都堪称茶词中的杰作。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他的一首《品令·茶词》,虽然只是一首小令,却流传千古。
品令·咏茶
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两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景。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此 词开首一句“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以生花之笔,运用拟人手法,生动描写了破茶饼的过程。其中“凤舞团团饼”指的是为当时的贡茶——龙团凤饼。因 茶饼上印有龙凤形的纹饰,名之“龙凤团茶”,茶饼表面的花纹用纯金镂刻而成,其图纹之美,工艺之精,堪称团饼茶工艺的巅峰。其时,龙团凤饼极为珍贵,欧阳 修《归田录》:“茶之品无有贵于龙凤团者,小龙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值黄金二两。”皇帝往往以分赐近臣龙凤团茶以示恩宠,得到赏赐的臣子们更是视之如珍 宝。有诗为证:
龙凤茶
王禹偁
样标龙凤号题新,赐得还因作近臣。
烹处岂期商岭外,碾时空想建溪春。
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
爱惜不尝惟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
好不容易得到皇帝所赐之茶。作者爱不释手,舍不得喝,珍藏着用来孝敬父母。一派忠臣孝子之心跃然纸上。
接着描述碾茶,唐宋人品茶,十分讲究,须先将茶饼碾碎成末,经过精细加工,碾成琼粉玉屑,以水煎之,水沸如松涛之声。煎成的茶,清香袭人,未及口品,已酒醒神清。换头处以“味浓香永”承前接后。在赞茶味之美之时,巧妙地化用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意境。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作者推陈出新用“灯下”、“万里归来对影”烘托品茶的氛围,意境又得以升华,形象也更为鲜明,通过“妙悟”将品茶的美妙意境喻为故人万里归来,那种相视无言,但心意相知相通之美妙神奇心境。如果说在苏东坡那里,茶还只是佳人,此刻,作者已将茶当成了心意相通的知已。
这 种快活,是将沉重的沧桑之感,冶炼成一派从容的笑容,透视突现了生命的清朗。它是绿野田园中一阵清风,心灵交流的一面旗幡,人生旅程的一座驿站,情感世界 的一种净化。难怪宋代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鲁直诸茶词,余谓《品令》一词最佳,能道人所不能言,尤在结尾三四句。”能道人所不能言的茶词,何止 《品令》,请看《一斛珠》下半阙:“香芽嫩茶清心骨,醉中襟量与天阔。夜阑似觉归仙阙,走马章台,踏碎满街月。”如此醉茶意境,真谓妙不司言,那胸襟竟如 此开阔,能包孕天地;那品茗后回家,竟如此轻松,似回归仙宫神阙,“得得”的马蹄声,敲碎了流泻一街的明月,更敲碎了无奈的寂寞。
黄庭坚堪称以茶修身的践行者,人生得意时,茶为他一去心头的浮躁,正确地面对成功,人生低谷时,茶与他温暖,让他鼓起为前程奋进的信心和勇气。他从茶的神韵中体会人生自适,使他无论外界如何风云变化,始终保持一颗清净、淡泊的心态,总是能随缘自适。
山 谷六十多年的生命历程中,可以说。不可一日无诗词,也不可一日无茶。他对茶如此痴爱,除了时代的大环境外,还因为他生长于美丽的茶乡——修水,从小耳濡目 染乡亲们种茶、采茶、卖茶的生活,让他对茶和茶农怀有深厚的感情。他还曾多次上书朝廷,力荐家乡的双井茶,在他的竭力推荐下,双井茶列入朝廷的贡茶,盛极 一时,“分宁茶客”的美誉扬名朝野。
此首词的上片从分茶、碾茶、煮茶三个层次写出茶的形象、功用,赋予茶以生命、情感,灵动飞扬。下片分三层写品茶。一写茶之香味与功效。二写品茶之境。三写 品茶的感受。出奇制胜之妙笔,耐人寻味。看似信手拈来,实际上是匠心独运,精心剪裁。词中所用典巧妙.贴切自然,不仅毫无做作卖弄之嫌,反而拓宽了词的审 美空间,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他的语言活泼风趣,机敏诙谐,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受到广大读者和茶人的喜爱,可以说,宋代尚茶爱茶的历史背景为山谷的创 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同时。山谷以他的清词妙句为宋代的茶文化续上了浓金重彩的一笔。